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现状及其比较

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现状及其比较

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现状及其比较分析李钦,许云霞(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摘要]通过对中国与中亚五国的投资现状及比较分析发现:中国与中亚地区经济贸易互补性强,投资发展势头良好。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对中亚国家经济实力和资源禀赋的深入分析,投资在地区分布上不均衡,层次低、规模小、效益差等不足;中亚各国投资和政策的环境不断改善,但投资保障和优惠力度却与经济实力成反比;中亚各国外高投资政策法律规范性较差,投资环境存在风险因素。

中国政府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促进经济技术对接;通过对中亚地区的援助项目,加强技术输出,推动经贸与投资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新疆的区位优势,促进中国对中亚地区和投资发展,稳固开拓中亚市场。

[关键词]中国;中亚地区;直接投资;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Investm ent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Com parative AnalysisLI Qin,XU YunxiaAbstract: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investment in five Central Asia countries,we find that China and Central Asia have strong economic and trade complementarity with favorable investment trend.However,problems are to be resolved,including a lack of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economic strength and resource endowment of Central Asia countries;and uneven,low level,small scale and poor efficient regional investment.Although these countries'investment and policy environments are improving,the investment safeguard measures and privileges have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economic strength.In addition,the investment policies and laws are poorly standardized,bringing about investment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In order to expand the Central Asia market,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economic and technical links;promote technical output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economy,trade and investment by means of aid projects in this region;give full play to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of Xinjiang to promote the investment in Central Asia.Key words:China,Central Asia,direct investment,comparative analysis[收稿日期]2012-06-20[作者简介]李钦(1973-),贵州大方人,新疆财经大学中亚经贸研究院中亚贸易与投资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国新疆与中亚经贸合作;许云霞(1972-),女,湖南耒阳人,管理学硕士,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员。

研究方向:国际市场营销。

[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企业开拓中亚五国市场的跨国经营风险管理研究—基于贸易和投资视角(10XJJCGJW002);2011年新疆社科规划基金课题:新疆对哈萨克斯坦投资的风险与对策研究(11BGJ072);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新疆青年基金项目:新疆对俄白哈经济一体化市场的投资风险评价及管控对策研究(12XJJCGJW001);新疆财经大学科研基金课题:新疆外向型经济区域差异预警研究(09XYB012)的阶段性成果。

一、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的意义中亚地区是指与中国新疆接壤或邻近的原苏联的5个成员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当前,中亚地区正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关注的境外投资新热点。

(一)充分发挥经济互补优势,缓解中国能源资源安全危机中国与中亚具有明显经济互补性。

从资源禀赋看,中亚地区能源资源非常丰富,而中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资源安全威胁,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战略来看,该领域目前和将来都会是合作重点。

从市场需求看,中亚地区由于受原苏联经济发展战略影响,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关系到民生的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非常落后。

2002年以来受益于国际能源资源市场兴旺,中亚地区经济经济增长较快,进口需求和能力大幅提升,中国强大的制造业为满足中亚市场需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支持。

中国从中亚的能源资源进口也在中国能源资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下实现了高速增长。

第2012年第7期(总第402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7,2012Total No.402[文章编号]1009-6043(2012)07-0001-031--(二)提升中国与中亚经济合作层次,稳固开拓中亚市场边贸具有“小而散,小而弱”的特点,影响中国企业开拓中亚市场的能力,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牢固的市场份额。

加强中国对中亚投资发展,可使双方经济合作由目前低水平的边贸层次合作提升为产业层次合作,最终实现中国企业能够层次更高、市场更稳固的开拓中亚市场。

(三)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投资机遇,提升中亚地区投资效益1.金融危机使中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

2009年哈萨克货币坚戈贬值17.7%,乌兹别克斯坦货币苏姆在2008年贬值7.88%基础上,2009年再度贬值同样幅度。

货币大幅贬值为中国企业投资中亚带来有利机遇。

例如,金融危机前投资中亚,每家公司平均需资金约100万美元,但现在投资同等规模的4家公司总投资才是100万美元。

2.金融危机使中亚国家投资政策趋于宽松。

金融危机使中亚地区有近70%的项目因为资金问题处于停滞状态,包括大型基建项目、矿业开发等。

为重新启动该类项目,中亚国家引资愿望强烈,推出多项配套优惠政策。

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对中亚地区投资,既可享受成本下降优势和政策优惠,也可为将来中亚市场复苏后的投资回报奠定坚实基础。

