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化劳动与异化消费概论期末考试答案.doc

异化劳动与异化消费概论期末考试答案.doc

1、如何理解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 我异化的积

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 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
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 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
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 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
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 决”思想?
答:
在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中,辩证法和诠释法的方法紧密的联系结合在一起。马克思运 用辩证法和
诠释学的方法向我们表明“异化劳动”是何以发生的,以及我们如何知道发生了异 化劳动。通过比较马克
思的辩证法于现象学■诠释学的方法和实证主义方法之间的异同,我 们才更容易理解马克思在揭示“异化
劳动”中的观点。
一、那么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呢?我认为,实证主 义方法是不能
够达到“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的。因为是正注意满足于按照不变的规律说明世 界,其结果是对现存世界
的肯定而非是一种改造。各种唯心主义的假定存在一种“原初状态” 或“本真状态”的方法也不能达到
“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哲学 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这样科学的论点出
发,运用科学的方法,采用科学的事实。二、根 据各类文献,“异化”这个概念,就意味着生产者的劳动
产品与生产者本身相分离。马克思 在《手稿》中通过了“异化劳动”的概念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丑恶,论证
了共产主义的美好。马 克思揭示劳动产品不应属于资本家,而应属于劳动者,因为劳动产品是人的生命
(劳动能力) 投入的结果。“工人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对象;但现在这个生命已不再属于他而属于对象
了。”马 克思进一步揭示劳动结果的异化(产品分配的不公正等)是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导致的。“在
劳动对象的异化中不过总结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外化。”为什么工人在这种劳动中会感 到痛苦呢?因
为这种劳动是异化的、外化的劳动。这种劳动对工人来说成了“外在的东西”, 成了“不属于他的本质的
东西”。工人自己在劳动中的感受是工人内在的、切身的感受,是工 人最易理解的。马克思由此追问这是
为什么,一步一步解释被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掩盖的 劳动本质。而通过对自我异化的扬弃,劳动者的劳
动产品才会真正为劳动者所占有,劳动 者的劳动产品就是劳动者的本质。
三、 马克思写道3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 他物的类—
—作为自己的对象,加以分类——并且这只是同一件事情的另一种说法——,而 且因为人使自身表现为当
前的、活生生的类,表现为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对人而 言,存在先于本质;对物而言,本质
先于存在。这是说:物的存在受制于它的基本规定性, 物无法自己改变自己的基本规定性,所以对物而
言,本质先于存在;但人是自由的,人的存 在是人的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的结果,因此,人的本质在人的
一系列生存活动结束之后才形 成。然而,萨特的这一观点,忽视了自由与必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因为,一
方面,人对自己 本质的认识有助于人发挥实现自己本质的能动性,人认识到与自己的本质的异化,才会积
极 地去克服这种异化;另一方面,人的自我异化(对象化、外化)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 中必然要
发生的事情,克服异化,实现人的本质要顺应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人道主义讲人 是自由的、以自己为目
的和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自己的存在物,自然主义讲人像自然界的其 他存在物一样不得不遵循自然规律。
人类历史的辩证的进程将是这种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 统一。异化是相对于本质而言的,本质又是在异化
和克服异化的历史进程中被揭示出来的。
四、 异化的克服表现为存在与本质的统一。存在与本质的统一,使得人才能真正被定义为 人,而非在资
本主义的残酷剥削下的机器零件,成为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大写的“人”,有着人 应该有的尊严和本质。共
产主义不是单纯经济层面上的平均分配,也不是忽略人的个性与追 求,而是要在社会体制建立的背景下实
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摆脱对物的依赖,实现人本身 的个性发展,在发展中得到自由。同时,这种人的自
由发展不同于利己主义的私欲,真正的 自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真正平等的社会就蕴含于其中。人只有将
自身从对物的统治下解放 出来,不再把劳动,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劳动当做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或手
段,而是将 人本身看做是活动的最终要求,这样国家对于人个体也不再是约束人行为的强制力量,从而
消除了人与人的,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对立,也就消除了不平等问题的本身。人对客观世界进 行改造根本目
的是人本身,人也在这种改造过程中解放了自己,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会逐 渐扬弃异化劳动,从而走向
共产主义。
五、因此,马克思才会有如此结语: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其思想精髓必然
会推动着我们社会成为一个美好的、没有压迫的、回归人性的世界。
2、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自然解放理论。

