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0卷第3期 2010年9月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Vo1.10,No.3 Sep.,2010
汉韩外来词来源及标记法对比
钱春燕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江苏 南京210046)
摘要:归纳了汉语和韩语中外来词的历史来源、语源及标记类型,并进行异同点对比分析,通过两者在标记方式上的
差异,说明了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差别对于外来词吸收产生的截然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外来词;标记法;表音文字;表意文字
中图分类号:H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644(2010)03—0051—03
引言
语言是人类之间传播文化、进行交际的工具,在交流过
程中,各种语言都会吸收其它语言的词汇为己所用,这就是
语言的本土化现象。汉语属于汉藏(Sino—Tibetan)语系,具有
独立性,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而韩语属于阿尔泰(Ahaic)
语系,具有黏着性,韩文是典型的表音文字。 在汉语中,如何界定外来词,语言学界一直以来争议不
断。从词义上看,只要是从外来国家或民族传人的词汇都是 “外来”词。但从实际情况看来,一个外来概念要通过本土语
言表达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采用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将它连
音带义接受过来,这种词称为借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音译;另外一种就是利用本土语言的构词方式将它所代表的
概念引入到本土语言中,这类词成为译词,也就是通常说的 意译。“有人以为音译和意译都应该称为外来语。我们认
为,只有借词才是外来语;而译词不应该算作外来语。”…语
言是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相结合构成的符号系统,二者关系
密切,统一于一体。作为语言单位的词,同样也都具有声音
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意译词只吸收了外来民族或外来词语
的意义,并没有吸收形式。 举例来说,汉语中的“西红柿”一词,众所周知是一种茄
科植物的果实,能生吃亦能人菜,别名番茄。西红柿原产于
南美洲,是一个外来事物,但这个词从造词手法上可以看出
很明显的汉字结构特点,意思也表达地很生动——一种来自
于西方、外表红色的像柿子一样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不会 认为这是一个外来词。而韩语里的西红柿是“呈a 里”,很明
显从英语“tomato”一词音译而来,在韩语里就是一个外来词。
1汉语和韩语外来词的来源
1.1汉语外来词的历史来源 中国历史悠久,语言文字源远流长。汉语作为汉民族的
通用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民族和国家的词汇。
据不完全统计,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约占将近10%的比例,
总数超过一万个。从来源上看,汉语中的外来词大致有四
收稿日期:2009—12—12 作者简介:钱春燕(1982一),女,江苏太仓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类:第一类来自匈奴、西域,第二类来自佛教,从天竺(今印度
一带)传人,第三类来自西洋,第四类来自日本。从时间上
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汉唐译经时代
从周代开始,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交流日益频繁,语
言也不断地相互渗透。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国同西
域国家的交往日益密切。汉语词库中出现了诸如“琵琶”、
“箜篌”、“酥”、“酪”、“葡萄”、“苜蓿”之类的来自西域的名 词。之后佛教开始传人我国,伴随着大量佛经的引进,梵语
也随之传入。梵语中有大量的专门用语,多具有高深、抽象
的概念,而汉语词汇多为单音节的表意文字,很难准确、简洁
地表达原意,故这些词的翻译一般是采用音译标记法,就是
地道的借词。如:
Dhyana—— 单 Buddha——佛
Samgha——僧 Nun——尼 Bodhisattva——菩萨 Parami——波罗蜜
Bodhi——菩提 Nj nrana——涅磐
梵语的这种采用音译为主的标记法对于佛经的引入和
佛教在中国的普及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译西学时代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欧洲各国科学技术有了
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文社会学科领域也出现了各种新概念、 新思想,清朝一批以洋务运动人士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大批量
地引进和翻译了各种思想、著作,许多外来语也随之进入到
中国。如: 咖啡 沙发 三明治 逻辑 模特儿 巧克力 吨
米 另外,这一时期一些留日学生也将很多借形词从日本借
用回来,形成新词,融汇到汉语词汇体系中。所谓借形词,本
为古代汉语词汇,后来被日本人借用作为西方近代术语的意
译词。如: 科学政策教育 同志文明精神环境经济
劳动社会
(3)改革开放以来的科学文化全面发展时期 52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1O卷第3期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全面同世界各国接轨,科学、文化、 教育、艺术等等领域有了全面的交流,各种新词语源源不断
进入国内,带来了中国词汇史上大规模吸收外来词的又一次 高潮。这些新词语不但数量多,而且涵盖的范围也非常广
泛,涉及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法律、医学、体育、艺术、环保
