车载通信系统的协议
VENET 网络
特点:
具有ad hoc的基本特点:无中心和自组织性,动态 的拓扑网络,多跳路由,无线传播,移动终端便携 ,安全性差 具有自身的特点: 1 节点高速移动,拓扑结构变化快,路径寿命短 2 节点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3 无线信道质量不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4 GPS和电子地图相结合,利用路径规划功能,使 路由策略的实现变得更为简单
持联系,若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收到“Hello”报文,则认 定为链路断。例如当结点X、Y之间链路产生断路使数据 无法通过此条链路传至信宿,则结点X会产生RRER报文 向信源报告此情况。RRER通过广播形式传送,维护路由 表的结点收到此报文会更新路由表(将X、Y间的路由设 成无效),并转发RRER报文 • 只有当某节点位于某活跃路径之上时,它才能发送Hello 消息帧
• ad hoc 网络的线性特性可以优化IVC系统的协议
车载网络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车载通信系统的典型问题
1 由于组成网络中的节点具有高度的移动性 ,因此网络拓扑改变的非常快,节点之间 的连接经常断开,不存在专用的路由设备 ,如何增强路由协议的稳健性和提高车载 通信系统的的质量成为VANET的一个重要 研究
• V2V 通信使车辆能够通过多跳的方式进行自动互 联,起到车辆运行的安全和疏导交通流量的作用 。
• V2I 通过路灯、加油站等作为接入点的网关,连 接到其他固定或移动通信网络上,如根据车辆运 行情况在交叉路口调度信号灯,路边加油站及服 务区向车辆提供服务等,应用开展有赖于路边设 施,投资比较大
IVC系统的线性特性 •
车载通信系统的典型问题
• 2 信道接入问题
• 车载自组网的无线通道是多跳共享的多点 信道,信道接入技术控制节点如何接入无 线信网络互连问题 • 网络固有的大规模性,很难保证网络的连
通性,要处理网络分割问题。
• 4 Qos保证,自组网中需要传输实时性信息 ,对带宽、时延、和时延抖动都提出很高 的要求
• 中间节点
• 如果中间节点路由表中记录的到目的节点的路由有效,并且记录的目 的节点的序列号比RREQ中的目的节点序列号更新(大于或者等于) ,则该中间节点可以产生路由应答帧。如果该中间节点不产生应答帧 ,更改RREQ中的目的节点序列号至当前最大,跳数字段加1,然后 转发
• 目的节点
• 目的节点的序列号加1
的路由表
路由请求发起流程图
路由表字段
• 目的节点IP地址 • 目的节点序列号(Sequence Number) • 目的节点序列号有效标志位 • 下一跳节点IP地址 • 本节点到达目的节点的跳数 • 前驱节点列表(precursor list) • 生存时间(路由失效或删除时间) • 网络层接口 • 其他的状态和路由标志位
路由错误控制 • 路由错误帧格式:
RERR路由错误帧
• 以下情况发生时,则广播RERR路由错误帧: 1 一个节点检测到与一个邻居节点的链路断裂(即该
邻居节点不可达) 2 节点收到一个数据包,而该节点路由表中没有指向
数据包指定的目的地址的有效路由,并且该路由并 非处于修复状态 3 节点收到来自邻居节点的RERR路由错误信息帧, 该帧可能指示多个目的节点不可达
各自指向目的节点的路由信息 • 节点只对第一次收到的RREQ发送RREP应答帧,之后到
达的RREQ将被忽略
路由发现和维护
• 路由发现过程 • 广播RREQ路由请求帧 • 中间节点更新各自到源节点的路由表 • 如果收到RREQ的节点不是目的节点,并且没有到达目的
节点的更新的有效路由,则转发该RREQ • 中间节点维护指向路由发起节点(源节点)的反向路由 • 目的节点或存在到目的节点有效路由的中间节点产生
RERR 转发处理
建立受到影响的目的节点列表: 建立不可达目的节点列表,包括不可达的邻居节点 和以该节点为下一跳的目的节点(如果有的话) • 列出需要接受该RERR信息的下一跳节点列表 • 更新路由信息 • 向列表中的每个节点发送RERR路由错误信息,通 知路由上游节点
• N6和N7之间发生断路,此时,N6会广播 RRER报文,维护路由表的节点收到此报文 后会更新路由表,将N6和N7间的路由设为 无效,并转发RRER报文,图中N6将RRER 报文广播至N2,N3
• 当RREQ在网络中传播时,中间节点会更新各自到源节点 的路由,我们称此路由为反向路由
• RREQ请求帧中包含源节点以前记录的到目的节点的序列 号,但此序列号可能不是最新的(最大的)
• 中间节点如果有到目的节点的路由时,只有该节点记录的 目的节点序列号比RREQ中的目的节点序列号更新(更大 )时,才认为这条路由是有效的