答:
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满足基本生活条件后,群众对自然环 境、生活环境
的需求不断提高。如果说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生态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主 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的生
态批判方面,那么,其“自然解放”理论则更加突显了马克思对自然优 先性的强调等尊重、保护自然等生
态思想。二、继《论犹太人问题》对人类解放及其与政 治解放、宗教解放的关系予以比较系统的阐述,马
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 最终发现和揭示了包括人类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和自然界解放
三者统一的“解放”理论。在 他看来,“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
自然界生活”。因此,“人 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
关系,就是他 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明确提出了“解放自然,使整个自然界复活”的
光辉 思想。在他看来,“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三、可见,自然不 仅仅
是人的生存场所或实践客体,也是人的身体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就是自然。因 此,人对自然界
的攻击和奴役,本质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攻击和奴役;而人奴役自然,必然导致 自然的反奴役,即必然遭
到自然界的强烈报复。不难发现,在马克思那里,将自然从人的异化生 存方式下解放出来,也就是人类自身
解放的重要内容。“人的解放”与“自然解放”之间的关系, 即前者是后者的先决条件,而后者则是前者
的逻辑前提。正是基于这一点,马克思在之后的一 系列著作尤其是《资本论》中,提出并详细论证了“新
陈代谢断裂”等深刻的生态学思想。四、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私有制度与
自然的敌对不只发生在农业 和大地产领域,而是同时也发生在大城市当中,并由此造成了大城市中发现的
普遍性污染问 题。在这里,“甚至对新鲜空气的需要在工人那里也不再成其为需要了。人又退回到洞穴
中, 不过这洞穴现在已被文明的熏人毒气污染应该说,这既是马克思对当时工人生存条件与悲 惨处境的
高度关注和深切同情,更是对资本主义破坏生态之种种罪行的严厉讨伐,而其鲜明 的生态意识与深刻的生
态思想已包含其中。五、人与自然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关系。自 然界于人类社会而言始终保持它的优
先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人不同于自然界的其它生物, 他具有主体能动性。同时,人和自然界是一整体;
人和自然界相互影响,保持互动关系;人与自 然的关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马克思自然概念中所
包含的异化理论和解放理论也可 以论证上述马克思自然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自然概念在其理论体系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自然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间有着密
切联 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马克思自然理论蕴含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即自然本体论和社会 本体
论。在政治经济学方面,剩余价值理论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科学社会主义作 为马克思主义学说
体系的落脚点,是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然解放的理论。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在 现代化的进程中也获得了全新的
意义。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对现代社会理论与当代社会实践产 生双重影响。现代社会理论的主要代表为法兰
克福学派,他们从哲学的视角探讨了马克思自 然概念的本体论问题、社会历史性问题以及人的解放问题。
而生态社会主义则发展了生态一 社会的理论范式,将马克思的自然理论运用到对当代社会生态问题的分析
之中。六、在西方 马克思主义者那里,马克思的“自然解放”思想得以进一步深化与拓展。马尔库塞就明
确指 出,“自然解放”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自身的自然的解放,二是人身外的自然的解放。解放 自
然的目标,就是恢复自然中的活生生的向上的力量,恢复与生活相异的、消耗在无休止的竞 争中的感性的
美的特性,使自然界本身的悦人的力量和特性得以恢复和解放。“自然界中存在 着支持和促进人的解放的
力量。”据此,马克思认为把自然从被压抑的征服状态中解放出来,不 仅是生态问题,而且是政治和社会
问题。七、当今我们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社会现实方面
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对生态危机的认识上。生 态危机是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表现,对于生态危机的成因及
解决途径诸种理论思潮都有不 同的思考,但都过于片面,缺乏对人与自然本质关系的全面、正确地把握。
马克思自然理论是 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的强大理论武器。最后,马克思的自然理论对中国当代社
会发 展也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环境和生 态的关
系,才能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