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附件1
四川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全省气象为农特色服务工作,确保农产
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是通过相关数据的采集
收集、实地调查、实验试验、对比分析等技术手段方法,设
置认证气候条件指标,建立认证模式,综合评价确定天气气
候对农产品品质影响的优劣,最终评定出农产品气候品质等
级。
农产品气候品质等级统一划分为三级,分别为:特优、
优、良。
第三条 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行政区域内进行的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活动以及获得该项认证的农产品生产、
销售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四条 四川省气象局制定统一的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
基本规范、规则,统一的合格评定程序,统一的标准、标志。
认证结论面向公众公开。
第五条 原始气象数据的管理,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气象法》、《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
— 2 —
第六条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遵循申请自愿、受理及批
准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七条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实行省、市、县三级
业务分工和属地化管理。
第八条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由四川省气象主管机
构负责监管,推进并完善认证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推动认证
的法制化建设;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把控认证工作的技术细
节,确保认证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四川省气候中心协助
认证工作的开展,确保认证结论的合法性、权威性;四川省
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搭建并维护网络平台,为认证工作提
供信息化支撑。
第九条 市(州)气象局监管、协调辖区内农产品气候
认证工作;并协调跨辖区的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确保
各类信息准确及时传达。
第十条 县(市、区)气象局是认证具体实施单位,未
设气象机构的县(市、区)由市(州)气象局承担或组织本
行政区域内邻近县(市、区)气象机构受理该辖区内农产品
气候品质认证的申请、审查、实地勘验、气象数据采集分析
等具体工作。
第十一条 四川省气象局成立并管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
证技术专家组(下称:专家组)。专家组制定认证工作的相
关技术规范,并对农产品气候品质进行论证评审,确保认证
结论科学严谨。认证具体实施单位成立并管理本地农产品气
— 3 —
候品质认证专家联盟(下称:专家联盟),负责辖区内认证
工作的技术支撑。
专家组和专家联盟可由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业务服
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必要时聘请农业专家作为专家组成
员。
第三章 认证实施
第十二条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实施方案由专家联盟提
供初稿,专家组最终确定方案。
第十三条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的申请人,须取得国家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机构注册登记的法人资格,能独立
承担法律责任,且不能是行政部门或纯流通组织。
第十四条 申请开展气候品质认证的农产品仅限于被列
入《四川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目录》的农业初级产品。未
被列入目录的农产品品种需由专家组论证研究通过后方可
列入目录。
申请认证的农产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产品品质特色主要取决于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
条件;
(二)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固定的生产区域;
(三)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
求。
第十五条 在认证区域附近选择或新建能代表该区域气
象气候条件的自动气象站或人工观测站。观测仪器需满足国
家强制标准,数据传输需满足相关的数据传输标准。
— 4 —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认证部门应终止认证流
程,已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的应立即撤销认证报告,收
回认证标志,并给予书面通知。两年之内不再受理该申请人
的认证申请。
(一)获证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强制要
求或者被检出禁用物质的;
(二)虚报、瞒报获证所需信息的;
(三)超范围使用认证标志的;
(四)对相关方重大投诉未能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的;
(五)获证组织因违反国家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相关
法律法规,受到相关行政处罚的;
(六)获证组织不接受认证监管部门、认证机构对其实
施监督的;
(七)其他需要撤销认证的。
第十七条 申请人对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实施方案、结
论有异议的须提出书面意见,由认证具体实施单位处理,并
向申请人作出书面答复。
第十八条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标志由标识图(见下
图)、批号代码和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信息溯源码三部分组
成,由四川省气象局统一制定发布。
— 5 —
认证标志的使用仅限于在论证报告中所指定的品种、数
量等范围内。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伪造、编造、冒用、买卖
和转让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标志、认证报告和农产品气候品
质认证信息溯源码。
第十九条 获得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的组织,可以在认
证报告规定产品的包装、标签、广告、说明书上使用农产品
气候品质认证标志,并可以按照比例放大或者缩小,但不得
变形。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气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