• 路由请求帧RREQ
路由响应
• 路由响应帧RREP
RREP应答帧
• 当RREQ最终到达目的节点时,目的节点通过向该反向路 由(即该RREQ传播路线)发送RREP应答帧,从而在该 条路径的各个节点建立通向目的节点的前向路由
• 只有在以下情况下节点才会产生RREP: • 该节点本身就是目的节点 • 该节点为中间节点,但是它有通向目的节点的活跃路径 • 当RREP传播到源节点时,中间节点根据该RREP更新它们
按需路由协议(AODV)
• AODV是为快速移动自组网(MANET)设计的 数据包路由协议
• 较适用于有大量节点的无线自主网络 • 按需路由协议,只有当到达某目的节点的路由不
存在时才会激活该协议发起路由请求 • 使用节点序列号机制避免环路产生 • 传输层使用的是UDP协议 • 网络各节点使用IP地址统一编址 • 每一个节点维护一个包含到达目的节点路由信息
• 当RRER传至信源后,信源得知原传输路径 由于N6和N7的链路断开,重新发送路由请 求,广播RREQ,并最终找到新的传输路径
• 路由方法AODV的优缺点 • 优点 • 1、基于传统的距离向量路由机制,简单易懂; • 2、支持中间节点应答; • 3、节点只存储有需要的路由,减少内存的需要; • 4、快速响应活跃在链路上的断链,避免了回路。 • 缺点 • 需要较长的路由建立时延; • 由于AODV协议采用超时删除路由机制,即使路
车载网络通信系统结构: 车间通信(IVC iner vehicle communication )
车与车通信系统(V2V,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车与路边基础设施通信系统(V2I vehicle -toinfrastucture communication )
• 2反应式路由协议:与先验式路由协议相反,该类协议并 不事先生成路由,而是仅在源节点需要时才这样做。因此 ,路由表信息是按需建立的,它可能仅仅是整个拓扑结构 信息的一部分。按需路由一般包括两个阶段,路由发现和 路由维护
基于拓扑的路由协议 (AODV)
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Algorithm
RREQ
RREP
RREQ
RREQ
F
目的 点
E
DES
NEXT
A
D
路由维护
• HELLO消息 • Hello消息帧其实就是TTL=1时的RREP帧。TTL(Time-
To-Live)为IP数据包字段,表示该帧的传播跳数。 • Hello消息帧用于监测活跃路径上相邻节点的链接状况。 • 例如:邻居间周期性的互相广播“Hello”报文,用来保
单播RREP至路由的 下一跳
发送RRE P路由应答帧
如果本节点尚没有 缓存该RREQ,缓存
之并转发
是否一条以上 否 路径被删除?
是
转发RERR到 前驱节点
结束
路由发现算法
• 源节点
• 应用层有数据发送请求,并且指向目的节点的路由有效,直接通过该 路由发送数据包
• 如果没有到达目的节点的有效路径,则产生RREQ广播帧,RREQ的 序列号、ID字段加1,将源节点的IP、序列号,目的节点的IP、序列 号等信息添加到该RREQ中,广播至网络
RREP路由应答帧 • RREP通过之前建立的反向节点单播至源节点 • 源节点收到RREP应答帧,至此源节点可以向目的节点发
送数据包 •
源点
DES
NEXT
A
A
F
D
A
RREQ
DES
NEXT
A
B
F
F
RREQ
反向路由 添加前向路由
G
DES
NEXT
F
B
RREP RREQ
C
B
RREQ
RREQ
D
RREP
RREQ
车载通信系统
1 Frontier topics 2 Typical problems 3 Related algorithms or protocols
车载自组网
• 出现的背景: 道路交通事故成为全球性公共安全问题,交通事故 因其极强的“杀伤力”成为世界“头号杀手”, 在 2003 年ITU-T的汽车通信标准化会议上,各 国专家正式提出车载网络VANET(vehicle ad hoc networks)车载自组网是专门为车辆间通信 而设计的自助式网络。
• 产生RREP应答帧(包括源节点的IP、目的节点的IP和更新后的序列 号),单播发送至源节点
RREQ路由请求帧
• 在两个节点之间的路由有效、通信正常的情况下,AODV 路由协议不起任何作用
• 只有当源节点S需要向目的节点D发送数据包,但又没有D 节点的路由入口时才会发起路由请求,即发送路由广播帧 RREQ
路由信息新旧判断
• AODV依赖网络中每个节点维护自身的序列号 • 源节点在广播路由请求帧RREQ之前要先更新自己的序列
号,即将序列号加1 • 目的节点在产生RREP应答帧之前也要将自身的序列号加1 • 每个节点在对各自的序列号加1的时候是将其视为无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