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义县高级中学高二10月考试试题
地理
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
注意事项:
本试卷由ⅠⅡ卷两部分组成。第Ⅰ卷,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按题号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在规定区域内书写作答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日10时,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阅兵式结束后,北京时间11时30分“国旗方阵”通过天安门(下图),开始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据此回答1-4题
1. 此时国旗方阵行进在观礼台(位于天安门城楼上)的方位是( )
A. 西南 B. 西北 C. 东南 D. 东北
2. 国庆长假期间,北京( )
A. 昼短夜长且昼变长
C. 正年太阳高度增大 D. 易遭受台风侵袭
3. 位于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中国留学生要观看国旗方阵实况的最佳时间是( )
A. 10月1日19时30分 B. 10月1日3时30分
C. 9月30日19时30分 D. 9月30日3时30分
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盛典开幕时,全球处于10月1日的区域占全球的比例约为( )
A. 3/4 B. 5/9 C. 7/11 D. 7/12
5. 读“部分缺失的褶皱示意图”,关于图中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为背斜构造,构造地貌为山地
B. 乙处为向斜构造,构造地貌为谷地
1 C. 甲处槽部因受张力作用,容易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D. 乙处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容易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步骤的模拟实验:
步骤一: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
步骤二: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在桌面上;
步骤三:将细沙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倾倒;
步骤四: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如图所示
据材料回答6-7题
6. 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 )
A. 冲积扇 B. 海滩 C. 沙丘 D. 三角洲
7. 该地貌主要的形成地点是( )
A.河流入海口处 B. 河流弯曲处 C. 河流出山口处 D.地势较陡的山坡
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读材料和图完成8-9题
长白山天池及浮石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8.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 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该岩石可能是( )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下图示意义县地区2019年11月中下旬气象资料
1 11. 18日义县天气特点( )
A. 阴雨多风 B. 温暖湿润 C. 温暖晴朗 D. 低温湿润
12. 19-20日,义县天气变化剧烈( )
A. 云层加厚,产生连续性降水 B. 大风、多云、雨雪
C.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D. 狂风暴雨
读下图“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 下列对图中各城市此时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A. 乌兰巴托受高压影响,潮湿闷热 B. 天津寒风凛冽,出现降雪天气
C. 东京受热带气旋控制,狂风暴雨 D. 合肥处于暖锋过境前,阴雨绵绵
14. 此时,天津的主要风向为(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完成15-17题
15. 下列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气压带的成因既有热力原因,也有动力原因
B.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 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D. 气压带和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6. 图中①②两风带示意正确的是( )
17. 受①和④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1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
下图为世界某两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中⑤⑥两地气候类型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⑤⑥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 ⑤⑥两地气候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C. ⑤⑥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D. ⑤⑥两地气候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北德维纳河位于俄罗斯北部,该流域的地形是宽阔、多丘陵的平原。下图是北德维纳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该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①雨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冰川融水 ④湖泊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关于该河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沙量小 B.结冰期长 C.自东南向西北流 D.夏季水量最大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21-22题。
1 2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且常被雾笼罩的原因分别是
( )
A.寒流流经,降水较少 B.暖流流经,气温较高
C.寒流流经,风力较弱 D.暖流流经,光照较强
22.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读图,回答23-24题。
23.若乙地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升高,则降水可能增加的地区是( )
A.印度尼西亚 B.澳大利亚东部 C.非洲南部 D.秘鲁沿海
24.因厄尔尼诺现象而导致干旱和森林大火的地区,最可能出现在( )
A.印度尼西亚 B.秘鲁 C.美国 D.埃及
25.右图中从A到B自然景观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从C到D自然景观分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水分
C.垂直地域分异 热量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热量
右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
四大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26题
26. 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A. 年积温的差异
1 B. 水热组合的差异
C.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及年降水量的差异
D. 年太阳辐射量的差异
菲律宾薄荷岛上有大量石灰岩圆锥状山丘,高度在40~120米之间,山上长草山下长树,山体形似草堆,每年有一两个月“草堆”干枯,转为咖啡色,酷似一大堆巧克力,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左图为巧克力山景观图,右图为薄荷岛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 薄荷岛“草堆”干枯,咖啡色最鲜明的月份是( )
A. 12~1月 B. 4~5月 C. 6~7月 D. 9~10月
28. 石灰岩圆锥状山丘上树木少的原因是( )
A. 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 岩溶地形,土壤过湿
C. 土层瘠薄,风力强劲 D. 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29-30题。
29.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作用是( )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第Ⅱ卷(非选择题)
1 二、综合题(三道大题,共40分)
31.(共13分)读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下图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
图三
(1)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①,该景观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中____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 (3分)
(2)乙同学考察:“魔鬼城”,突遇沙尘暴, “魔鬼城”瞬间变成了“销烟弥漫”的战场,阵阵妖风呼啸而来,地面上飞沙走石,空中沙尘蔽日,成群结队的沙砾横着“扫射”过来,感觉是就像中了“埋伏”,而敌人的火力是一排排“喷砂枪”,打得我们几乎睁不开眼……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________图(填数字),“魔鬼城”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魔鬼城”、沙尘暴的形成分别体现了什么外力作用 ;
(6分)
(3)简要说明图三所示农业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条件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共14分)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班 级
姓 名
考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