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ICU出现多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调查初次报告

关于ICU出现多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调查初次报告

关于ICU出现多例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调查初次报告

2016年2月份以来医院感染管理办通过医院监测系统发现ICU
共分离出5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多重耐药株4株,较既往有明显
升高,虽然以上4株均未进行同源性鉴定,不能判断是否为同一来源,
但是仍然可能提示ICU处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警戒高值。ICU
近4个月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数及耐药率见下表:
2015年11月-2016年2月28日ICU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统计表
时间 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数 耐药株数 耐药率(%)
11月 1 1 100.00
12月 1 1 100.00
1月 2 2 100.00
2月 5 4 80.00
合计 9 8 88.89

一、 病例分析(2月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如下):
1、陈桂妹,女,87岁,住院号343704,2016年1月30日入院,
患者原发疾病为1、急性心肌梗死;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1月31日-2月5日进行器官插管,2月18日使用过支纤镜,2月4
日痰培养结果示正常菌落生长,2月5日、2月16日这两次的痰培
养结果均显示鲍曼不动杆菌阳性,2月17日至出院期间无再复查痰
培养结果。
2、林如就,女,66岁,住院号342406,2016年1月29日入院,2
月22日自动出院,患者原发疾病为1、肺感染;2、心功能不全,在
1月31日-2月3日使用无创呼吸机,2月3日-2月12日使用经口
器官插管呼吸机,2月12日-13日使用无创呼吸机,2月12日、2
月15日分别使用支纤镜,2月5日痰培养结果示正常菌落生长,2
月11日、2月12日均显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阳性。2月13至
出院期间无再复查痰培养结果。
3、田耀展,男,55岁,住院号206735,2016年2月17日入
院,患者原发疾病为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2、肺部感染;3、慢
性阻塞性肺气肿,2月17日-23日使用器官插管呼吸机,2月23日
-25日使用无创呼吸机,2月17日、19日、20日、22日这四天分
别使用支纤镜,2月18日痰培养结果示正常菌落生长,2月19日痰
培养结果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阳性。
4、李志钊,男,64岁,住院号306023,2016年2月17日入
院,患者原发疾病为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2、肺部感染,
2月23日-26日使用过呼吸机,2月18日-20日、2月22日-27
日均使用支纤镜,2月26日痰培养结果示正常菌落生长,2月27日
痰培养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阳性。
综观以上4例患者,年龄较大,平均年龄68岁,基础疾病严
重,免疫功能低下,且侵入操作较多。鲍曼不动杆菌容易在潮湿的
环境中生存,它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广泛存在于自
然界及医院环境中。有研究显示,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者免疫功能
受损时易发生相关感染。
另外,在1月发生的那2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别是:
1、吴浩添,男,年龄67岁,住院号303872,在2015年12
月31日入院外一科,在1月7日至今都住在ICU,其1月10日在
脑脊液中检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之后复查均是阴性,可以推
断其与2月4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发病关联性不大。
2、谢国伟,男,74岁,住院号167928,2015年12月27日
入院,住院期间1月18日、1月19日、1月26日、1月27日、1
月28日、2月10日这六次痰培养结果均显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
菌阳性,其1月14日至2月1日住在ICU。
因此,患者谢国伟在研究2月份4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
者的流行病学具有一定的意义,虽然不能证明患者谢国伟作为ICU
这段时间的首例患者,因为华银生物室已经将其痰标本废弃,不能
跟环境卫生学标本进行同源鉴定,但是否考虑其通过工作人员的手,
污染了周围环境,再次通过接触传播,从而传染给其他两个患者,
目前仍不能排除以上说法。
二、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针对此起事件,医院管理办分别在2月16日、21日、24日、
25日到ICU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如下:
1、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未进行单间隔离或收治一室。
2、患者周围环境得不到有效的清洁和保护。一方面,医护人员手
卫生执行不到位,诊疗过程未穿着隔离衣。另一方面,对护工宣教工
作未落实到位,护工隔离措施知识缺乏、执行不到位
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接触隔离措施。
2、做好病人的隔离:尽量单间隔离病人;如条件不允许,应与
感染同种病原菌的病人安置在同一病室;如条件不允许,应与感染鲍
曼不动杆菌风险低(如无侵入性操作、非免疫力低下等)的病人安置
在同一病房。
3、严格执行手卫生。
4、加强设备设施的管理:能够专用的诊疗器械,如血压计、听
诊器、体温计等尽量专用,不能专用的诊疗器械,使用后应严格消毒。
(含氯消毒液,浓度一般为1000mg/L。)
5、环境卫生管理:护士长应建立标准化环境清洁、消毒核查表,
保证环境清洁操作的正确性和恒定性。发生感染的病室、床单元每天
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含氯消毒液,浓度一般为1000mg/L),建议
每天不少于2次,特别是病人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床栏
杆、床头柜、床边椅、床边便盆、灯开关等。拖把、抹布必须单独使
用,经消毒处理后方可用于其他病室或床单元(含氯消毒液,浓度一
般为1000mg/L)。
6、建议对于感染患者采用密闭吸痰系统,避免因吸痰产生的感
染。
7、病人在1周内连续2次培养阴性方可接触隔离。
8、病人出院后严格执行终末消毒,所有使用过的的床帘、床垫、
枕头均必须消毒后使用。
三、问题追踪及结果导向:
2月26日医院感染管理办已对ICU做了有针对性的环境卫生学
监测,因华银生物室已将上述患者的痰标本废弃,已向其交代若ICU
再有新发病例,必须留取标本做同源鉴定,与环境卫生学结果进行对
比,以做进一步的分析。
虽然目前仍未有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办将会继续跟进事件的发展,
开展深入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更新信息。

医院感染管理办
2016年2月28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