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满目缤纷荧屏来_浅谈县级电视台节目设置

满目缤纷荧屏来_浅谈县级电视台节目设置

声屏世界
2010/01

VOICE&
SCREEN
WORLD

县级电视台的节目设置应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从县域的文化属性和民众信息需求出发,及时选择县域政治经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涌现的人物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挖掘文化精髓。新闻节目短平快县级电视台新闻的“短平快”在实际运转中,是用特快的速度、特别的视角、特色的电视手段,突出平民性、地域性、服务性的特点,致力于真实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理性细致地关注生活点滴。主要表现在:一、会议报道要突出重点,控制长度,改变越长越是重要新闻的偏见,尽可能减少对县领导和各部门日常性、一般性活动的报道,把更多的镜头留给基层群众,通过形象化的镜头语言,传达会议的精神实质,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地体会到地方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记者要了解上级政策在农村的执行情况及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遇到的新问题、涌现出的新人物,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结合中央和省市文件精神,创作出有分量、有价值、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二、经济类新闻要贴近县域实际,突出指导性、实用性,把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新动态、新举措、新典型以及农民的增收、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内容作为报道的主旋律贯穿始终;把老百姓身边的经济现象用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电视语言诠释出来,做到用事实说话,避免假大空;精心编播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等,弥
补上级台的信息缺口,起到信息平台
作用。三、社会新闻要善于捕捉基层生
活的方方面面,用鲜活的言语、真实的
画面、灵动的形式反映百姓的喜怒哀
乐,世间的风情百态。尤其是普通群众
的心声,比如医疗改革的话题、城市发
展的规划、产业结构的调整、社区服务
的开展等都可作为选题,进入编辑记
者的视野,成为关注社情民意的报道
内容。

专题节目显个性
打造精品专题节目、塑造专题的
个性特色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县级台
在接近性上的优势,用地域化品牌来
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
县级电视台的专题节目要有规范
的内容、形式、风格和固定的播出时
间。各个栏目要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取
向和表现形式,栏目风格有相对的独
立性,保证在固定的时段播出,避免随
意性。同时,县级电视台可以充分利用
社会力量办专题节目,弥补人员方面
的不足。增强节目的贴近性、参与性,
调动社会力量看节目的积极性,无形
中也就提高了自办节目的收视率。
专题节目的个性要通过紧贴地域
的栏目设置充分表现出来,如反映县
域政治经济大事要事的专题,可以做
深度报道,解读相关政策规定;表现寻
常百姓生活现状的专题,凡人凡事,小
中见大;宣传法律法规的专题、身边案
例,以案说法;挖掘县域历史文化的专

题,追根溯源,评古论今,彰显地域风
采等等。个性鲜明的专题节目,犹如一
张张不同的明星脸,是县级电视台节
目设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吸引观
众,凝聚人气。
县级电视台自办节目要抓住受
众,必须突出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让
受众在上级台无法满足的需求得到弥
补,特别在节目内容上,既要继续搞好
新闻宣传,更要加大教育、信息技术服
务节目的分量,既要导好向,更要为县
域受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搭好桥,引
好路,送上一把金钥匙。

文艺节目乡土情
雅俗并重,把握乡土气息的文化
定位

诚然,县级电视台存在着人力、

财力方面的不足,但是有特色的文艺
节目是不受资金、技术的限制的。县级
电视台采编的街头巷尾、临时戏台上
的自编自演的腔语俚曲,因为更贴近
百姓生活,通俗易懂,即使目不识丁的
老百姓也一样看得有滋有味。
追求鲜活生动

弱化文艺节目的

明星效应,凸现百姓百态,强调节目的
本土化、大众化,改变几十分钟节目
“两个主持人+三个明星”在场上没
完没了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做法,做
到“以人为本,以情为根”。笔者所在
的县域,传统艺术繁盛,既有评剧、皮
影,又有大鼓、秧歌,群众喜爱程度高,
这为设置文艺栏目创造了条件。因此,
设置一些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文艺节
目,让观众从心底里喜欢,节目的生命
力才会长久。
在注重乡土特色的同时,要注意
借鉴别人做节目的良好意识,模仿别
人的先进手段,把优秀的节目模式消
化吸收,有机整合,使其真正嫁接并移
植到县域的文化价值观念上来,达到
文艺节目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作者单位:乐亭县广播电视局)

满目缤纷荧屏来
———
浅谈县级电视台节目设置

王海勇

市县全频道
宣传笔记

5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