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需求是构想式的、虚实结合的、滚动发展的。
开发“好”的军事需求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面临诸多困难。
军事需求涉及多个维度:从时间上看包括中远景设想、长远发展规划、中期实施计划以及年度计划中的需求;从层次上看包括战略级、战役级、战术级、作战平台与单兵级以及工程技术级的需求;从军兵种看包括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以及各个兵种的需求;从业务看包括情报侦察、通信保障、电子对抗、兵力投送、火力打击、物资运输等需求。
军事需求不可能是孤立的、一成不变的,必然是构想式的、虚实结合的、滚动发展的。
开发"好"的军事需求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面临诸多困难,目前没有完全成熟的解决办法。
本文仅仅对军事需求工程解决的主要问题、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典型对策作初步的探讨。
一、军事需求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军事需求工程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军事需求是什么”(what)和“军事需求为什么”(why)。
每个军事需求都应当用陈述句说明“是什么”,如果“是什么”的内涵不够清晰,则应补充说明“不是什么”。
如果“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并不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应当解释“为什么”是军事需求。
追究军事需求“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目的是获得正确、清楚的军事需求。
常见的问题有:1、军事需求无二义性问题“无二义性”是指每一个军事需求只有唯一含义。
如果不同的人对一个军事需求可能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就有二义性。
如果需求存在二义性,将会导致误解需求而开发出偏离需求的军事系统。
为了使需求无二义性,在写军事需求规格说明书时措词应当准确,切勿模棱两可。
2、军事需求一致性问题军事需求“一致”(Consistent),是指军事需规格说明书中各个军事需求之间不会发生矛盾。
矛盾的军事需求常常潜伏在军事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上下文中。
3、军事需求完备性问题军事需求的完备性是指军事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没有遗漏一些必要的需求。
人们往往倾向于关注军事系统的特色功能,而忽视了其它一些不起眼的却是必需的功能。
不完备的军事需求规格说明书将导致产生不完整的功能,军事用户在使用该系统时可能无法完成预期的任务。
4、军事需求必要性问题军事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军事需求对军事用户而言应当都是必要的。
可以把“必要”比喻为“雪中送炭”。
“必要”往前一步,要么是“画蛇添足”要么是“锦上添花”。
“画蛇添足”不会对军事用户所期望的作战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效果,而且可能会导致费用增加、时间延长等严重后果。
应当集中精力先完成必要的军事需求,如果条件允许则再“锦上添花”。
为了避免主次颠倒,应当在军事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将那些“锦上添花”的军事需求设置为较低的优先级。
5、军事需求可实现性问题军事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军事需求对军事系统研制部门(或技术研究人员)而言应当都是可实现的(Attainable)。
“可实现”意味着不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满足时间、费用、质量等约束。
对于军事使命模糊、技术不确定性较大的军事系统,如果不能确信某些军事需求是否可实现,应事先协商并达成一致的处理意见,避免将来发生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6、军事需求可验证性问题军事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军事需求对军事用户而言应当可验证(Verifiable)。
如果军事需求是不可验证的,那么军事用户就可能会对目标军事系统建成后产生的成效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充分的信心,对具体项目而言就是无法验收、可能会发生纠纷。
例如,假设某项军事需求是“阻击×国×个航母编队”,看起来挺合理,但是如何验证呢?怎能造个“×国×个航母编队”来试验?如果双方认可“采用计算机模拟”等效于实际测试,那么这项军事需求是“可验证”的。
7、军事需求优先级问题理论上讲,所有军事需求都应当被实现。
但是在现实之中,存在“时间、进度、费用、技术资源”等限制。
必须“取舍”:先做优先级高的军事需求,后做(甚至放弃)优先级低的需求,这样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军事需求的优先级其实就是军事需求“轻重缓急”的分级表述。
二、军事需求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军事需求工程难度极大,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客观上,军事系统是面向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所处环境复杂多变的未来战争,涉及众多领域、多个层次,使其具有特殊性、复杂性;主观上,军事需求几乎涉及与军事系统建设相关的所有人员,包括各类军事人员、体系结构结构设计人员、系统研制人员、关键技术研究人员、系统采办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他们在专业领域、知识结构以及关注点等方面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沟通困难增加了人为难度。
1、客观原因造成的困难造成军事需求工程实施困难的客观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1)军事需求涉及众多领域、包含多个层次,难以规范军事需求与软件需求存在较大差别,是多学科的交叉,涉及作战领域、功能领域、技术领域(还包括众多子领域,例如作战领域就包括情报、指挥控制等领域),军事需求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军事系统在作战中必须提供的能力(即:能力需求),包括军事系统支持下作战单元履行的作战活动、履行作战活动所需要的作战信息等;军事系统必须具备的系统特性(即:系统需求),包括军事系统组成、功能、功能结构等;军事相关技术必须具有的条件(即:技术需求),包括实现军事关键技术、性能等。
