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__汪曾祺
示例:酸
菜名 酸菜
产地 雁北
酸菜白肉火锅
辽宁
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北京
味道 酸
酸笋 酸饭
福建、广西 延庆
细品六味
作者在叙写全国各地特
思
有的味道时,也为我们呈现
了一幕幕栩栩如生的民俗画
考
卷。哪些画卷给了你最深的
印象?请读一读,并用自己
的语言进行叙述。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山西人下饭店, 还没有点菜,先喝 三调羹醋。
1.文章明明写了“酸甜苦辣咸臭”六种味道, 可作者为什么取名为“五味”?说说你的理解。
“五”是“多、杂”的意思(类似成语“三番 五次” )。
“五味”,泛指各种味道。
2.在写“酸甜苦辣咸臭”六味时,作者有没 有平均用力?他是如何注意详略处理的?
详写“酸”、 “辣”、 “臭” ,
略写了“甜”、“苦”、“咸”。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有个同学,是 台州人,到铺子里 吃包子,掰开包子 就往里倒酱油。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一个同志为爱人从南京带臭 豆腐干回家,在火车上引起一 车厢的人强烈抗议。
生活百态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
西
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 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
⑤“牛肉极嫩,汤极鲜,辣椒极辣,一碗汤粉,放三四丝辣椒就 辣得不行。”连用“极”字,生动地呈现了牛肉粉的美味至极。
⑥“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 入臭坛,臭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 一吸,芯肉即入口中。”从做法和吃法两方面,描摹细腻精当, 语言干净利落。
南
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
联 大
纷内迁。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 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是
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
联合而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
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滇整8
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妓,连当时的宋徽
吴
宗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但是在她众多的客人, 她对大才子周邦彦最为中意。有一次宋徽宗生病,
盐
周邦彦趁着这个空儿前来看望李师师。二人正在叙
胜
阔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周邦彦躲避不及,藏在床
雪
下。宋徽宗送给李师师一个新鲜的橙子,聊了一会 儿就要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道:“现已三更,马
相当于吗啡。大脑感觉到这种兴奋,就会对它产生渴望。
因此,人常吃甜食后会觉得越吃越想吃。
•
当人吃了糖以后,糖会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含量增高
,接着胰岛素会迅速行动起来,将血糖转化成能量。人吃
的糖越多,体内产生的胰岛素就越多,转化出来的能量也
就越充足,如此一来人体就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快
感;但伴随而来的是,胰岛素消耗掉过多的血糖,导致血
字词检测
汆汤 cuān
蕹菜
wèng
蘸盐水 zhàn
涮涮辣 shuàn
焐酸
wù
苣荬
qǔ mǎi
趋之若骛 wù
腌咸菜 yān
浏览课文: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几味?
初识六味
酸
甜
苦
辣
咸
臭
合作探究
1.文章明明写了“酸甜苦辣咸臭” 六种味道,可作者为什么取名为 “五味”?说说你的理解。 2.在写“酸甜苦辣咸臭”六味时, 作者有没有平均用力?他是如何注 意详略处理的?
山西丈母娘以 酸菜缸的数量来考 察姑娘未来婆家的 家底。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延庆山里夏天 爱吃酸饭。把好好 的饭捂酸了,用井 拔凉水一和,呼呼 地就下去了三碗。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吃饺子为什么要蘸醋?
