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患者的急救及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2-11-23T16:44:53.8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4期供稿作者:朱连松1 饶永红1 方红梅2 [导读] 探讨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冯雪影陈奕芬敖小凤(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妇科广东阳江 529500)
【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方法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108名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从社会支持系统、婚育状况、经济条件、治疗方式等方面调查,患者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反应。
从护士良好的服务态度,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重视患者的知情权及隐私权,寻求社会及家庭的支持等方法进行心理护理。
结果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对108名宫外孕患者采取相对应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心理障碍。
结论在施行心理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宫外孕心理护理
宫外孕是常见的妇科疾病,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普及,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日趋增多,宫外孕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宫外孕占妇科手术的年发病率2000年为8.9%,2001年为13.9%,2002年为10.0%,2003年为14.1%,2010年为17.6%,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
而宫外孕患者由于病情急、进展迅速,再加上阴道流血及腹部疼痛,甚至出现休克症状。
大多数病人存在着恐惧、焦虑、抑郁心理,并有烦躁或失自尊感。
,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应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不同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疏导。
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宫外孕患者中,其中未婚39例,占宫外孕总数的36.1%,已婚69例,占宫外孕总数的64.9%,第二次发生宫外孕者4例,占宫外孕总数的3.7%,首次发生宫外孕104例,占宫外孕总数的96.3%,保守治疗31例, 占宫外孕总数的28.7%,手术治疗77例, 占宫外孕总数的71.3%。
2 护理体会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
不论是对已婚还是未婚宫外孕患者,不论是已经生育还是没有生育过的病人,不论是保守治疗者,还是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都利于疾病的康复。
护理人员应从自我形象、亲切态度及过硬的专业技术等方面取得病人的信任与支持,使护患关系和谐、融洽。
2.1.1 护士的形象态度:护士衣着要得体大方,不浓装艳抹,态度亲切,给人予“天使”的形象。
同时,注意体态语言的运用,亲切、优美的体态语言会给患者带去春的信息,生的希望,使护士与患者之间达到心照不宣的沟通。
我们应注重职业道德,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理解病人的痛苦,认真倾听病人倾诉,使病人能认识到我们的行为是出于关怀病人,让病人能从心理把我们当成自己的朋友。
建立共同参与型的护理关系,完成自我护理。
2.1.2 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理论和专业技术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坚实后盾,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专业技术,我们才能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
我们应努力提高妇产科的专科护理知识,特别是宫外孕的相关知识。
如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指征及注意事项,哪些病人需保守治疗,哪些病人需要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预防等等,都应向病人作详细的讲解。
使病人从心理上信服我们,配合我们的护理工作。
2.2 积极寻求社会及家庭的支持系统: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对伤后应激障碍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并具有长久的保护效果。
宫外孕患者,不论其身体还是心理精神上都存在很大的创伤。
我们应努力与患者亲属沟通,以得到其支持。
良好的亲友关系可作为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减轻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
2.3 重视患者的知情权:重视患者知情同意权已成为医学、法律和伦理道德的需要。
而对于宫外孕患者,不论从伦理道德角度还是从病情需要角度考虑,我们都应满足其知情权。
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建立治疗的耐心和信心,以最挂心理状态接受保守治疗。
而对于手术治疗需切除输卵管的未育宫外孕患者,我们要告知患者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解释保留一侧输卵管也同样具有生育能力,使患者能够坦然面对这次手术,积极配合治疗。
2.4 尊重患者的隐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隐私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护病人的隐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已有规定。
未婚宫外孕者,她们的心理负担更重,怕被周围的人知道,被人另眼相看。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同情患者,尽量创造条件满足其需求,如安排单人房间,平时不随便在其他人面前议论病情,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注意病例的选择,不要把该类患者作为示教材料向实习生示教。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尊重病人的人格及隐私权,不要询问不应该知道的与病情无关的或病人不愿意讲的事情。
在与患者交谈时,注意交谈场合及交谈内容,必要时避开家人及病友,并且应注意语调。
3 结果
患者社会支持系统、婚育状况、经济条件、治疗方式的不同,使患者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108名宫外孕患者中,经过护士良好的服务态度,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重视患者的知情权及隐私权,寻求社会及家庭的支持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需要,使患者放下思想包袱,积极配合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
4 总结
作为妇产科的专科护理人员,我们应自觉学习和灵活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人”,而不是生物学的个体来对待。
全面细致地收集资料,准确评估患者、家属及社会各方面的信息,掌握其心理、生理特点。
除作好常规的临床护理工作外,还应从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方面做好心理护理,以及积极寻求社会及家庭的支持系统,使患者能够尽快进入病人角色,通过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广蕊,周梅玲.2000~2003年我院收治的宫外孕年发生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原医刊,2004,31(12):7-8.
[2] 楼小光,曹盾,黄晓红.64例未婚宫外孕病人的心理护理[J].浙江预防医学,2002,1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