他们构成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2)军事需求是一个关系复杂、动态演化的体系,易生矛盾“体系”(systemofsystems,SoS)具有高度复杂性,被广泛公认为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
军事需求是一个体系,包括能力需求、系统需求、技术需求,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并随时间演化的关系。
军事需求体系是一个由逻辑、时间组成的二维结构,即:在逻辑上,能力需求牵引系统需求,系统需求牵引技术需求;在时间上,系统需求是在技术需求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够得以实现,能力需求是在系统需求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够得以实。
能力需求牵引系统需求,以提高作战能力为基础开发军事系统;系统需求牵引技术需求,以开发军事系统为目的研究军事技术。
同时,技术需求制约系统需求,技术的开发与集成是系统需求得以实现的前提;系统需求制约能力需求,军事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是能力需求实现的基础。
而且,新兴技术的出现可能会对能力需求产生巨大影响,推动能力需求的发展;同时,能力需求牵引技术需求的发展方向。
每个层次的军事需求都会随时间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而且同一层次和不同层次需求之间形成的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演化。
(3)军事需求是构想式的、虚实结合的、滚动发展的,难以协调军事需求涉及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不可能是孤立的、不变的,必然是构想式的、虚实结合的、滚动发展的。
首先,军事需求涉及的是未来的军事使命、作战任务、作战概念、作战环境、作战样式、作战对象等方面,这些都有很强的预测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只能是对未来可能情况的某种构想。
其次,军事需求中涉及的中长期构想,主要是对未来军事系统发展趋势的某种描述,具有“虚”的成分;同时,要直接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里的军事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军事系统建设,这部分内容必须尽量具体、详实。
最后,军事需求必须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军队与国防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修订并推向未来,必然是不断升级、滚动发展的。
2、主观原因造成的困难造成军事需求工程实施困难的主观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1)军事用户(或军事领域专家)难以给出军事需求外界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军事用户(或军事领域专家)对目标军事系统的认知是不断发展的,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完全清晰的给出到将来的军事系统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是军事用户说不清军事需求。
军事用户说不清需求是普遍现象。
军事用户真的不知道需求是什么,或者对军事需求只有朦胧的感觉,当然说不清楚需求。
有时军事用户心里明白想要什么,却说不清需求,例如:每个人都了解自已的脚,但很难用语言说清楚脚的形状,通常试穿时感觉到舒服才买鞋。
二是军事用户可能变更需求。
军事用户不可能对未来事物一步到位的完全认识,或者军事客户对军事系统有更好的理解而生成的新思路,或者是由于外部军事环境不断变化而引起的问题域扩展。
在军事需求的产生与应用过程中,需求变更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多方面因素相互结合的结果。
(2)军事需求工程人员难以获取和描述军事需求军事需求工程人员往往不断涉足不同的领域,与不同的军事用户打交道,给出的军事需求也总是不断变化、千差万别的,很难全面、准确的获取和描述军事需求,主要表现在: 一是军事需求工程人员缺乏正确的工作态度。
有的军事需求工程人员习惯于被动的开发军事需求,错误的以为“军事需求是军事用户的事情,为军事用户建设军事系统,难道军事用户不该清除的告诉我们应当达到什么目标吗?军事用户(或军事领域专家)没有清晰的给出军事需求,应当自己负责”。
军事用户说不清楚军事需求或者军事需求发生变更,都是常见的问题;军事需求工程人员不应该把这些问题当成借口而不愿主动攻克问题,导致军事需求问题扩散到整个军事系统建设过程,产生严重后果。
二是军事需求工程人员欠缺应有的知识技能。
军事应用域的知识是无边无际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是“万事通”。
军事需求工程人员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但当接手一个陌生的业务时,就可能是个“无知”者。
军事领域是一个不断扩展的,总是向新的领域发展。
军事需求工程人员会有更多“第一次”,需要不断提升知识技能。
三是军事需求工程人员未写好军事需求文档。
军事需求工程人员写不好需求文档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军事需求调查工作不充分,获取的需求信息太少或者太乱,以至于写不成需求文档。
另一方面是军事需求工程人员对军事需求文档的形式、内容缺乏研究,虽然已经获得了不少需求信息,却写不出好的文档来。
(3)军事用户和军事需求工程人员未共同努力如果军事需求工程人员与军事用户没有共同努力,那么难以达到理想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军事需求工程人员与军事用户未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如果军事需求工程人员不能与军事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那么在军事需求工程实施过程中会非常疲惫、而且难以达到理想的军事需求工程实施成效。
军事用户往往有想法——我已经讲了该讲的,我还要干自己的事情,难道你们自己不会想办法、还要我伺候你们不成?二是军事需求工程人员与军事用户双方误解军事需求。
军事需求工程人员与军事用户的工作经历、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关注点以及使用习惯各不相同,双方在进行军事需求交流沟通时经常会发生“问非所求,答非所问”的情况。
在军事需求工程实施过程中,没有统一的军事需求术语可供使用,使得不同的人员根据自己的习惯采用不同的术语对军事需求进行描述,不同的使用者可能对某些术语有不同的理解。
不论是复杂的项目还是简单的项目,军事需求工程人员和军事用户都有可能误解军事需求。
三、军事需求工程的典型对策为了解决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软件危机”,人们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