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及山银花主要分布区域
1、金银花主要分布区域
河北省巨鹿县该县地势低洼,土壤瘠薄,但特别适合金银花的生长,从1973年巨鹿纪家寨村民解凤岭开始试种金银花算起,已有38年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巨鹿金银花有了长足发展,到1988年,栽培面积达5万亩左右。
1998年,时值中央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金银花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栽培面积发展到13万亩。
2003年“非典”时,巨鹿金银花面积达19万亩,2004年巨鹿县被农业厅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
“非典”过后金银花价格几经起落,其栽培规模也随之不断变化,近一年多来,金银花价格不断升高,激起了农民栽培金银花的积极性,截止2010年巨鹿金银花栽培面积达21.8万亩,巨鹿金银花种植已发展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2010年6月份巨鹿县政府针对巨鹿金银花加工、销售中的问题,出台了“限硫令”,说明县政府对金银花产品质量和品牌重视程度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由于病虫害及水土原因,在地面积正在减少。
山东省平邑县该县是久负盛名的“中国金银花之乡”、金银花原产地和主产区,种植金银花已有200多年历史,面积超过42万亩,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流通量占全国的70%以上。
经过长期培育,现已有平花一号、平花二号、九丰一号、大毛花、鸡爪花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
平邑金银花花蕾肥大,色泽纯正,味道清香,内含黄酮类、肌醇、皂甙种成分,有些成分如皂甙为外地金银花所没有,含挥发油1.8%,异地者仅为0.2%-0.4%;绿原酸含量为5.87%。
山东省费县费县属北温带落叶果树区,金银花的生长习性近似果树,适宜生长。
这里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东南亚季风域区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年温高、日照长、降水量少而又集中的气候特点。
金银花耐旱涝,无论是多雨的汛期,还是少雨的冬季均能生长。
它的有效成分绿原酸是由植物在氧呼吸过程中,经磷酸戍糖途径的中间产物合成的物质。
干旱、低温都可促使磷酸戍糖途径的比重增大,使绿原酸含量增多。
5月份是头茬花的现蕾至盛花期,此时却正好干旱、气温低,所以是金银花绿原含量高的环境条件。
再者,费县土壤有棕壤、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四大类。
适宜种金银花的棕壤和褐土,约占全县可利用面积的88.51%。
棕壤发育在酸性岩石的风化物上,分布在山丘的中上部,地势干燥,持水最低,也为金银花提供了干旱的立地条件,有利于绿原酸的形成与积累。
河南省封丘县封丘金银花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对此梁代著名医学家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有明确记载。
封丘金银花蕾粗长肥厚,色泽艳丽,药用效率和保健作用很高。
1980年,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考察了封丘的土壤、气候等条件之后,投巨资在封丘设立了金银花生产基地。
金银花是抗“非典”中成药中首选的一味,抗“非典”斗争中,封丘金银花因其品质好而倍受医药界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管理方式,成功驯化了封丘金银花独特的直立性能,而有利于通风透光,吸收养分,使得封丘金银花个大花肥,色鲜货绿,药用成分高,其质量位于全国同类产品之冠.重要成分绿原磷含量达4%-6%,总黄酮2.14%。
封丘金银花作为中药材道地产品,也是历代文献记载的正宗金银花及要点收藏品。
多年来为了提高封丘县金银花的产量和品质,加强了与科研单位的联系,先后获得多项奖励,2003年元月,封丘县金银花获得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已成为中华民族精品,将成为与南非钻石和法国葡萄酒等同的国际名牌产品。
悠久的历史,卓越的品质,也受到国内外众多厂商的青睐,每年通过出口贸易销往国外的封丘金银花在80%以上,还被国内一些知
名大型制药企业定为药源基地,现封丘金银花种植规模近60万亩。
河南省新密市新密市(原名密县)是河南省金银花之乡,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金银花出密县五指山”。
清嘉庆22年《密县志载》“金银花品香味俱佳,山中种植者,颇多受利”。
1980年全国医药总局在北京召开的评比会上,新密市金银花被评为全国同类之冠,誉为特级二花,因而有“密县二花甲天下,特级银花第一家”的赞誉。
新密市金银花,具有花条长,骨茬硬,色泽佳,质地纯,味浓清香的特点。
其花蕾(二花)、叶、藤含有环已六醇草黄素,皂甙、鞣质等,是较好的抗菌良药,特别是对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其叶外敷能治刀伤,藤治疗痛肿疮毒效果也甚佳。
其叶甘性寒,能开胃宽中,清热解毒,治暑温口渴,热毒疮疥。
作为饮料,泡茶常饮,也能滋补肺脾,延年益寿。
2、山银花主要分布区域
湖南省隆回县隆回山银花以面积大、产量多、质量好而闻名,栽培品种以灰毡忍冬为主,主产于隆回县西北部中山区和中山原区的小沙江区域。
2003年面积已发展到28万亩,产量10000吨,稳定在9000吨(干花)以上,占全国山银花总产量60%。
重庆市秀山县秀山山银花主产于重庆秀山、彭水及酉阳周边,其自育苗“渝蕾一号”生长快、抗病力强、不开花、结蕾整齐、产量高,3年即可进入盛产期,亩产干花200-250公斤。
秀山山银花从1972年开始种植,90年代末中断了几年,大规模种植从2000年开始。
到目前为止,山银花基地面积已达23万亩,涉及钟灵、隘口、孝溪、清溪场、干川等25个乡镇近6万农户,其中基地面积达1万亩以上的乡镇4个,5000亩以上的乡镇有11个,2000亩以上的大户7户,1000亩以上的大户16户,100亩以上的大户238户。
以太阳山、平阳盖、川河盖、牛角山为中心的“两山两盖”四大优势产区已具雏形。
秀山是重庆市金银花第一基地大县,超过湖南省隆回县、四川省南江县、贵州省安龙县成为中国西部最大和全国具有明显影响力的山银花基地县。
四川省南江县四川“南江金银花”证明商标是首个获得国家商标局正式注册的,因南江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重抓技术管理,年产量在稳定在2000吨左右。
古蔺山银花产量次于南江产区,但绿原酸含量高是很多提取厂家首选,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
贵州省贵州兴义、遵义、正安、黔西等地在湖南金银花苗圃基地连续三年引种“湘蕾”一年生嫁接苗达2500万株以上,去年金银花产量达2000吨左右。
政府规划种植面积也是30万亩。
广西省广西马山、忻城、百色等地,通过扦插、分株、嫁接和上山采挖移栽野生金银花苗大力发展特色金银花产业,因其金银花绿原酸含量高,加工方法独特,色泽金黄、无杂枝,深受两广、台湾、香港客户及饮料厂家青睐!去年广西金银花产量达2000吨,据调查广西桂林、柳州、百色、忻城等地金银花扩种面积正在大幅增长。
山银花野生资源山银花野生资源全国多数地区有分布,如云南、浙江、山西、湖北、江西、甘肃、辽宁、吉林等均有少量野生资源,但因其量小多数在本地市场消化,很少在全国范围内市场流通。
备注:南方部分省份也有将忍冬科植物金银花引种移栽的,但目前规模不大,产量较小。
所以,并不能简单的把南方地区所产的银花全部归为山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