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的影像诊断
精品课件
总论
颅内肿瘤可引起以下症状:①肿瘤压迫 或破坏周围脑组织所引起的局部神经症 状,如癫痫、瘫痪、视野缺损等。②颅 内占位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 现为头痛、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精品课件
检查
X线平片; 脑血管造影; 脑室造影; 气脑造影; CT; MRI。
精品课件
扫描技术
扫描前准备:将发卡、耳环、假牙等异物取掉 扫描方式 1.多为横断轴位扫描,扫描基线多为眶耳线(OM线),如图1;
精品课件
颅脑疾患的CT征象
7 .蝶鞍的改变 蝶鞍的扩大也属于骨改变,其扩大、鞍
底骨质变薄及破坏多见于垂体瘤。 8 .脑池的扩大 多见于脑外肿瘤。
精品课件
颅脑疾患的CT征象
定位征象 在横断轴位CT片上定位主要依据病灶同一层
面所显示的骨、脑室、脑裂和脑白质来区别病 变在大脑半球的额、颞顶或枕叶及小脑。有时 区别脑内、外,幕上、下,还有一定的困难。 1. 脑外征象:“D”字征 主要表现脑池扩大,脑表面和脑白质向内移位、 颅骨受侵及病灶常基底于骨结构上而称为“D” 字征。
精品课件
颅脑疾患的CT征象
4 .脑积水 指脑室扩大,分为梗塞性和交通性两种。梗阻性脑积
水多为占为引起,交通性脑积水多为外伤或术后所致。 5 .脑水肿 水肿一般系渗出性,由于渗透压改变所致,脑转移瘤
常见多为大面积指状水肿。 6 .骨改变 指骨板受压变薄或增厚,变薄多见于肿瘤压迫,变厚
多由于对局部病变的反应。如脑膜瘤常引起局部骨板 反应性增厚。骨破坏是恶性肿瘤的征象。
区等均能判断出肿瘤的大体类型。 8 .种植:即通过脑脊液的肿瘤播散,一般多见于室管膜
或蛛网膜下腔的种植,对定性诊断和治疗也相当重要。
精品课件
颅脑疾患的CT征象
9. 骨增生和破坏:是肿瘤侵犯骨的直接征象。 10 .增强:病灶增强CT检查最重要的征象之一。病灶 增强是指血管内增强,如正常血管显影,A瘤显影, AVM显影等,更主要的是造影剂在血管外的渗出,多 见于有血脑屏障破坏的肿瘤,如胶质瘤的显影,及没 有血脑屏障的肿瘤显影,如脑膜瘤,转移瘤,听N瘤, 垂体瘤等。有助于定性诊断,还有助于显示等密度病 灶。病灶的增强分增强与不增强两种,如星形细胞瘤 一级一般不增强,脑膜瘤常有明显增强。而增强又分 为均匀一致性增强及非均匀一致性增强,后者肿瘤内 成分不一。非均一增强分为中心增强、周边增强、环 形增强等,其中环形增强较为常见。
有时加用冠壮扫描,病人为仰卧或俯卧位,如图2。 2.层厚多为8-10mm;层距为8-10mm,必要时细扫;窗技
术:窗宽(W)100-200,窗中心(L)35左右。 3. 颅脑CT检查常应用平扫和造影剂增强扫描两种结合平扫用
于急性脑出血、先天性畸形、急性颅脑外伤、脑积水及多发 脑梗塞;而对脑瘤、脑脓肿、脑血管畸形、癫痫原因和脑寄 生虫病等应先平扫再做增强扫描,而对70岁以上老人和5岁以 下儿童以及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增强扫描;对只用增强 扫描才能显示病变的复查病例和肿瘤术后放疗后复查的病例, 脑转移瘤可直接增强扫描,精不品需课件平扫。
精品课件
颅脑疾患的CT征象
间接征象 1. 正常结构的移位 常见的是中线结构的移位(如血管,透明隔,三四脑
室等),也包括其他结构的移位(如侧脑室,基底节, 脑干,脑裂,脑池等),肿瘤导致的移位多于血管病 变。 2. 变形 主要指脑室脑池的变形。靠近脑室的病灶变形多于移 位,远离脑室的病灶移位多于变形。 3 .充盈缺损或填充指脑室不完全显影或脑池部分显影。 一般而言,这一征象表明病灶已居于脑室或脑池内。
图 1
精品课件
图2
A:仰卧位
B:俯卧位
精品课件
颅脑疾患的CT征象
直接征象 1. 密度:同病灶周围脑组织密度相比可分为高密度、
等密度、低密度,病灶密度不均者为混合(杂)密度, 密度的改变不仅能直接显示病灶,还有助于组织学诊 断。 2. 大小:即病灶的体积,病灶大小不仅对定性诊断有 用,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很大作用。 3. 边缘:病灶边缘清或不清,光滑锐利,不规则及有 无分叶等有利于判断病灶的良恶性及脑内、外等。 4. 形态:病灶的形态有利于病灶的定性,代表着一定 的生长方式,例如,脑膜病及脑转移瘤常为球形,而
精品课件
总论
颅内肿瘤发病情况在小儿与成人不同。婴儿及 儿童期以幕下肿瘤常见,其中髓母细胞瘤、星 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发生率较高。成人中约 70%的颅内肿瘤位于幕上,中年人最常见为胶 质瘤和脑膜瘤,老年人则最常见为脑膜瘤和转 移性肿瘤。临床表现因肿瘤类型和部位不同而 各不相同。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为癫痫、偏瘫、 视听觉障碍、复视、头痛以及其它颅内压增高 的体征。但这些症状常无特异性且晚期出现, 因此,神经放射学检查是脑肿瘤诊断的重要工 具。
精品课件
胶质瘤的影像诊断
山东省肿瘤院 郭守芳
精品课件
总论
颅内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指包括所有 来源于颅骨、脑膜、血管、垂体、脑神经、脑 实质和残留的胚胎组织的肿瘤,还包括转移性 肿瘤和淋巴瘤。临床上要求能确定肿瘤的位置、 大小、范围、数目和性质。颅骨平片诊断价值 有限,少数能定位甚至定性。脑血管造影可作 出定位诊断,有时可作出定性诊断。CT及MRI 对肿瘤的诊断优于传统的X线检查。CT定位与 定量诊断可达98%,CT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定 性诊断正确率可达80%以上。MRI对肿瘤定位 诊断更准确,但定性诊断有时也有困难。
精品课件
颅脑疾患的CT征象
2. 脑内征象:“O”字征 脑池变窄、脑皮质紧贴于骨板、颅骨常
胶质瘤多为不规则形。
精品课件
颅脑疾患的CT征象
5. 结构:指病灶的内部结构,多表现在密度的高低上, 以CT值为表现。如囊肿、肿瘤内部的坏死液化则多为低 密度,钙化则多为高密度。
6 .多少:即病灶的个数,反应不同病变的特性,如转移 瘤以多发为主,胶质瘤则以单发为主,病灶的多少有利 于定性诊断。
7. 部位:即肿瘤位于颅内的位置,准确的肿瘤起源部位, 对定性诊断十分有益,对手术方案的设计,部位诊断也 是必不可少的。幕上幕下,鞍区,松果体区,桥小脑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