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说课稿

关于《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说课稿

关于《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说课稿名位老师、各位专家: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之一——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首先,我对教材及课题的内容进行分析;
一、教材及课题的内容分析
1、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着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的理念。

在第五章“正弦交流电路”第五节“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中“正弦量的三要素”作为的重点。

重新整合出一节来讲授,把其它基本概念放在后一节来讲,因为“正弦量的三要素”在正弦交流电路当中始终是处在一个核心的地位和起到一个贯穿整个正弦交流电路的主线作用。

不管用解析式、波形图、矢量图等哪种正弦量表示法,都离不开“正弦量三要素”这个核心。

正弦交流电的分析,实质上就是“三要素”的计算。

]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与正弦交流电打交道,但学生们对正弦交流电的理性认识尚甚少。

为什么特别指出不能把直流电路中的规律简单地套用到交流电路中去,在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使学生能对正弦交流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抓住波形图表示法,详细介绍最大值,频率、初相位这三个物理量,使学生对“三要素”有个透彻的认识。

2、教育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前的准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利用波形图的直观性,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有效值、相位的概念,
再用解析式,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

(3) 掌握正弦量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掌握频率正弦量的相位比较。

(4) 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有学习正弦交流电路的兴趣。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 重点
a、频率、周期、角频率的定义以及三者间的关系。

b、最大值、有效值的定义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c、初相的确定
(2) 难点
初相的确定
(3) 依据
以上重点都是正弦交流电路的核心知识,只有掌握它才能进行后续的教学。

难点初相的确定,即要运用正弦量的知识,又要运用数学的三角函数的知识。

二、教学策略及手段
运用波形图表示法在课堂中讲授“正弦交流电三要素”(附图),再通过实验室应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演示正弦交流波形中最大值、频率和初相的变化。

三、学情分析
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是一个过程,不仅体现在45分种的课堂上,更应体现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够,参与面少,成绩不理想。

为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在课外收集有关用电器铭牌数据,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时与实际看到的参数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再通过实验室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让学生亲手调节波形变化,
更直观地理解“正弦量三要素”的概念。

使学生由动手的冲动化为学习的兴趣。

后附教案
《正弦》
机电工程系金俊浩
二00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波形导入
(1) 直流电波形
(2) 交变电流波形(非正弦波):方波、锯齿波
(3) 正弦交流电波形
二、新课
1、交流电变化的速度:频率(或周期、角频率)
(1) 频率(ƒ),单位赫兹(Hz)
一秒内交流电变化的次数(周期数)
频率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交流电变化的次数越多。

调节信号发生器频率旋钮(分粗调、微调),观察示波器波形的变化。

(2) 角频率(ω),单位:弧度/秒(rad/s)
在发电机产生交流电的过程中,转子在1秒种内转过的角度称为角频率,也称角速度,即交流电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角度:ω=2πƒ (3) 周期(T),单位:秒(S) 交流电变化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周期越短,交流电变化的速度越快。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T=1/ ƒ或ƒ=1/T(互为例数的关系)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之一:频率(或周期,角频率) 2、交流电变化的幅度(最大值,峰值)
(1)有效值:当交流电通过某一线性电阻元件时,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如果与某一直流电通过该电阻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同,则该直流电的值为这个交流电的有效值。

E U I
反映交流电做功的能力。

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
/?0.707 U U=U2MM
I=I/?0.707 I2mm
E=E/?0.707 E2 mm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之二,最大值(或有效值) 3、交流电变化的起始点:初相位(或初相角) 在时间t=0时该,发电机转子所处的位置(角度)用φ有正、负、有零(通0
常不大于180度)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之三:初相位三、小结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最大值:交流电变化的幅度
频率: 交流电变化的快慢
初相位:交流电变化的起点
四、作业布置
在《电工基础学习辅导与练习》中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