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眶脑型毛霉菌病的治疗与护理

鼻眶脑型毛霉菌病的治疗与护理

·72· TODAY NURSE,March,2012,No.3 

※眼科护理 

鼻眶脑型毛霉菌病的治疗与护理 

于松英 

摘要 总结了3例鼻眶脑型毛霉菌病的治疗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原发病的治疗护理,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观察 

及护理等。认为毛霉菌病罕见,患者均存在高危因素,病情进展迅速,应尽快诊断,正确治疗,精心护理,以改善预后。 

关键词:毛霉菌病;鼻眶脑型;两性霉素B;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2)03—0072—02 

毛霉菌病又称接合菌病,是一种由接合菌亚门、毛霉目、毛霉 

科中的多种真菌所致的疾病,也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 的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由毛霉菌、总状毛霉、分支梨头 

霉、少根根霉及米根霉等引起的深部真菌病。毛霉菌(aucorace. 

ae)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腐物寄生菌,多寄生于土壤、肥料及水 果、各种植物上,侵入机体的途径以鼻腔和呼吸道为首要,上颌窦 

为鼻窦中最易感染的部位,也是发病率最高的部位,其次是筛窦、 

蝶窦。孢子可由呼吸进入人的肺和鼻窦引起发病,侵犯血管壁及 血管腔,引起炎症及血栓,临床表现复杂,鼻旁窦型、鼻脑型、鼻眶 

型占36.4%,其他类型约33.3%,包括胃肠型、皮肤型、血液扩散 

型等,多发生在糖尿病、白血病、淋巴瘤、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类 固醇皮质素和抗肿瘤药物人群,死亡率高达85%~100%…。 

工作单位:276400临沂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收稿日期:2011一】1—14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眼科收治3例患者,男性2 

例,女性1例,年龄42~56岁,左眼2例,右眼1例,均为农民, 

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未经糖尿病系统治疗。病程中均有发热, 

37.8℃~38.5℃,因患侧面部肿胀疼痛,视物不清来院就诊。 

患侧眼睑完全下垂,眼球前突2 cm,眼球固定,瞳孔直径5—6 

mm,对光反射消失。鼻腔见血痂及微膜,有少量脓性分泌物附 

着。入院诊断:颌下间隙感染;眼眶尖综合征;2型糖尿病。人 

院后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行上颌窦冲洗,有大量稀脓性分泌物 

流出,内含血丝,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同时取上颌窦粘膜做病理 检查,病理检查结果上颌窦内有大量霉菌菌丝,为毛霉菌感染; 

细菌培养结果:肺炎克雷伯士菌感染,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敏 

感。应用抗菌药物,同时给予两性霉素B抗毛霉菌治疗,1例男 

性患者20天后面部肿胀完全消失,眼睑及眼球运动恢复正常, 

应用两性霉素B 60天后停药,随诊半年,患者病情未复发,遗留 

p ) ≮ 、pt 、 ) ) \ 、p ) 、 ) \ ) 、p ) 、 p p p 、 、 

3讨论 3.1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 

随吸气进入呼吸道而产生疗效 。其基本原理是借助高速气 

流通过毛细管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接临的小管吸出;所 

吸出的药液义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成气 

雾喷出。患者在吸入药物发挥消炎、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 

挛、改善通气功能的同时,吸人氧气;呼吸道内氧气含量高,有利 

于肺泡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使得在用空气压缩泵雾化时, 

可能出现的缺氧症状得到纠正。空气压缩雾化是以压缩空气的 

高速气流为动力,将药液化成微小颗粒,患者不需用力,药物微 

粒即可到达呼吸道和肺部,雾粒小、雾流柔和对呼吸道刺激轻 

微。空气压缩泵雾化过程中由于药液雾化后,水蒸气分压增加 

而稀释吸入空气中的氧体积分数,造成肺泡氧分压下降,可引起 

机体缺氧,进而引起一系列副反应症状。 

3.2氧气雾化吸入的优点:①氧气驱动雾化柔和,吸入过程舒 

适,对患者刺激小,耐受性较好 ;②氧气驱动雾化器为一次性 

用品,使用方便,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而空气压缩泵雾化器为 

患者公用,雾化器口含嘴使用后需浸泡消毒半小时才能继续使 

用,既费时又增加院内感染隐患;③氧气驱动雾化比空气压缩泵 雾化成本及治疗费用低;④氧气雾化吸入器体积小,可以随身 

携带,只要有氧气就可以使用,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解决多 

个患儿要进行雾化吸人而科室内超声雾化器或空气压缩泵等数 

量不够的问题;⑤氧气雾化吸入噪音低,可在患儿睡眠时进行, 

使操作更容易,家属也非常乐意接受此种方法。 4小结 

氧气驱动雾化吸人改善了气道低氧状态,避免了空气压缩 雾化吸人中易出现的呼吸气促、喘憋等症状;且操作简便、安全、 

低价,对d',JL呼吸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 

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I王晓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 

分册,1993,20(5):238. 2莫继芳.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观察[J].中国医 

药导报,2010,7(7):144. 3 李小寒.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70. 4王桂英.氧气雾化与泵雾化在喉癌患者中的对比研究[J]. 