1助消化。饺子硬皮死面肉多菜少,不易吸收, 醋含有醋酸能补充胃酸,促进消化。 2调酸碱。醋是酸味食物,但是它的最终代谢 产物为碱性,包饺子用的肉和面是酸性食物。 醋能有效地平衡人体的酸碱系统。
一些人认为周作人是汉奸,一些人则不这么认为。周作人与其 兄鲁迅关系不和,二者价值取向不同。
生活百态
闻
闻一多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
一
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
多
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 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生活百态
闻一多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
雪
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此处的吴盐胜雪即为 该成语的出处。
“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 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 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 行。”
生活百态
相传这首词是周邦彦为北宋名妓李师师写的,其中
的”并刀如水,吴盐胜雪“就是来形容李师师的。
课文中在饮食中表现出的生活气息
1.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她还有个婆婆,八 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行前称了二斤白糖,说她婆婆就 爱喝个白糖水。 既有温情,也有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2.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 还包括杨树叶子,榆树钱儿,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 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写出了山西特别是雁北的人对于“酸”的厚爱与钟情,一句“什么
这根线是“生活”,
作者借用了“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这一俗 语的顺序。
作者汪曾祺饱读诗书,行过万里路,对南北之 味,东西之珍,自有高蹈的文化眼光,不同寻 常的感悟。在看似拉拉扯扯的不经意的叙述中, 以形散神聚的表达方式,充分表现中国人口味 的“杂”,特别是文章所表现的平民化的饮食 趣味,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的 回忆紧密连在了一起。
自主探究
2.就“甚矣,中国人口味 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首先在于它丰富的创造性,这得益 于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不断交融的历史文化。
从热带到寒带,从海滨到高山,交错的地貌和气候使这 里物产丰富,食料广泛,促进了人们进食心理的选择, 使餐桌上的菜肴丰富多变。人们通过一起吃饭来加深感 情或解决问题。中国饮食追求味道谐调和中,但不同地 方的人的口味却千差万别。历来有“东甜”、“西辣”、 “北咸”、“南鲜”之说。从北到南,口味由咸转淡, 从西到东,口味由辣转甜;从陆到海,味道由重转轻。 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建立与它当地的物产、气候、历史 文化、宗教等因素都密切相关。由于中国地广人多,各 民族聚居,风俗不一,所以口味各异,中国人的口味之 杂,就不足为奇了。
杰出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一流科学家。
生活百态
周作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历任国立北京大学 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 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 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 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 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 到底的决心。
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 刊》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是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的李公朴的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 在西仓坡宿舍门口即被国民党昆明警备司令部下级军官汤时亮和李 文山枪杀,闻一多之子闻立鹤也身受重伤。闻一多被暗杀后,举世 震惊,当时在庐山的蒋中正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下令唐纵彻查, 暗杀事件很快就破案,李文山和汤时亮由宪兵司令部举行公开军法 审讯,两人经审讯后被枪决。 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 集成为《古典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迁为西南联大,校长蒋梦麟委 托他:“你不要走,你跟日本人关系比较深,不走,可以保存这个 学校的一些图书和设备。”抗战后,因曾出任汪精卫政权华北政务 委员会委员,和日本人在文化上合作,被押解南京并被高等法院判 为汉奸。蒋梦麟为之求情。1949年1月26日被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作人搬回北京,以稿费维持生计。 1966年被红卫兵抄家,1967年病逝。
• ③“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把好好的饭焐酸了,用井 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形象地写出延庆 山里人对于酸饭的喜爱,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 ④“我们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 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如此艰苦的 条件下,仍然自得其乐,真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生活百态
吴盐胜雪:多用来形容女子皮肤白皙无瑕。这里
的吴盐并非指真正的实物的盐,而纯为形容胜雪
之意。该成语中字面上虽然讲的是吴地的盐纯白
吴
要胜过皑皑白雪,但实际上并非要说明称赞吴地 的盐雪白胜雪,而是通过吴盐雪白来委婉地表达
盐
对女子皮肤白皙的赞美之意。 北宋词人周邦彦
胜
的《少年游·感旧》中,开头第一句:“并刀如水,
滑霜浓,龙体要紧。”而宋徽宗正因为身体没全好,
才不敢留宿,急急走了。
从”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中可以看
出,这首词应该就是以徽宗夜探李师师为背景写成
的。以此来表达暗含的醋意。
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朴素平实,口语性强,富于表现力,给人以清 新之感。 • ① “山西人真能吃醋!”一锤定音
• ②“‘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这在山西人是大事。 ”吃醋过年,真是令人咋舌不已。
五味
汪曾祺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 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其小说 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 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 表现和谐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