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_∩)O 科德角工厂生产瓶颈分析报告
Q1:科德角工厂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问题:
1、车辆卸货排队时间过长
2、高峰期加班费支出过大
主要原因:
1、流程瓶颈限制了整个加工厂的产能,导致运来的红酸果无法及时处理;
2、工人的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零时工的管理不佳,缺勤率高,影响生产过程
补充问题一:加工红酸果的制作流程是线性流程——对象专业化布置。
O(∩_∩)O
流程图
卡车运货
接收
去石子
去茎叶
分选 烘干 贮存
装运 20-400桶 平均75桶/车
一车平均0.125h/车
5台机器 3人/台
等待费用10美元/h 非高峰:2台*3人/台=6人
上午7点-下午7点/人
高峰: 5台*3人/台=15人
上午7点-下午7点
1-16干果贮存箱 250桶/箱
17-24干湿两用 250桶/箱
25-27湿果贮存 400桶/箱
最大贮存湿果3200桶
干 湿 3台*1500桶/台*h
3台*1500桶/台*h
3台*200桶/台*h
3台*400桶/台*h 湿 干 非高峰:1人
下午5点-下午11点/人
高峰: 1人
上午11点-下午11点/人
非高峰:2台*5人/台=10人
下午5点-下午11点/人
高峰: 3台*5人/台=15人
上午11点-下午11点/人 非高峰:8人
下午5点-下午11点/人
高峰: 20人
上午11点-下午11点/人
O(∩_∩)O Q2:分析该生产系统存在的瓶颈。如果湿果的比例有变化,瓶颈是否有变化呢?
瓶颈:由流程图可看出,此时烘干是瓶颈,为600桶/小时
烘干完成时间:12600/600=21小时>12小时
分选完成时间:18000/1200=15小时>12小时 但<21小时
比例:烘干湿果的瓶颈能力为600桶/小时,而每小时运送红酸果数量为1500桶/小时,600/1500=40%
结论:当湿果所占比例小于40%时,分选是瓶颈;当湿果所占比例大于40%时,烘干是瓶颈。
补充问题二
干果比例为40% 45% 50% 55% 60% 时的瓶颈和生产成本以及 再算增加一台烘干机的情况下卡车等待时间和加班成本
①干果比例为40%,湿果比例为60%.(干果600个,湿果900个)此时的瓶颈仍然是烘干。
成本:
每小时湿果数量:900÷75=12辆
每小时烘干的能力:600÷75=8辆
湿贮藏室3200÷75=42.66辆,也就是42辆后湿贮藏室贮藏满,卡车需要等待
因为42÷12=3.5,也就是说10点半之后卡车就需要等待
O(∩_∩)O
卡车等待费用(将每小时卡车等待车辆*10):6*10+10*10+14*10+18*10+22*10+26*10+30*10+34*10+38*10+30*10+22*10+14*10+6*10=2720
每名工人加班费用:(23.75-11-8)*18.75=89.06
总的加班费用=89.06*38=3384.28
增加一台烘干机
00000061014182226303438302214600510152025303540卡车等待数量00000067.338.669.9911.3212.6513.9815.3116.645.980024681012141618时间7891010.51112131415161718192020.56图表标题
O(∩_∩)O
成本:卡车等待成本:1020.8
每名工人加班费用:(20.56-11-8)*18.75=29.25
总加班成本: 29.25*38=1111.5
总共节约的成本:3971.98
②干果比例为45%,湿果比例为55%。(干果675个,湿果825个),此时的瓶颈仍然是烘干
成本
每小时湿果数量:825÷75=11辆
每小时烘干的能力:600÷75=8辆
湿贮藏室3200÷75=42.66辆,也就是42辆后湿贮藏室贮藏满,卡车需要等待
因为42÷11=3.82,也就是说10:49分之后卡车就需要等待
成本:卡车等待成本:
1*10+4*10+7*10+10*10+13*10+16*10+19*10+22*10+25*10+17*10+9*10+1*10=1440
每名工人加班费用:(22.125-11-8)*18.75=58.59
总加班成本: 58.59*38=2226.42
00000014710131619222517910051015202530卡车等待的数量
O(∩_∩)O
增加一台烘干机
成本:
卡车等待成本:208.8(方法同上)
