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建水紫陶造型研究 调查报告-

传统建水紫陶造型研究 调查报告-

传统建水紫陶造型研究调查报告成员:李谨汝祁军董桂梅李维指导教师:聂磊明副教授2015年5月目录第一章·····························1页1.1、研究背景··························1页1.2、研究目的··························1页1.3、研究意义··························1页1.4、研究内容与调查研究方案···················2页1.5、研究进度安排及人员分配···················3页第二章建水紫陶传统造型分析···················4页2.1、清末明初的紫陶器型·····················5页2.2、建国初期的紫陶器型·····················5页2.3、20世纪80年代的紫陶器型··················5页2.4、在20世纪90年代及其他的器型················5页第三章建水紫陶工艺研究·····················5页3.1 建水紫陶材料························5页3.2 建水紫陶制作工艺······················5页3.2 建水紫陶的工艺特点对造型的影响···············5页第四章建水紫陶与宜兴紫砂陶的比较················6页4.1 宜兴紫砂陶的介绍······················6页4.2 宜兴紫砂陶成型工艺·····················6页4.3 宜兴紫砂陶艺术特色·····················7页4.4建水紫陶与宜兴紫砂的不同之处················8页总结······························8页第一章1.1 研究背景建水紫陶始于清末,形成的历史距今不过百余年,源渊却十分久远,在缓慢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封闭、传统的文化背景影响下,建水紫陶造型艺术所呈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但是优点有时候也是一种弊端,建水紫陶由于受到地理、环境、交通、信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现在很少有人关注本土的传统文化与艺术等方面的问题,对于传统的技艺、知识的学习缺乏后续的“接班人”,老辈人掌握的传统知识和技艺很难继续按传统方式传承下来,在材料、工艺、造型和营销等方面缺乏创新,很多家作坊除了印戳,无法辨识是哪一家的产品。

研究建水紫陶的传统造型及其发展历史和地域文化的联系,传承紫陶文化。

1.2 研究目的建水紫陶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形制多样是中国陶瓷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四大名陶”中,其造型和装饰具有显著的特征和代表性,在它的造型中,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当地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文化习俗、审美观含等情况。

由于目前对建水紫陶造型的研究较少,通过对建水紫陶造型艺术的较全面分析和研究,可以增进对建水紫陶发展状况的了解,进一步了解紫陶的造型艺术。

通过正确方法与技术路线分析、采样、观察、实验,从考察,网络等各个渠道入手,找出影响传统建水紫陶造型艺术的因素及了解紫陶文化传承。

1.3 研究意义(1)对紫陶的制作工艺进行系统的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对其造型艺术进行系统的研究(2)了解陶瓷文化,学习建水陶瓷制作工艺,吸取大量现代艺术之精髓,将美学和中国文化等元素融入到陶器的设计的过程中,使得建水紫陶艺术品能够丰富现代文化的需求,使传统的建水紫陶工艺品得以创新和发展(3)宣传建水紫陶,使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它(4)提出建水陶器的传承的理念,丰富陶器艺术的研究内容。

1.4 调查研究方案文献研究法:查阅建水紫陶相关的历史资料、学术文论、官方数据;查阅国内陶瓷产业(如宜兴紫砂)在产品造型的相关文论和数据。

调查研究法:随机选择10家建水紫陶企业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各企业的紫陶造型艺术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法:将建水紫陶在产品造型中与宜兴紫砂进行比较。

1.5 研究进度安排及人员分配1.2015年6月-10月,文献研究,形成系统的调查研究方案。

2.2015年10月-12月,调查研究,完成调查数据的采集。

3.2016年1月-3月,数据分析、比较研究,初步形成调查研究报告。

4.2016年3月-4月,完善调查报告并撰写论文。

5.2016年5月,整理图文资料,完善论文。

调查研究人员安排成员主要任务李谨汝资料分析、整理、完成调查报告祁军实地调查询问、拍摄照片、整理数据、手绘李维收集相关实物资料、拍摄照片以及整理董桂梅协助小组成员、手绘第二章建水紫陶传统造型分析按照原计划进度的话,我们计划调查50家企业来了解紫陶的传统器型,但是由于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紫陶造型大同小异,造型基本雷同。

特别是以紫陶壶为例,紫陶壶本身的传统器型不多,大多是模仿古壶或借鉴紫砂壶及其他陶瓷的器型。

每一个作坊的紫陶产品仅仅部分装饰纹样有区别外,除了印戳,无法辨识是哪一家的产品。

所以我们只调查了十家紫陶作坊。

通过调查相关的资料文献及我们实地考察,我们将传统建水紫陶器型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做了一下的划分:1、清末明初的紫陶器型。

这一时期的紫陶器型主要以烟斗为主,其次是“杨林锅”,也就是人们常说起的汽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