二、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的比较分析(一)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的总体情况1.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发展良好。

近年来,中亚地区正成为中国境外投资新热点,直接投资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自1992年以来,中国在中亚地区累计投资近90亿美元,涉及油气、交通、电信、农业、化工、铁路机车和电站设备供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包等多个领域,其中对石油化工、天然气、建筑建材领域的投资尤为突出。

2.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仍存在层次低、规模小、效益差等不足。

投资层次低、规模小,其深层原因在于双方经济、社会环境制约。

尽管投资项目和领域众多,但投资总体规模仍偏低,大型投资项目数量还比较匮乏;技术含量高、效益好的项目太少;短平快项目多,长期合作项目少;小企业多,大中型企业少;杂牌企业多,名牌企业少;产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目前,中资企业在中亚市场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来自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欧盟、土耳其、伊朗等地区的竞争对手实力普遍较强,部分中资企业经济效益差,经营困难。

(二)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规模比较1.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流量比较(详见表1)。

(1)2010年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主要集中于哈、土两国,占当年中国对中亚投资总额21.69亿美元的比重分别为47.27%和30.34%;对乌国投资则显得微不足道。

(2)近年来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流量呈现极度不稳定性,波动剧烈。

其中,增幅最大的为土国,2007~2010年4年间增长356.5倍;哈、塔、乌三国表现均不太理想,呈现急剧下滑态势。

(3)金融危机对中国向哈、塔、乌三国投资影响巨大,但土、吉两国则在危机中后来居上,投资流量剧增,显然金融危机对两国吸引中国投资影响甚微。

2.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存量比较(详见表2)。

(1)2003-2010年的8年间,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54.5%是针对哈国的;土国由于近3年来自于中国投资异军突起,占到中国对中亚投资总量的22.57%;其余三国则占比较低,尤其乌国仅占2.84%,显示出中国对中亚投资在地区分布上的严重不均衡。

(2)投资存量分布与中亚国家经济实力和资源禀赋高度相关。

哈、土两国经济实力较强,吸引中国投资优势也相应较突出。

但乌国在中亚实力不弱,远强于吉、塔两国,引资规模却远为逊色,与乌国实力不相称。

(三)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领域比较1.对哈国投资以能源领域为重点,主要包括石油勘探开发、加油站网络、农副产品加工、皮革加工、电信、餐饮服务、贸易等领域。

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斯克油田、卡布扎奇油田、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里海盆地东缘中区石油勘探、巴甫洛达尔电解铝厂、铁路、铀矿开发、马伊纳克水电站、中哈原油管道输油、中哈天然气管道输气、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跨境合作等重大项目,是中国对哈主要投资项目。

2.对吉国投资涉及轻工、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农业种植、养殖、矿产资源开发和冶炼、承包工程、通信服务、运输、房地产开发、餐饮服务等多个领域。

主要投资项目包括中吉乌公路吉境内段修复、阿莱盆地石油勘探开采、在吉铁矿、锡矿、金矿勘探开采项目等。

3.对土国投资主要涉及能源资源开发、通信、化工、铁路、丝绸等领域,主要投资项目为从土国出发的中亚天然气输气管网对中国供气项目。

4.对乌国投资主要涉及油田勘探开发、石油机械供应、水电站建设、机电产品供应、化工厂建设、通讯设施建设、农业灌溉、土壤改良、市政工程建设及改造等领域。

重表12003-2010年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流量表(单位:万美元)年份中亚五国哈国吉国塔国乌国土国2003610294244--72--20041371231533499108--20051095394931374779--2006816546002764698107-42007377252799214996793131512620086561549643706265839378671200934500668113691166749311968 201057983360682471542-46345051合计2169221025402905813934557865812比重100%47.27%13.39% 6.42% 2.57%30.34%资料来源: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