每名工人加班费用:(20.34-11-8)*18.75=25.125
总加班成本: 25.125*38=954.75
共节约成本:2502.87
③干果比例为50%,湿果比例为50%(干果750个,湿果750个)
每小时烘干的数量(卡车数量来计) 600÷75=8辆
每小时湿果的卡车数量:750÷75=10辆
湿贮藏室3200÷75=42.66辆,也就是42辆后湿贮藏室贮藏满,卡车需要等待。
因为42÷10=4.2,也就是在从开始工作后的4个小时(也就是11点),贮藏室才会堆满。 00000011.331.661.992.322.652.983.313.64000.511.522.533.54时间7891010.8211121314151617181920.34卡车等待数量
O(∩_∩)O
成本:
卡车等待成本:800
每名工人加班费用:(21-11-8)*18.75=37.5
总加班成本:37.5*38 =1425
增加一台烘干机
每小时烘干的数量(卡车数量来计) 800÷75=10.66辆
因为在11:00工人开始上班,而且此时并没有卡车等待。而每小时的烘干能力是10.66>10(每小时湿果卡车数量),所以不会有卡车等待费用。也没有加班费用的产生
④干果比例为55%,湿果比例为45%(干果825个,湿果675个)
每小时烘干的数量(卡车数量来计) 600÷75=8辆
每小时湿果的卡车数量:675÷75=9辆
湿贮藏室3200÷75=42.66辆,也就是42辆后湿贮藏室贮藏满,卡车需要等待。
因为42÷9=4。66,也就是在从开始工作后的4.66个小时(也就是11多点),贮藏室才会堆满。根据同样的方法可以算出等待的卡车数量为8辆,卡车等待成本为360,加班费用成本:1*18.75*38=712.5
增加一台烘干机之后
每小时烘干的数量(卡车数量来计) 800÷75=10.66辆 0000024681012141680024681012141618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卡车等待的数量卡车等待数量
O(∩_∩)O 因为在11:00工人开始上班,而且此时并没有卡车等待。而每小时的烘干能力是10.66>9(每小时湿果卡车数量),所以不会有卡车等待费用。也没有加班费用的产生
Q3:解释卡车为什么要等那么长时间。
按题设70%的湿果来算,烘干是造成红酸果无法及时处理的瓶颈,以及工人上班的时间安排不合理,造成了卡车等待的问题:
首先将第一批卸货的湿红酸果装进贮存箱里,其他在卡车上要等待贮存箱里的红酸果进入下一工序后才能卸货;湿果运来的速度为12600(18000*70%)/12=1050桶/小时,换算为1050÷75=14辆,每小时烘干的能力为600桶(600÷75=8辆)。可以看出,每小时的烘干能力远远小于湿果运来的速度。同时由于工人安排在11:00工作,而储藏室在10:00就已经储藏满了,所以工人的工作时间最少要提前一个小时。
补充问题三
每小时湿果数量:1050÷75=14辆
每小时烘干的能力:600÷75=8辆
湿贮藏室3200÷75=42.66辆,也就是42辆后湿贮藏室贮藏满,卡车需要等待
因为42÷14=3,也就是说10点之后卡车就需要等待
00001420263238445056625446383022146-20-10010203040506070卡车等待数量
O(∩_∩)O
如果将工人的工作时间提前安排一小时可以看到
卡车等待成本:54*10=540
每名工人加班费用:(25.75-10-8)*18.75=145.3125
总的加班费用=145.3125*38=5521,875
可以看出来:提前一小时安排工人工作减少了80的卡车等待成本。
Q4、按计划,处理酸果的工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即要加班4小时),但实际工作时间为什么会大大超过12个小时
原因:
1、根据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是受到瓶颈制约,因为烘干的能力只有600桶,远远小于每个小时运来的红酸果的数量。这使得加班时间大大超过12小时;
2、工人上班时间较晚,不合理的工作计划可能影响了流程进行
Q5、在工厂劳动力安排方面,高峰期和非高峰期工作计划是否合理?
1、 高峰期不合理:
根据补充问题二的计算可以看出工人在11点工作的安排是不合理的,因为在00000612182430364248544638302214600102030405060卡车等待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