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爱心”教育 打造特色品牌学校 当前,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受父母宠爱和社会某些不 良风气的影响, 普遍存在着一种以自我为中心、 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 他们只知道接受爱,而不知回报爱,缺乏一颗关爱之心。他们视别人 的关怀为理所应当,甚至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感恩之心当然无从谈 起。针对这种道德的缺失,情感的失落,我们选择了对学生实施“爱 心”系列教育,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 爱家乡、爱祖国,切实提升他们的爱心品质,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 长,进而提高德育实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采取多维度的实施策略 为了使爱心系列教育达到预期效果,切实提升学生的爱心品质, 我们确立了 “专家引路、 环境熏陶、 家校联手、 总分互补、 榜样激励” 的二十字实施策略。 1、专家引路 为提升“爱心”教育效果,我们多次聘请蓟县教育局有关专家
为 我们指导,在专家的精心讲解、答疑解惑过程中,课题组教师不仅感 受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而且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 方法,为下一步爱心教育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2、环境熏陶 环境熏陶是通过一种健康向上的情绪、气氛,促使被教育者
受到 积极因素的刺激,并加入进去,成为新的积极因素。 为让学生在校园时时刻刻受到“爱”的熏陶,我们的校园文化建 设突出了“爱”的主线:走进大门便可以看到甬路两旁的 “爱心花圃”, 花圃中的太阳花竞相开放(太阳花均为学生爱心捐献) ;教学楼东西 两侧的“爱心草地”犹如毛茸茸的绿地毯(草是学生们亲手从野外移 栽而来的);走进教学楼,一眼便看见“爱心快讯”专栏,专栏内张 贴着新近发生在该校的爱心新闻;走进楼道,北侧墙壁上按次序悬挂 着“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爱心系列教育提 示语,这些提示牌旁边均配有发人深省的专题故事牌,南侧的班级墙 壁上均配有“爱集体”教育的班级挑应战展示牌;走进教室,抬头就 可以看到黑板上方“爱心常相伴,快乐每一天”的宣传语。 3 、家校联动 为营造良好的爱心教育氛围,我校召开了爱心教育专题家长
会。 家长会由三部分组成:首先,以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为 切入点, 讲清爱心在一个人获取成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和在学生身上 普遍存在的爱心缺陷, 让家长们充分理解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的重要 意义;其次,向家长们讲述家庭爱心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让家长 们进一步产生实施家庭爱心教育的渴望;最后,向家长们发放如何开 展家庭爱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明白纸” ,让家长明白家庭爱心教育 如何实施。在家长会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利用教师家访、电访、召开 小型家长研讨会等形式,随时关注家庭爱心教育开展情况。根据反馈 结果调整我们的思路与方法,寻求家庭爱心教育的最佳途径,最终形 成了家校联动的爱心教育格局。 4、总分互补
学校为总,班级为分,所谓总分互补是指学校的爱心教育活动与 班级的爱心教育活动相互取长补短,提升效果。例如:为提高学生消 防安全意识,对他们进行“爱自己”教育,我校设计了大型的消防知 识安全讲座暨消防技能培训的爱心教育活动, 所属各班则设计了形式 多样的主题班会,从而达到了优势互补,提升爱心教育成效的目的。 5、榜样激励
为促进爱心教育的可持续开展,切实提升学生的爱心品质,我们 在每个学期结束,均要进行“爱心班级”的评选,以表彰在爱心教育 方面突出的班级;所属各班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爱心小组”和 “爱心大使”的评选,来表彰在爱心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或个人。 二、运用科学的爱心教育方法 联系生活让学生感知“爱” 、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爱” 、实践活 动让学生表现“爱” ,是我们实施爱心教育的“三部曲” 。 1、让学生感知“爱” 如在“爱他人”的教育中,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列举
一天当中,自 己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关爱,诸如家长、老师、同学以及社会上从事各 行各业的人们等等, 让学生感悟到自己无时无处不在享受着别人的关 爱,认识到爱是人类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珍贵遗产, 从而激发学生产生爱他人的情感。 2、让学生学会“爱”
根据小学生“爱心”教育目标,我们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角色扮 演、岗位实践、情境判断,引导学生去寻找身边“爱”的榜样,学习 他们是如何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进而升华到爱祖国的, 领悟到“爱”要从心灵深入出发,真心诚意地为他人着想,为他人付 出,为他人服务。 3、让学生表现“爱”