中国健康月刊,2010,9:126. (本文编辑:王瑶)

 当代护士2012年3月中旬刊 ·73· 

全自动视野检查的个性化护理 

廖洁 

摘要总结了1125例视野检查者顺利通过全自动视野检查并提高检查结果准确性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包括:交流与沟通,指导与练 

习,心理护理和影响因素控制。认为个性化护理有助于帮助视野检查者顺利完成检查,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视野检查;个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l(2012)03—0073-03 

全自动视野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眼科检查,是眼科进行 

工作单位:545002柳州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 

院眼科 

收稿日期:2011—11—15 

声 、 、 ) 辅助诊断和视功能评价的重要手段,此项检查属心理物理学检 

查,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受诸多因素影响。为探索帮助被检者 

顺利通过全自动视野检查,提高检查结果准确性的护理方法,对 

在本院进行全自动视野检查的病例实施个性化护理,取得较好 

视力损害,未见其他异常。1例病情未见好转,病人及家属放弃 

治疗,另1例因全身器官衰竭死亡。 2治疗与护理 

2.1治疗 

2.1.1药物治疗应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根据细菌培养结果 

选用抗菌药物,同时主要采用两性霉素B控制毛霉菌,两性霉 

素B对本病疗效佳,静脉点滴效果最好,对鼻脑毛霉菌病所用 

疗程不明确,应视患者临床疗效及感染清除情况而定,常规剂量 

1 mg/kg.d,推荐剂量I~1.5 m kg.d,静脉滴注,持续用药至 

少6周,累积剂量应达30ms/kg或总剂量达2000mg j,Groll等 

建议可用1O一15 ms/kg.d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 j,为减少肾脏 

合并症一般总量不应超过3~4 g,可同时应用氟胞嘧啶(与两性 

霉素B有协同作用),加强对并发病的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 

纠正酸中毒等处理,降低病死率,过早停药可复发。 2.1.2外科清创治疗一旦确诊应尽快切除坏死坏死组织、受 

感染组织及其周围组织,冲洗创口,行鼻内窥镜下上颌窦、额窦、 蝶窦窦口扩大清除术。 

2.2护理 

2.2.1心理护理患者因对疾病预后的担心产生恐惧、悲观情 

绪,当合并深部真菌感染加用两性霉素B治疗时,由于药物的 

不良反应可引起患者体质下降,在用药之前一定要做好解释工 

作,告知患者停药后会逐渐恢复,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帮助患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饮食护理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由于药物副作应大, 

患者食欲差,可引起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血症可加重恶心、呕 

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应鼓励患者多进食含钾丰富的水果及食 

物,如木耳、绿色蔬菜等。 

2.2.3原发病的治疗必须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是最危险因素 。首先必须控制好血糖,制定可遵循的饮食护 

理计划和胰岛素时间表,定期监测血糖,早期治疗对由糖尿病诱 

发的毛霉菌病50%以上可治愈 。 

2.2.4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①两性霉素B必须现配现用,先 ) 

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避光输注, 

滴速要慢,l5—20滴/分,6~8h滴完。②两性霉素B对血管刺 

激性大,可引起静脉炎,穿刺时应选择较大的血管,经常更换注 射部位,缓慢静脉滴注。输完后用灭菌注射用水冲管,可减少静 

脉炎的发生。③低血钾症低钾是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之一, 

应给予口服或静脉滴注氯化钾注射液补钾,及时检测血钾的变 

化,无低钾血症也应适当补钾,预防低血钾的发生。④肝肾功能 损害较常见,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应指导患者多饮水,严格记 

录出入量,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 ml以上,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如尿素氮>20 mg,肌酐>3 mg,应采取处理措施。 

2.2.5患者可能首诊于眼科,应引起重视,防止漏诊、误诊,做 

到密切观察病情,正确采集各项标本,做好记录,协助医师早诊 

断、早治疗。 

3小结 鼻眶型毛霉菌病多继发于长期控制血糖不佳的糖尿病患 

者,早期做鼻腔分泌物真菌培养以利于早期诊断,积极控制原发 

病的基础上,正确应用两性霉素B,合用5一氟胞密啶,清除感染 

病灶,做好积极有效的各项护理措施,鼻眶脑型毛霉菌病罕见, 

患者均存在高危因素,病情多进展迅速,应尽快诊断,正确治疗, 以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王端礼.医学真菌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87. 2苏少慧,郑吉敏.肝硬化并发鼻眶脑毛霉菌病诊治分析:附典 

型病例[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5):519. 

3 Groll AH,Walsh TJ.Uncommon opportunistic fuug:new noso. 

conical treats[J].Clin.Miarobiol Infect,2001,7:8—24. 4廖红.糖尿病和感染性疾病[J].日本医学介绍。2003,24 

(9):416—417. 5 红珍,盛吉芳,相代荣,等.毛霉茵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 

微生态学杂志,2010,22(3):279. 

(本文编辑:王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