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斜 沟 煤 矿 概 况

斜 沟 煤 矿 概 况

斜沟煤矿概况斜沟矿2010年08月13日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斜沟煤矿斜沟煤矿概况斜沟煤矿(包括选煤厂)是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生产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1500万吨,是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十对矿井中生产能力最大的一对矿井。

也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的10个千万吨级矿井之一,又是承担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年产千万吨级矿井综采工作面生产系统关键技术与开采示范”项目研究任务,被省政府列为2009年重点工程和吕梁市“双百双千”项目。

一、矿井历史矿井(小井)在魏家滩镇斜沟村西。

前身为兴县下沟掌小煤窑,1959年迁到斜沟村扩建,成为兴县地方国营斜沟煤矿,1968年投产使用,设计能力为2万t/a,开采13号煤层。

井田面积 6.8005KM2,工作面小平车运输,主巷道绞车运输,矿灯、防爆灯照明,离心式风机通风,属于低沼气矿井,该矿2003年3月经签订收购协议,转让给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号为1400000720387)。

2003年10月晋兴公司正式组年平均无霜期为174d,初霜一般出现在9月26日至10月13日之间,终霜一般在翌年的4月3日至4月20日之间。

最大冻土深度130cm左右。

矿区交通干道为兴(兴县)岚(岚县)公路和岢(岢岚)瓦(瓦塘)铁路。

岢瓦铁路是晋兴公司开发兴县矿区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山西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该工程由晋兴公司投资建设(投资概算11.76亿元,实际为亿元)。

铁路全长48.76公里,沿线共有桥梁38座,隧道8座,18次跨越岚漪河,占线路总长度的38%,设计运输能力为2300万吨/年的国铁Ⅱ级电气化铁路。

2005年12月20日开工建设,2008年9月全线贯通,2009年6月19日试运行,载有斜沟煤矿(小井)3722吨原煤的首列货车从魏家滩车站站台驶出,结束了兴县老区没有铁路的历史。

三、斜沟煤矿(小井)概况(一)劳动组织1、部门设置斜沟煤矿(小井)实行矿、队二级管理,矿下设10个生产和辅助队组。

生产队组是综采一队、综采二队、综掘一队、综掘二队、综掘三队等5个队组。

辅助队组有安装运输队、机电队、保运队、水暖队、装车队等5个队组。

矿机关设有12个职能科室,分别为生产科、机电科、安监处、通风科、地测科、计划科、财务科、人力资源科、政工科、综合科、后勤服务中心、保安公司。

2、职工状况截至2009年8月末全矿共有职工1478人,其中工人1377人,管理人员(干部)101人;长期合同工952人,农民轮换工423人,临时用工100人;35岁以下青年职工1123人,占职工总数的%。

女职工人,占职工总数的%。

从学历来分,有名研究生,有名本科生,有名大学生,有名大专生,有名中专生,有名高中生,有名技校生,有名初中生,有名小学生,有名文盲。

全矿现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初级技术职称的人,高级技师人,技师人。

在工人中,现有名高级工,名中级工,名初级工。

3、党群组织2003年10月设立矿党总支,2006年月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2009年5月设立矿党委。

矿党委现下属13个党支部,党员136人,预备党员8人,积极分子76人。

矿团总支设立于2003年10月,2006年11月召开第一次团员大会。

团总支下属11个团支部,共有团员600余人。

矿工会成立于2003年10月,2006年5月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

现有个基层分会,有名工会会员。

每年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对全矿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重大决策进行审议表决。

2009年月,矿召开了第届次职代会。

矿工会下设女工办公室。

(二)井下生产系统1、开拓掘进回采方式。

井下开拓方式为综合开拓,建有主皮带斜井、回风斜井和辅助平峒三个井筒。

主皮带井和回风井由地面穿到8#煤层后沿8#煤层掘进。

主皮带井长353米,回风井长371米。

辅助运输平峒位于8#煤底板,沿走向布置,长410米。

沿8#煤层倾向布置集中皮带下山、集中材料下山、集中回风下山三条巷道。

现矿井处于964生产水平,设11采区和15采区两个采区。

采区采用走向长壁方法布置回采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进行回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巷道掘进以综掘为主。

矿井主要采掘设备有:2台MGTY500/1200-3.3D 电牵引大功率采煤机和配套的刮板输送机,采高2500mm-5000mm,截深850mm,为山西焦煤功率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采煤机。

液压支架选用的是ZY760023/47,初撑力6413KN。

井下掘进设备有MB670奥钢联掘锚机1台,EBZ—230掘进机4台,EBZ—200掘进机2台,EBZ—160掘进机1台,EBJ—120TP掘进机1台。

其中MB670掘锚机是从奥钢联进口,技术先进,为省内最先进的综掘设备,掘锚一次完成,提高工效,减轻了井下工人的劳动强度。

2、井下掘进支护。

采用锚杆、锚索、钢带、金属网联合支护。

支护材料规格为:顶锚杆采用Φ20×1800/2200mm的螺纹钢锚杆,每个锚杆配两个型号为MSCK2355的锚固剂和一个100×100×8mm成品托片,两顶角锚杆戴100×100×10mm斜托片。

