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街区:发达国家提升创新能力的新思路】 ... 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城市中创造一些能吸引知识工作者的“创新街区”,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日益重视的发展战略。那么,创新街区能带来哪些好处?
【县域小额信贷扶贫先进经验及典型案例(上)】 . 7 发展产业是扶贫的重要路径,金融支撑是产业发展的“血液”。看湖北郧阳、河南卢氏、湖南麻阳、宁夏盐池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中,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县域经济:重庆永川产业发展经验】 ................. 12 沿海地区的“腾笼换鸟”和产业转移为内陆城市加速工业化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看重庆永川,在调整产业结构、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参考?
【浙江湖州发展乡村旅游的启示】 ......................... 15
2018年1月16日 总第425期 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激发人、土地、资金等要素在城乡间流动起来。看浙江湖州如何抓住乡村旅游的机会?又有哪些方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呢? 本刊资料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3 【创新街区:发达国家提升创新能力的新思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政策与资本的支持下,高新区、科学城、自主创新示范区层出不穷,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全国。不过,安邦智库(ANBOUND)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打着创新旗号规划建设的园区,大多还停留在工业化时代以投资驱动发展的思维模式上。而当前,中国正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由要素、投资双轮驱动,向创新、资本双轮驱动转型。 就在各地开疆拓土,大建园区的同时,发达国家正在流行把高新技术企业“搬回市区”,通过城市更新,推动“创新街区(Innovation District)”的建设。安邦智库(ANBOUND)研究人员认为,位于城市中心的“创新街区”,才是科技创新的最优承载地。 试想,如果你成立了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你会选择把公司安在哪里?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人才招聘有难度、缺乏发展活力的郊区园区,还是充满活力、人才吸引力强的城市?恐怕很多人会选择后者。这也是在发达国家正在发生的。 如今,在城市创造一些能吸引知识工作者的“创新街区”,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政府决策者和城市规划师较为认可的发展战略。例如伦敦的硅环(Silicon Roundabout)、剑桥的肯德尔广场、波士顿的创新区、纽约的硅巷(Silicon Alley)、西雅 本刊资料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4
图的南湖(South Lake Union)都是这一趋势的有力佐证。 1)什么是创新街区? 在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向中心城区集聚的现象受到广泛关注。2014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布《创新区的崛起》研究报告,首次提出“创新街区(Innovation District)”概念。 这些“创新街区”,一般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位于城市内部的高密度区域,以中心城区为主,有着丰富的公共空间,具备混合功能开发的空间要素;二是具备便利的交通设施和互联网环境;三是部分或全部地整合创新企业、教育机构、创业者、学校、金融机构、消费性服务业等经济活动要素;四是具有复杂性、高密度、文化与人口结构的多样性以及新旧事物的层次性。 2)创新街区带来哪些好处? 创新街区可以为创新企业、高技能人才和地方政府带来收益的增加。 对创新企业而言,好处有两点。一是良好的城区生活环境能更好获取知识“溢出效应”。对于创新活动而言,人际接触和跨企业流动能促进知识的有效传递。例如在午餐中或高尔夫球场上面对面的接触和讨论,是硅谷型科技创业产业持续成功的关键;二是在城市能更便捷的招聘到创新型人才。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往往倾向具有良好生活环境的中心城区。一个办公室越接近繁华的城市街区,就有更好的配套设施,并能从工作 本刊资料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5