行动是体验的源泉, “活动践行” 重点在引发学生的行为意向, 强 化学生的行为体验。爱心教育的“践行”要从身边最熟悉的人做起, 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使关爱行为成为儿童内心的需要,逐步形成对 周围人和事的关爱之情,造就一颗善良、博爱之心。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爱心教育目标,我们创造性地开展“感恩 父母、关爱伙伴、服务社区”的一系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实践活 动,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实践行爱,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行动表达自己 的爱,并使学生的爱心在实际行动中得到强化。 三、建立高效的“爱心”系列教育机制 我们的爱心系列教育包括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爱 祖国等有梯度的五个层面,爱自己是起点,爱祖国是归宿。五个层面 虽然内容不同,但它们之间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1、爱心系列教育之“爱自己”
“爱自己” 是爱心系列教育的起点, 为了让孩子们的爱赢在起点, 我校将“爱自己”教育细化为爱惜自己文明形象、珍爱健康与生命等 两个方面,在爱惜自己文明形象方面采取“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 赛、“远离粗话、脏话,还校园一片净土”主题实践活动、 “我心目中 的我”主题班会等主要教育机制;在珍爱健康与生命方面采取紧急情 况逃生演练“消防安全伴我行”主题活动、安全知识竞赛等主要教育 机制。现以“消防安全伴我行”主题活动加以说明:为提高学生消防 安全意识,培养他们消防知识与技能,增强自救自护能力,我们举行 了“消防安全伴我行”主题活动。主题活动由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灭 火演练、逃生演练等三个部分组成。三项活动紧密相关,从激发学生 消防知识与技能的兴趣开始到学习知识与技能再到实践演练, 可以说 一环紧扣一环,培养了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掌握了知识与技能,达到 了让学生珍爱生命的最终目标。 2、爱心系列教育之“爱他人” 爱他人是“爱心”系列教育的桥梁,是通
往其他“爱心”教育的 必由之路。为使爱他人教育取得实效,我们将其具体化为爱父母、爱 老师、爱同学、爱需要帮助的人。爱父母方面主要采取假期做父母小 帮手、父(母)亲节——我为爸妈做件事、 “感念母恩、难忘父情” 主题征文、“父母知多少”主题班会等教育机制;爱老师方面主要采 取“我爱我师”征文、 “老师,您辛苦了”主题班会等教育机制;爱 同学方面主要采取“他(她)给了我帮助”班会、 “我来夸夸你”主 题征文等教育机制;爱需要帮助的人主要采取助残、捐款、服务五保 户等活动等教育机制。现以爱同学方面的“他(她)给了我帮助”班 会为例加以说明:班会课上,班主任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得 到过哪些同学的帮助,当时有怎样的感受;其次,让同学们谈谈今后 如何去帮助他人想法。 3、爱心系列教育之“爱集体” 相对班级而言,学生个体是班集体中的一员;
对于学校来讲,他 又是校集体里的一份子。 对学生进行爱集体教育是形成良好班风或校 风的重要保证,为此,实验校将爱集体细化为爱班集体和校集体两个 方面,并采取“我为班级增光添彩” 主题班会、 班级挑应战系列活动、 “我在集体中成长”演讲比赛等爱班集体方面的教育机制和爱心花 圃、爱心吊兰、爱心草地等爱校集体方面的教育机制。现以班级挑应 战系列活动为例加以说明:学校在各年级的平行班之间开展以学习、 纪律、卫生、课间操、自行车摆放等方面的挑应战活动,班级挑应战 仪式一般在学期初举行。仪式上,成绩差的班级向成绩优的班级发出 挑战书,成绩优的班级则向成绩差的班级发出迎战书;仪式结束后, 挑战书贴在应战班级的明显位置,应战书则贴在挑战班级的明显位 置,学生们抬头便成看见,这样一来,成绩差的班级有动力,成绩优 的班级有压力,所有的学生只有一个信念——为了班级的荣誉而战。 此项活动的开展,不但极大提升了学生关爱班集体的意识,而且促进 了班级各项工作的提高。 4、爱心系列教育之“爱家乡”
为了让学生们心系家乡, 关心、 了解家乡的状况, 立志建设家乡, 并付诸行动,为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主要采取“家乡知多少” 主题交流、“我为家乡出点力” 实践、“回报家乡, 卫生大清整” 实践、 “爱我家乡”主题演讲等教育机制。现以“我为家乡出点力”实践活 动为例加以说明:为增加学生关爱家乡的内心体验,提升他们关爱家 乡的情感,我们在每年的寒暑假均要号召学生以个体为单位,进行一 次“我为家乡出点力”实践活动,凡是有利于家乡的事均可作为活动 内容(如扶直小树、捡拾道路障碍、清除小广告等) ,假期结束后, 班主任组织学生在班内进行交流。 5、爱心系列教育之“爱祖国” 徐特立老先生在《怎样实施爱国主义教
育》中说道:人民不仅有 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将爱国教育落到实处,我们主要采取“学 雷锋、树新风”系列实践、“承先烈遗志、 为中华读书” 主题教育、“迎 国庆,歌颂祖国”演讲比赛、 “国家大事知多少”主题交流等教育机 制。现以“国家大事知多少”主题交流活动为例加以说明:为培养学 生从小关心国家大事的思想意识, 我们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全程观看三 期新闻联播,并用“新闻专用笔记本”记录下其中的一件大事,每次 记录完毕均要有家长签字。为进一步提高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 班主任定期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国家大事知多少”主题交流活动,并 评选出一名“新闻小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