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代表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
调,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
抓手。进入新千年以来,丰城城市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城
市人口由2001年的17.4万人到2009年已经突破30万人,
城市规模由原来的5.25平方公里到2009年已突破36平方
公里。但是与全国、与沿海发达县市相比,丰城城镇化水平
仍然相对较低,城市发展实力不强、发展比较粗放、功能不
完善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
是丰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紧要任务。
要立足借势发展,加速融入南昌城市经济圈。区域经济
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经济向更大的经济圈融入的程度
有多深,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发展的速度就有多快。以大
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崛起,已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
竞争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研究表明,未来中国经济发
展主要依靠城市群驱动,且中国城市的竞争将呈现两大趋
势:一是从过去个体的竞争走向群体竞争;二是从全国的角
度来看,中国经济的驱动将会从过去的单极驱动到多元化竞
争。借势发展,就是要围绕建设“开放大气、和谐秀美”现
代化中等城市的总目标,按照对接融入南昌城市经济圈的要
求,重点突出“四个更加注重”。一要更加注重城市规划的
完善。随着丰城城市的快速发展,已经由“一江两岸、一江
两桥”发展为“一江两岸、一江三桥、一城五区”,总部经
济基地、生态经济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等板块,已经
突破了原有城市发展规划,成为了城市规划的“盲点”。修
订完善城市规划,正成为丰城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要持续
按照“富规划、穷建设”的要求,对原有城市规划进行新一
轮的重大修缮,将正在大力推进的河西防洪堤、总部经济区、
国家湿地公园、隍城富硒温泉等重点版块纳入规划范围之
内。二要更加注重交通的对接。重点是加速推进丰昌大道、
新105国道改线工程、昌吉赣城际铁路,城西防洪工程综合
治理区“三路一区”建设。这是主动对接融入南昌城市经济
圈的基础工程、重要工程,要确保在尽快全面启动、全面推
进、全面加速。三要更加注重城市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毗
邻南昌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唯美码头项目、梅林现代物流产
业园、城市物流产业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的
发展,把丰城建成南昌这座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周边的
现代物流副中心;以打造赣中金融中心为目标,按照引资引
智引银行的思路,抓好银行引、建、改工作,培育发达现代
金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以总部经济基地为龙头,加快城
市生态经济区建设;围绕职业教育的定位,加快规划建设大
学城,支撑丰城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四要更加注重城市功能
提升。加快老城区路网、管网、线网建设改造,加快推进中
高档宾馆、购物服务等硬件设施建设,加速新老城区社区改
造和提升。尤其是要把新老城区的社区改造作为党委、政府
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推进,坚持社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园区建
设、小区开发同步的原则,加快社区布局调整与服务范围的
科学划分,强化和提升社区服务功能。
要立足蓄势发展,加快农村集镇建设。新型城镇化,其
实质就是农村剩余生产要素的转移过程,即生产要素点由分
散到聚集的过程。为此,集镇作为农村居民的聚集地、农村
物资的集散地、农村经济的桥头堡,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是持续拉动内需的动力。加快农村
集镇建设,一要坚持规划促动。规划先行虽然是老话题,但
仍然是新问题。丰城市集镇建设之所以水平低、发展慢,其
关键问题就出在规划上,规划不完整、规划不合实际、规划
不执行,等等。要以中心镇、城市副中心为重点,按照“品
位高、定位准、操作性强”的要求,遵循因地制宜、放眼周
边、着眼长远的方针,制定、完善集镇规划。尤其是小袁线
沿途乡镇,105国道沿线乡镇和新梅路沿线乡镇,要高标准、
高起点搞好集镇规划。对于重点建设的副中心集镇,要纳入
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审视、修订和完善,进行统一规
划建设。二要坚持政策推动。农村集镇发展,离不开政策引
导与支持。在执行、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的同时,要积
极研究对接上级有关政策,真正向政策要效益,向政策要空
间,向政策要未来。三要坚持产业带动。没有产业的支撑,
集镇建设就难以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会因
丧失“造血”功能而难以繁荣发展。在推进集镇建设过程中
必须突出产业强镇这条主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按照“一
乡一业”的要求,培育发展符合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重点
要围绕“农”字做文章,跳出“农”字谋发展,以工业化带
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要立足内涵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竞争一般
分三个层次,一是产业,二是合纵连横(城市群),三是文
化。当前,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城市产业竞争、城市群合纵连
横之后,城市较量的制高点。所谓文化软实力,简单说,就
是一种凝聚力、亲和力,是一种生产力、创造力。如果说,
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硬件设施等硬实力,铸造城市的筋骨
肉,那么,文化水平、人文环境、体制机制等软实力,则培
育城市的精气神。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一要尽快研究制定
文化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调整产业结
构,转变发展模式,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今后
努力的方向。要站在社会整体发展高度,审视文化发展,适
应社会形态发展需要,结合丰城文化传统实际,把握好原创
性、差异性、不可替代性等原则,加快研究编制好丰城文化
产业振兴发展规划。二要加强市民文明素质建设。一个城市,
看其发达程度,不仅看经济实力、城市设施、生态环境,还
要看市民总体素质和人才拥有情况,在市民素质这个“塔基”
上形成的人才队伍这一“塔尖”,是决定性的竞争力,是城
市软实力的根本。要以建县1800周年庆典为契机,着力发
掘、弘扬、传承我市底蕴深厚的瓷文化、水文化、剑文化、
书院文化,加快文化建设步伐,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
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三要加速事关丰城文化品位的重大文
化项目建设。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和体育馆“五
馆”建设、心广堂等文化项目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创造
条件加快启动,为推进文化立市战略夯实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