帮锚杆采用Φ16×1600mm 的塑料涨套锚杆,每个锚杆配一个600×200×70mm木托片和一个Φ100mm铁托片。

锚索采用Φ17.8×5500/7500mm的低松弛钢绞线,每个锚索用三个MSCK2355锚固剂进行锚固,戴一个200×200×16mm的钢板托片。

金属网采用10#铁丝编制的菱形金属网,网孔50×50mm。

钢带采用“W”型钢带。

3、井下通风与瓦斯管理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矿井有单独的进风井和回风井,进风井为主皮带井和副平硐。

主要通风设备选用FBCDZ№22B主要通风机,功率2×160KW,一用一备。

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扇风机通风。

井下瓦斯采用瓦斯传感器报警和人员实地监测。

矿井现使用中煤安泰生产的KJ-78N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在所有掘进面安装有工作面瓦斯传感器T1,回风瓦斯传感器T2,在采煤面安装有工作面瓦斯传感器T1,回风瓦斯传感器T2,上隅角安装有传感器T0,在总回风巷安装有瓦斯传感器,整个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设11台分站,开关量75个,模拟量35个,实时将各地点瓦斯数据传送到地面调度室。

矿通风科配置专职瓦斯检查员名,对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巷道实行三班巡检。

4、矿区供电方式:2003年建矿以来,矿井及地面均由兴县地方供电系统供电,不能满足矿井正常生产用电,2009年5月26日,矿区(魏家滩镇)110KV变电站投入运行,坑口10KV开闭所的两趟10KV电缆引自魏家滩110KV变电所形成双回路供电。

矿区供电状况明显好转。

井下现有23台移动变压器为采掘设备提供充足电量。

坑口2台S9-500KV A变压器将10KV高压变为380V低压向地面日常供电,解决了以往经常停电的问题。

5、井下运输方式:井下原煤运输从工作面到选煤厂共有12部胶带运输机,其中150皮带4部,120皮带7部,180皮带1部。

其中18101顺槽皮带安装初期全长4200米,长度达到了全焦煤集团第一。

井下生产材料、设备和人员的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现有WCQ-3B人车12台,5台WC8八吨车、3台WCQ-5B五吨车、4台WC2型双向车供生产一线运送生产材料。

2台WC40Y支架搬运车、3台FBL-55支架搬运车、1台WC25EV铲板车和2台FBL-10铲板车承担井下支架和大型设备进出坑运输。

6、井下供排水7、矿井通讯监控方式:矿井设有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矿压监测系统,井下有4个摄像头,地面有9个摄像头,对井下和地面的关键部位实行实时监控。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有5台分站17个读头,对井下工作人员分布情况实行实时监控。

井下矿压监测系统在18101综采面设1台分站,34台分机,对正在生产的综采工作面进行矿压观察。

矿井通讯系统以电话为主,现有电话传真机2部,电话185部(含井下电话55部)。

(三)矿井安全管理建矿以来,矿党政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的原则,把安全管理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做到了安全机构和制度健全,管理监督到位,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逐年提升,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稳步发展,从2003年10月建矿到2009年8月,全矿共发生5起轻伤,1起重伤,消灭了重特大事故,连续6年百万吨死亡率为零。

1、安全机构2003年10月设立通风安监处,设名专职瓦斯监测员和名安全员。

2009年月分设安监处和通风科,安监处下设安监队,配有专职安全员名。

通风科配有专职瓦检员名。

通风灭尘人员名。

2007年1月矿工会成立群监网,现有群监网员名,分布在生产一、二线队组。

2008年10月矿团总支成立青监岗,现有岗员名,分布在生产一、二线队组。

青监岗多次组织“零点活动”,深入井下查隐患。

2007年2月矿党总支开展党员安全责任区活动,全矿名党员参与到活动中,为全矿安全生产发挥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2、制度建设建矿以来,矿有关部门依照上级安全法规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结合本矿实际,制定下发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会议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等17项管理制度,现正在修订完善,汇编成册,下发各单位。

3、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从2005年矿井首采工作面投产以来,我矿即按照西山煤电集团公司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组织职工大张旗鼓地开展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当年我矿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初步达到行业要求。

2006年我们按照公司制定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评比考核办法》的要求,坚持开展了旬检月查工作,对查出来的问题不徇私,不护短,责令限期整改,并加大处罚力度。

同时也为标准化工作加大了设施投入,例如:对副平峒进行粉刷挂白,在主要巷道吊挂安全警示标语,标志,对机电设备使用,保养,检修确立责任人,悬挂操作规程示意牌等,使矿井面貌焕然一新,已初步达到了行业一级标准。

2007年,我矿达到了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的有关要求,并取得西山煤电集团公司二○○七年度全面质量标准化检查(矿井)第三名。

2008年,我们以“提高素质抓双基,精品工程抓引深,消灭死角抓行动,亮化美化抓环境,严格规章抓落实”为指导思想,全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制定下发了《2008年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达标规划》及与其配套的《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评比考核办法》,细化了作业标准,严格了考核办法,使全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开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009年我们严格执行“旬检月验”制度,每旬10日前,由领导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对全矿井上、下所有工作场所按《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办法》、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及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评分办法》和《斜沟煤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检查、三定、评分、定级,以三旬检查的平均分作为被检单位月终的标准化综合得分进行定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