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PPT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PPT
及
节的内容,物质检验与除杂又是复分解反应应用 的知识。为什么要设计成一节专题实验课,因为
作
一直以来,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相关知识都是九
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和不易突破的难点,考察的
用
知识多,对于学生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要求也较高。
3
一、课程内容分析
• 加上教师平日教学也较偏重理论讲解,不
地
利于大多数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本节课旨 在使学生在复习上述已学知识之外,通过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探究活动突破学习难点,其目的在于将 课堂交还给学生,实现“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归纳能力。
12
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实验探究:10分钟 问题一: 如何检验这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1、各小组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
提出问题
假设、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验证
交流与评价
5
重点: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教 学 依据
2、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 其变质程度的检验方法;
重
点 难
课程 标准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 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解
点
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6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能力分析
障碍分析
1.学生已经具备了氢 氧化钠以及酸碱盐的 一些简单的化学性质。 2.对酸碱盐物质的转 化关系有了一定的认 识。
学 2.能说出检验 度的讨论和 氢氧化钠变质 实验探究,
目 及程度的简单 提高运用酸
标 方法。
碱盐化学知
3.逐步学会设 识解决实际
计合理的实验 问题的能力
方案来探究、 以及进行科
解决一些简单 学合理的实
的化学问题。 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通过探究,激 发学生开展科 学探究和学习 化学的兴趣, 体验创新实践 过程中的乐趣, 培养学生严谨 求实的科学态 度。
【设计意图】当学生看到这瓶溶液时,问题油然而生, 瓶口的白色粉末是什么? 这瓶溶液变质了吗?学生按耐不住想通过实验一探究竟, 老师适时抛出一个问题: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分析得出 结结论→交流评价
11
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实验探究:10分钟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要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是要探究哪种物质是否存在? 2.探究碳酸钠的存在实质是探究哪种微粒的存在?
老师引导:同学们,通过我们的探究,你们想想,究竟是谁干扰了我们检验氢氧化钠的 有无呢? 学生:碳酸钠。 老师:既然碳酸钠干扰了氢氧化钠的检验,我们可以想办法将它? 学生:除去。 【分组讨论】可以怎么除去碳酸钠却又不影响氢氧化钠的检验呢? 【展示】讨论结果。用含钙钡的盐溶液,不能用稀酸和含钙钡的碱溶液。并说明原因。 【分组讨论】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以表格形式表达。 【学生展示】
14
试剂
步骤
现象
酚酞 1.取少量敞口放置的氢氧化
都变红
试液 钠固体于小烧杯中,加水
溶解,配成溶液(备用)
稀盐酸
2.取少量上述烧杯中的溶液
试管1:气泡产生 试管2:无明显现象
于试管1中;另取少量
氯化钡 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2中 试管1:变浑浊 溶液 3.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左 试管2:无明显现象
边的各组溶液,观察现象
2理、论请分小析和组实代验表探分究享双实管验齐下设,计一方举案突和破过了程本节, 并课的写重出点相和关难的点化。 学方程式。
17
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的问题转化为检验氢氧化钠或氢氧根离子的有无,有氢 老师:那么怎么检验氢氧化钠的有无呢? 学生:取样 加酚酞溶液?
学生:因为氢氧化钠是碱溶液,会使酚酞变成红色,如果酚酞加入,溶液变红,则证明 有氢氧化钠;无变色,则没有氢氧化钠。 【学生评价】学生1,同意上面学生的看法(继续邀请学生评价)。 学生2:不能用酚酞检验,因为碳酸钠溶液也是碱性的。 【老师评价】设计实验需尽量考虑周全。 老师:既然不能用指示剂去检验氢氧化钠,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检验呢?
人教版初中化学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
说课
绥中县大王庙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袁英杰
1
目录
1
课程内容
2
学情分析
3
教法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教学反思
2
一、课程内容分析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是在学完酸碱盐的教
地
材内容之后,我设计的一节专题实验课,在初中 化学教材中没有作为一节课进行设计,其中氢氧
位
化钠的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第 二课时的内容,碳酸钠的性质是第十一单元第一
位
专题讨论,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参与形
及
象的动态实验过程进而突破本课题的难点, 并增强学生应用零散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
作
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用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和我对教材的理解,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
目标。
4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写出 通过对氢氧
教 NaOH变质的 化钠变质与 化学方程式。 否、变质程
已具备一定的 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
在氢氧化钠是否 变质和变质的程 度中涉及较多的 酸碱盐的反应, 不易吃透,知识 迁移和综合应用 上还比较缺乏。
7
三、教法、学法
1、多媒体辅助法:增加课容量,同时把繁杂的问题 简易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 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2、引导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以培养学 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
石灰水
试管1 试管2
取用氢氧 化钠固体 要小心!
结论: 固体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试管1:变浑浊 试管2:无明显现象
15
氢氧化钠变质程度实验探究:17分钟 问题二: 如果变质,那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1、各小组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
氢提出氧问化题 钠变质假程设、度猜的想鉴别实设计验实设验方计案中,设计 了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全部变实质验验的证氢氧化 钠溶液样品供学生交流做与对评价比实验,得让出结人论印象深刻。
得出结论
2、请小组代表分享实验设计方案和过程, 并写氢出氧化相钠关变的质的化检学验方设计程中式,。采用已变质的氢
氧化钠待测溶液1和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待测溶液2 做对比实验,效果令人信服,也突出了教学重点。
13
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为了避免盲目 性,我提供了《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适时 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类的试剂进行检验。
3、实验探究教学法:在实验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增 分体问题能力和动手实验操作。
学法:
观察学习法、分析归纳法、实验探究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8
四、实验材料
9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1分钟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引入课题。
10
教学过程设计 提出问题:1分钟
这些白色粉末是什么?这瓶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