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
--
人教版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1.宗法制的实行使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浓重的( )
A.神权色彩 B.血缘色彩C.平等色彩D.民主色彩

2.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其中“封建政治”是()
A.封邦建国 B.宗法世袭制 C.礼乐制度 D.封建社会

3.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敌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4.分封制的主体是( )
A.殷商旧族 ﻩB.殷商降族 C.古老方国 ﻩ D.同姓亲族

5.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
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
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B.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6.定量分析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图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

A.航运业 B.矿山开采业 C.机器制造业 D.面粉业
7.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
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
--
--
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最相关的是
A.早期殖民扩张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8.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荷兰D.西班牙

9.西汉贾谊主张“今驱人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伎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
言皆趋农作,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人口流动 B.禁止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C.保护小农经济 D.打击富商大贾

10.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A.股票投机盛行
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效费力
C.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虚假繁荣
D.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基本矛盾

11.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
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
设宴招待……。”文中的“英雄”是指(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 )
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
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

13..观察右图,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这四个国家
分别是( )。
A.中国、美国、英国、德国 B.中国、英国、德国、美

C.英国、德国、中国、美国 D.中国、英国、美国、德国

14.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B.资本主义的扩张和开放性是其形成的根源
C.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
D.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
--
15. 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西班牙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
C.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西班牙打败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16. 17世纪时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当时荷兰在亚洲拥有的殖民地有
( )。
A 好望角 ②新阿姆斯特丹 ③马六甲 ④巴达维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是多种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 )。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人口和资本的流动 ③武力威逼 ④工业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设军机处,表明( )
A.皇权日益强化 B.君权和相权矛盾缓和
C.皇帝宰相分权 D.加强中央集权

19.万历初年,内阁首府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
这件事反映的是( )
A.说明张居正擅权专恣 B.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提高,权利日益增大

20.近代中国名族资本主义的阻力大于动力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B,解放战争时期
C.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2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20分)
不管叫什么名称,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样。……整个国家只
有一个封建主,即皇帝统治,而由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掌握管理;这个机构就是从“文士贵
族”中任用的非世袭的文官系统,或官僚系统,或官史阶层……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
贵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
一一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
请回答:
(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秦始皇加强中央集
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
--
(2)假如你生活在北宋初期,有意从政,你将会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的?假如你有幸考中并
在中书门下担任最高长宫,你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6分)

(4)假如你有幸穿越历史时空,对明太祖做一个加强皇权的访谈,你认为明太祖会谈到他的
哪些措施?(6分)

(5)右图机构是谁设置的?设置的原因有哪些?其设置有何影响?体现了明清时期的什
么时代特征?(4分)

22.(20分)材料一: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党
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
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 ——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
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
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公会作为雇用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待
遇,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
《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的《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
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的《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保障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一保险

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请回答:(1)材料一反应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3分)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
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10分)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2分)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是为了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
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
简要说明理由。(5分)
--
--
高一历史期末答案
1—5 BADDA 6—10 DCCCD 11—15 CCDDA
16—20 DDADB
21.(l)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制定严酷的法律。(4分)
(2)科举考试。局面:虽行使宰相职权,但被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了行
政权、军权和财权。(6分)
(3)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2分)
(4)雍正皇帝 (2分) 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了皇权;直接原因是为了处理西
北的紧急军务。(2分)
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时代特征:封建制度衰
落。(2分)
22解析:(1)问题: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等。(3分)
(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
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等。(8分)(答出四点即可)

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等。(2分)(答出二点即
可)

(3)方式:国家立法。(2分)
(4)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
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
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方面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