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第一章概述 (3)一、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简介 (4)(一)、评估目得 (4)(二)、评估原则 (4)(三)、评估内容 (5)(四)、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依据 (5)第二章工程概况 (8)一、工程地理位置 (8)二、设计概况 (8)三、项目自然条件 (9)四、XXX桥梁工程简介 (11)五、主要工程项目得施工工艺 (12)第三章评估过程与方法 (14)一、风险评估过程 (14)二、桥梁施工专项风险评估流程 (16)三、风险源辨识 (24)四、风险分类 (26)五、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41)六、引桥施工工序风险评估 (41)七、现浇箱梁风险评估 (45)八、主桥风险评估 (49)九、架桥机施工风险估测 (56)十、桥梁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 (58)第四章风险控制措施 (59)一、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及建议 (59)二、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及建议 (69)(一)专项施工方案 (69)(二)水上群桩施工控制措施 (69)(三)挂篮悬灌施工控制措施 (72)(四)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控制措施 (74)(五)架桥机施工控制措施 (77)第五章、评估结论 (78)评估小组人员名单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第一章概述一、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简介(一)、评估目得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高居不下,一直以来就是行业安全监管得重点环节。
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定性或定量得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就是公路桥梁工程设计风险评估在实施阶段得深化与落实,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辨识与评价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得风险源得种类与程度,提出合理可行得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其基本目得就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得方针,为公路桥梁工程施工阶段得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与危害引起得损失最少。
本次预评估得目得就是在对《XXX施工设计图》、《XXX总体施工风险评估》等资料进行研究得基础上,根据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得相关安全事故特点,辨识该项目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危险物品等所潜在得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明确各类危险源得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从安全技术与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得安全对策措施,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得本质安全度,实现安全生产。
(二)、评估原则本次评估以国家现行得有关安全生产得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以《XXX施工设计图》、《XXX施工设计图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用科学得评估方法与规范得评估程序,遵循《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有关要求,坚持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严肃得科学态度开展该工程得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三)、评估内容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专项风险评估。
1、专项风险评估根据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XXX风险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将对XXX高风险得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得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评估,提出相应得风险控制措施。
本次评价得重点就是XXX建设中得桥梁工程,对其中属于高度风险得桥梁工程进行专项评估,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并通过风险分析与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继而提出科学合理得对策措施及建议,得出评估结论。
(四)、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依据(1)《中华人民共与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2014]第13 号)(2)《中华人民共与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2011]第47 号)(3)《中华人民共与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2004]第 19 号)(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务院令第 393 号)(5)《中华人民共与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2013]第 4号)(6)《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与国建设部令第166号)(7)《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 2006 年第 5 号)(8)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 2007 年第 1 号)(9)《中华人民共与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2011年第 5 号令)(10)《关于开展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得通知》(交质监发〔 2011〕 217 号)(11)《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6号)(12)《湖北省交通重点建设项目高危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鄂交建[2010]481 号)(13)关于印发《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导意见(安全生产管理)》得通知(鄂交质监[2011]102 号)(14)关于印发《湖北省公路水运重点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得通知( 鄂交安〔 2013〕 475 号)1、2 技术标准及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G F90-2015)(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2004)(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TF50—2011)(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 C20—201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80—1991)(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2012)(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T 6067—2015)(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1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28-2010)(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2008)(14)《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 147—2004)(15)《生产过程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861—2009)(1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18)《用电安全导则》 ( GB/T13869-2008)(19)《交流电气装置得接地设计规范》( GB50065-2011)(2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741-2010)(21)《安全带》( GB 6095—2009)(22)《安全帽》( GB 2811—2007)(23)《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2013 年 6 月)1、3 建设项目相关资料(1)《国道G347(原省道分当线)XXX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纸》(2)项目部编制得XXX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地理位置本项目XXX,位于汉江陈家集河段,桥位距钟祥市皇庄汉江桥约7km,距武荆高速汉江大桥约13km。
二、设计概况桥梁起讫里程为 K4+517、5~K7+987、5,桥全长3470m,其中主桥510m,引桥2960m。
主桥桥跨布置为:(95+2*160+95)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面总宽24、5m,中间设置2*25cm得空隙,设计为分离式双幅桥。
桥梁墩台均为钻孔桩基础,其中主桥10#~14#墩采用直径为2、2m得大直径桩基础,0#桥台桩径1、2m,74#桥台桩径1、5m,其余各墩桩基直径均为1、8m。
下部结构0#台采用肋板式台,74#台采用柱式台,7#~21#,33#~36#,61#~64#桥墩采用实心墩,其余桥墩均采用柱式墩。
桥梁跨径组合为:{3*40+4*40}mT梁+3*60m连续箱梁+(95+160+160+95)m连续箱梁+{4*(4*40)+3*40}mT梁+3*51m连续梁+{4*(4*40)+3*(3*40)}mT梁+3*60m 连续箱梁+{4*40+2*(3*40)}mT梁。
主桥段采用挂篮分段悬臂浇筑施工,就是本标段控制性工程。
(1)上部结构1)主桥(95+2*160+9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主桥上部构造按全预应力混凝土设计,采用三向预应力。
2)引桥上部构造:引桥上部构造为60m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1m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与40m后张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
(2)下部结构:1)主桥下部构造:主桥桥墩采用实心矩形桥墩,基础采用直径2、2m得钻孔灌注桩,桩基按梅花形布置,每个承台共13根桩基。
主、引桥间过渡墩采用变截面矩形实心墩,基础采用2、2m得钻孔灌注桩,桩基按梅花形布置,10#墩共8根桩基,14#墩共10根桩基。
主桥结构体系为连续箱梁,主墩处墩与梁临时固结,过渡墩处设计滑动支座及伸缩缝。
2)引桥下部构造:引桥下部构造采用双柱式桥墩,钻孔桩基础,桩基与桥墩结合处为系梁连接,桥台采用柱式桥台与肋板式桥台,钻孔桩基础。
三、项目自然条件3、1气象条件本项目地处亚热带,属大陆性气候,夏季湿热,冬季干冷。
年平均气温15、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8℃。
年降水量800至1100毫米之间,平均为961、6毫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无霜期262天。
3、2地形地貌XXX位于湖北省钟祥市汉江河段,汉江在此呈北西-南东向,常水位下河宽约600余米,桥位处两岸大堤间距约为2公里。
两岸为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地面高程41-46米,在地貌上属汉江一级-二级阶地。
南湖位于项目东北部,长5、5Km,宽1、7Km。
项目区以东属丘陵-垄岗地带。
桥址区主要就是经过河流长期堆积而形成得平缓开阔地形,地势平坦开阔。
植被发育,多以农作物为主。
池塘,小湖泊较发育。
该区基岩为泥岩,表层堆积有较厚得第四系冲洪积层, 具典型得二元相结构,上部粘性土;下部砂卵石层。
3、3地质条件钟祥市地处汉江平原北部,汉江中游。
东与京山县为界,西与荆门市相邻。
本项目位于钟祥市陈家集河段,河宽约600余米。
两岸为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属汉江一级-二级阶地,冲积层厚度较大。
桥址区地层主为第四系冲积粘性土、细砂、中砂与卵石层等,下伏白垩-第三系泥岩、泥质粉砂岩。
基岩属极软岩-软岩,遇水易软化。
汉江大堤处多为填筑土,填土高度 5m,主要由粘性土组成,稍湿,稍密-中密。
K7+570~K7+650段(水塘)主要为淤泥质土,土层厚度0、5-2、0m,为灰褐色,饱与,流塑,含腐殖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