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颡鱼养殖技术
黄颡鱼,俗称鮟丁鱼、黄姑、黄腊丁、黄鳍鱼等,种类较多分布于我
国河川、湖泊、沟渠等水域中,是-种优质名贵经济鱼类。该鱼产量
大、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在国
内外巿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供不应求。
黄颡鱼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裂
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侧位,
眼间隔稍隆起。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伸达胸鳍基部
之后,颌须2对,外侧-对较内侧-对为长。体背部黑褐色,体侧黄
色,并有3块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黄颡鱼是
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
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
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
所差异,在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到了寒冷季节,食物中小
鱼较多,而底栖动物渐渐减少。规格不同的黄颡鱼食性也有所不同,
体长2一4公分,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一8公分的个体,
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超过8公分以上个体,摄食软体动
物和小型鱼类等。人工培育可喂绞碎的鱼、虾及软体动物,既要摄食
动物性饵料,也吃人工配合饲料,但最好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动物
性鲜活饵料。在自然水域中,黄颡鱼生长速度慢,上巿规格小,在-
定程度上影响了巿场发展。因此,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