空间获得更多收益,知识工作者被较短的通勤、更多更好的配套服务设施和步行街区所吸引。 对高技能人才而言,良好的城区生活环境能带来更多的创造性。当创新成为发展的关键要素后,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创新基本上就是社交活动的结果,多样性的办公空间,不仅是开放楼层规划、灵活空间和“非领地型”办公规划,更能为高技能人才,提供合作、日常沟通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激发创新的思维。例如,艺术家喜欢选择拥有专业机构、丰富夜生活并能提供生活和工作空间的内城,而这最终影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 对地方政府而言,可以通过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的再发展。创新的主力军是中小型企业,帮助这些企业发展,实际上就是帮助城市经济发展和提高就业。例如,在发达国家,通过地方政府的适当干预,初创型和中小型企业得以以较低成本入驻中心城区创新街区,随着其收益上升,地方政府的综合收益也得到提升,对双方而言都是经济理性行为。而且,创造和培养创新和创业文化的城市,将更有利于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城市的经济弹性和区域经济转型的潜力。 3)如何建设创新街区? 从纽约硅巷、伦敦硅环、剑桥肯戴尔广场等典型创新街区的发展历史来看,在它们转型的初始阶段,基本上都是市场化因素在推动,特别是与私人开发商对区域的改造升级有关,在 本刊资料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6
转型达到一定的阶段后,地方政府才开始进入,并推动实施相关的政策计划,从而有利于创新街区的更快发展。 但也有例外,波士顿海港广场创新街区则是完全由地方政府规划推动建设的。与大多数美国城市一样,2008年后波士顿遭遇了经济衰退带来的高失业率,而地方政府迫切需要寻找能够创造就业、刺激增长和振兴市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机会。在这个背景下,2010年波士顿宣布一个新的城市更新计划:在南波士顿滨海地区规划建设一个创新街区。经过5年的开发,这个地区的科技公司贡献了30%的新就业增长,11%的新公司是教育和非营利组织,21%的新工作集中在创意产业,16%在生命科学或绿色技术领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地方政府主导打造的创新街区。 在推进波士顿创新街区建设过程中,其规划的主要策略有三:一是促进合作。创建紧密的生态系统以促进创造性增长,将小公司与提供资本获取的大公司相互交织;二是提供“公共空间+规划”。建立丰富的合作开放空间和场地,并创建街区会客厅。三是发展24小时的社区。建设创新住房,提供居住工作空间,并吸引世界一流的餐厅和文化机构,营造活跃的夜生活。 而具体从规划建设过程来看,土地利用是形成创新街区的关键因素,波士顿的具体做法是:首先,非住宅用途的总建筑面积的20%用于创新空间,包括实验室、小企业孵化器、研 本刊资料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7
究设施、设计和开发用途,汽车共享或自行车共享服务,为城市带来新增工作等其他原始发展计划。其次,推动包括在其他领域被称为微型单位的创新单位。该项目共832个单位,有96个租金较低的“创新单位”(微单位),并要求开发商遵守标准的经济适用住房分配和补贴。第三,强调开放空间:绿色海港、法院广场、海港山和公园。值得一提的是街区会客厅,作为街区中心,其主要功能就是吸引人才和商业,由非营利运营商以5年1美元价格运营,还提供会场补贴,一年举行562次活动和会议,相当于为租借公司节省了100万美元的费用。(LHSY)
【县域小额信贷扶贫先进经验及典型案例(上)】 发展产业是扶贫的重要路径,金融支撑是产业发展的“血液”。2017年,全国扶贫小额信贷总量将突破4000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近1000万户(次)。小额信贷扶贫,已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略的关键举措。但如何充分发挥好小额信贷重要作用,破解贫困户贷款难和银行不愿放款间的矛盾,依旧是个难题。湖北郧阳、河南卢氏、湖南麻阳、宁夏盐池4县(区)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中,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值得各地扶贫工作者和金融从业者参考借鉴。 一、湖北郧阳小额信贷扶贫的经验做法 湖北郧阳从破解资金难题入手,政府与银行业、证券业、 本刊资料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8
保险业合作,引导金融资源向鄂西北山区流动,主要做法总结为以下四点。 第一,全角度引导,在思想观念上做“除法”。金融扶贫政策没有实施前,郧阳区贫困户90%没有从银行贷过款,90%的企业没有与资本市场打过交道,破除思想障碍是首要课题。郧阳区邀请专家解读金融扶贫政策,组织各个层面专题讲座和业务对接会,提高领导干部和企业家认识。邀请深交所、长江证券等机构到郧阳区考察,先后与7家证券公司、创投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达成合作协议。 第二,全过程对接,在政策措施上做“加法”。健全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出台了13个配套文件,成立由区主要领导挂帅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资本市场服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并组建专班进行推进。在全区每个贫困村都建立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和评贷委员会,把银行服务柜台前移到村对接到户,打通了金融下乡的“最后一公里”。 第三,全领域创新,在落地质效上做“乘法”。当地致力破解贫困户“不愿贷、不好贷、不能贷、不敢贷”难题,用村级金融扶贫工作站打通银行服务前台,用区扶贫小额信贷会签中心优化贷款审批服务后台,用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组织群众生产、收购农副产品,用每个贫困村的电商公司解决农副产品“难卖”问题,用保险降低生产生活风险。创新种养启动贷款、产业互助贷款和亲属委托贷款三种模式,实现应贷尽贷。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