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

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

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缺铁性(IDA)(ICD-D50.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
版),《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血液病诊
疗规范》(王建祥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1.明确的铁缺乏病因和临床表现。
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
100g/L;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小于27pg,红细
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20g/L;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CHr)小于
28pg/cell;

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3.血清铁蛋白(SF)低于12ug/L。
4.血清铁(S1)<8.95цmol/L(50ug/d1),总铁结合力(TIBC)>64.44umol/
L(360ug/d1),转铁蛋白饱和度(TS)低于15%。

5.骨髓涂片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或块团中可染铁(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少
于15%。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去除病因 应予营养知识教育和治疗基础疾病。
2.补充铁剂
(1)口服铁剂:宜选用二价铁盐,治疗剂量为元素铁100~150mg/d。常用的有:
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及富马酸亚铁。疗程一般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后再服用2~3个月。如有条件可测定血清铁蛋白,在血清铁蛋白>30ug/L(女性)或
50 ug /L(男性)后停药。

(2)注射铁剂:如患者不能口服和不能忍受口服铁剂的胃肠道反应,或持续失血一
时不易控制时,可用肌内或静脉注射铁剂。用前应计算所需注射的总剂量。所需注射的
总剂量(mg)=[150一患者血红蛋白(g/L)]*体重 (kg) *0.3,分次使用。

3.输血 缺铁性贫血一般不需要输血,仅在患者出现严重贫血而又有不易控制的出
血或组织明显缺氧时应用。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D50.902 缺铁性贫血疾病编码。
2.临床表现及血液检查指标符合需要住院指征:血红蛋白<90×109/L,或血红蛋白
进行性下降。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
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2-3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2)铁代谢指标、叶酸,维生素B12浓度、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
前检查(严重贫血患者:血红蛋白<60g/L)、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筛查(同时有白细胞、
血小板减少)、甲状腺功能、实体肿瘤免疫性标记物;

(3)胸片、心电图、心超、上下腹部增强CT、胃镜、肠镜;
2.发热或疑有感染者可选择:病原微生物培养、影像学检查;
3.骨髓形态学检查。
(七)治疗开始于完善骨髓细胞学检查后第1天。
(八)治疗选择。
1.明确去除病因
2.补充铁剂。
(1)琥珀酸亚铁片:
饭后或饭时口服,每次100mg,每日3次。
(2) 维生素C:
维生素C:给予维生素C 200mg, 每日3次。
(3)维铁缓释片:
饭后口服,每次1片,每日1次。
(4)多糖铁复合物胶囊
口服,每次1-2片,每日1次。
3.输注红细胞悬液(有指征时)
(九)出院标准。
明确并去除病因,经铁剂治疗后血红蛋白上升至少15g/L以上。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经治疗后,贫血无明显改善,大于2周,则退出该路径。
二、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缺铁性贫血(ICD-D50.90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6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化验单 □ 上级医师查房,初步确定诊断 □ 骨髓穿刺术(形态学检查) □ 对症支持治疗 □ 向患者家属告病重或病危通知,并签署病重或病危通知书(必要时)
□ 患者家属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骨穿同
意书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入院检查
□ 继续对症支持治疗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其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血液病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饮食:◎普食◎糖尿病饮食◎其它 □ 视病情通知病重或病危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大便找虫卵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凝血功能、长期医嘱: □ 琥珀酸亚铁片:口服,每次100mg,每日3次
□ 维生素C:口服,每次200mg,每日3

□ 维铁缓释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1

□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口服,每次1-2片,
每日1次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其他医嘱
血型,输血前检查(必要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筛查、实体肿瘤免疫标记物、叶酸、维生素B12浓度、铁代谢指标 □ 胸片、心电图、心超、上下腹部增强CT、胃镜、肠镜、腹部B超、妇科B超(必要时) □ 输注红细胞悬液(有指征时) □ 骨髓形态学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输注红细胞悬液(有指征时)
□ 其他医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宣教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13天 住院第14天 (出院日,视情况可第7天出院)
主 □ 上级医师查房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评□ 上级医师查房
要 诊 疗 工 作 □ 复查血常规 □ 观察血红蛋白变化 □ 根据体检、骨髓检查结果和既往资料,进行鉴别诊断和确定诊断 □ 根据其他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判断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 开始治疗 □ 完成病程记录 估,确定有无并发症情况,
明确是否出院 □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等 □ 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情况

□ 继续补铁治疗
□ 完成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视情况可第二天起开始治疗): □ 琥珀酸亚铁片:口服,每次100mg,每日3次 □ 维生素C:口服,每次200mg,每日3次 □ 维铁缓释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1次 □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口服,每次1-2片,每日1次 □ 对症处理等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常规 □ 复查血生化、电解质 □ 复查粪常规+隐血、虫卵(必要时) 出院医嘱:
□ 琥珀酸亚铁片:口服,
每次100mg,每日3次

□ 维生素C:口服,每次
200mg,每日3次

□ 维铁缓释片:口服,每
次1片,每日1次

□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口
服,每次1-2片,每日1

□ 对症处理等 □ 其他医嘱 □ 琥珀酸亚铁片:口服,每次100mg,每日3次 □ 维生素C:口服,每次200mg,每日3次 □ 维铁缓释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1次 □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口服,每次1-2片,每日1次 □ 对症处理等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对症支持
□ 其他医嘱
□ 输注红细胞悬液(有指征
时)

□ 对症支持
□ 其他医嘱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6天 住院第7天 住院第8天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 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情况 □ 继续叶酸、维生素B12治疗 □ 完成病程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 □ 复查血常规 □ 观察血红蛋白变化 □ 开始治疗 □ 完成病程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 □ 复查血常规 □ 观察血红蛋白变化 □ 开始治疗 □ 完成病程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