等热点领域。如:
的士桑拿拷贝迪斯科佳能NBA SOS EMS 1.2韩语外来词的历史来源 现代韩语词汇包括固有词、汉字词和外来词三个基本组 成部分。从根源上看,汉字词也属于韩语中的“外来”词,但
是“由于时间早、数量大,以至于人们不得不将它单独划分出
来。” 因此现在人们常说的韩国语外来词是指“从中国以外 的主要是西方国家引进的语言词汇” ,在现代韩语词汇中
约占10%,并且近年来这一比例有进一步上升趋势。其历史 来源主要也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1)“西学东进”时期 19世纪初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伴随着对东方国家的
经济掠夺一齐涌向朝鲜半岛。出于富国强兵的目的,朝鲜的
有识之士提出“东道西器”的主张,掀起了开化启蒙运动。很
多西方词汇也进入到语言词汇体系中来。如: ^Ⅵ三 珥o1旦迎 呈 呈 o 鲁召三司 对 (2)Et统时期
1910年,朝鲜王朝结束了数百年的历史,朝鲜半岛沦为 日卒的殖民地。朝鲜受到日本侵略者残酷的专制统治,被禁
止使用朝鲜民族语言文字和一切外来语言,只能使用日语。
在长达三十年的日统时期,西方语言很难传人,而日语词汇 则大量涌进朝鲜,这些词汇由于已经融人到词汇体系中和人
们日常生活中,故被沿用至今。如: 碧罟蛩 ^ 斟^1曹 号手^一营凸I斟号 廿 (3)朝鲜半岛解放以来的民族大发展时期 1945年日本投降,朝鲜半岛被解放,韩国语得以重新整
理,民族语言得以发展。特别是1960年以后,随着近代产业 技术革命的浪潮,韩国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在当时
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大量的外来词再一次席卷韩国,
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如: 丑 圭口 生 生立 盎里墨^ 口11^1 。J E1导o1 E1 1.3汉韩外来词的来源对比
从汉语和汉语外来词的历史来源对比来看,两者有着相
当程度的一致性,有两个时期尤其突出。一是19世纪中叶 的“西学东进”时期,西方的先进文明几乎同时进入到中国和
韩国,故当时的许多外来词也迅速被吸收到汉语和韩语中,
二是20世纪中后期至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问交流广
泛而深入,大量术语、新思想、新型词汇涌现,汉语和韩语积
极吸收外来语言、词汇为己所用,对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
着显著的推动作用。 从外来词的语源来看,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除早前的一 部分来自于西域、日本,现在则绝大多数来自于英语,少数来 自于法语、德语、俄语等,而现代韩语中的外来词来源则相当
广泛,除了英语、日语占多数,还有很大一部分分别来自于法
语、意大利语、俄语、希腊语、德语、荷兰语、印度语等等。如:
gavotte——7}旦呈(法语)sonata——垒L+E}(意大利语);vod— ka——旦三 (俄语)arbeit——。 呈日 。l三(德语);mes—— 圳 (荷兰语);khaki—— } l(印度语)
概括来说,汉韩新时期的外来语均主要来自于英语,而
一些科技方面的专门用语最容易在第一时问被吸收进来,这
一方面说明科学没有国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伴随着国
际问交流的深入广泛,将科学文化知识推广到全世界,为人
类所共有;另一方面也说明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 语言,如今其国际通用语的地位对他国语言造成的影响是深
刻和全面的。
2 汉语和韩语外来词标记法对比
2.1汉语外来词标记规则 汉语是表意文字,用拼音来标记读音。同一个音,在汉
语里可以标记成形、义各不相同的字。比如拼音“de”,可以 写成“的”“得”“地”“德”等等。这一特性,使得“外来词要进
入汉语的词汇系统,必须接受汉语的语音、语法和构词规则
等各方面的改造,以符合汉语的发音习惯、语法和词汇规则。 汉语的单音节、象形方块文字的特点等,使汉语对外来词的
改造要比西方语言间的词语借用显得复杂,却又别具一格,
更富于创造性。” 概括起来,汉语对外来词所采用的标记方
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纯音译: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 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
写形式。如:克隆(clone)、迪斯科(disco)、布丁(pudding)、比
基尼(bikini); (2)半音译半意译: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复合外来词。
如:冰淇淋(ice—cream)、因特网(internet)、奶昔(milk shake)、
呢称(nickname); (3)音译和汉语语素组合:常见的一种是增加指类词,
如:啤酒(beer)、卡片(card)、沙丁鱼(sardine)、金鸡纳霜(qi— unqiuna)、保龄球(bowling)、厄尔尼诺现象(Elnino)、奥斯卡
金像奖(Oscar);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是音译词前加一个限
定词,如:英镑(pound)、酒吧(bar); (4)音译意译兼顾:这种标记方法最能体现出汉语的表
意文字特性对于外来词吸收的影响,在保留着相似读音的基
础上又兼顾到了汉字本身所代表的意思,使人产生微妙的联
想,可谓是两全其美。如:雪碧(sprite)、托福(TOEFL)、黑客
(hacker)、脱口秀(talkshow)、香波(shampoo)、可口可乐(Co-
ca—cola)、奔驰(Benz)、 (5)英文字母缩写形式:DVD、MTV、PP、GRE、GDP (6)英文字母+汉字词素:BP机、IC卡、AA制、PH值、
CPI指数、E时代 (7)字符混合型: 刀、MP3、H5N1
2.2韩语外来词标记规则 韩语是表音文字,在对外来词的标记方法上相对汉语来 讲就简单的多。绝大多数采用音译,具体表现为下列几种
类型:
(1)纯音译:垒珥(sofa)、ol-o1垒丑 (ice—cream)、 寄叫口} (supermarket)、 叫1己卜(camera)、召异E1(computer)、
。 珥呈(apartment)、叫对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