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速记休克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速记休克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速记:休克
㈠、基本概念
1、休克: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的锐减,导致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所引起的以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2、有效循环血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进行循环的血量,不包括储存于肝、脾和淋巴血窦,或停滞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

3、休克的共同点:两版教材不同, 5 版外科学: 有效循环血量的锐减。

6 版外科学:氧供给不足和需求增加。

4、休克分类:可分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创伤和失血引起的休克划入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

注意:从休克的定义可知,休克的共同点就是有效循环血容量的的锐减,所以,无论哪种类型的休克, 休克的救治原则首先是补充血容
量。

这一点,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用到。

即使是感染性休克、神经性休克等抢救时仍是补充血容量,并非抗感染或镇痛
㈡、病理生理变化
1、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
(1)微循环收缩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心率加快,排出量增加,收缩外周及内脏小动脉,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微循环“只出不进”。

(2)微循环扩张期:休克进一步发展,微循环因动脉-静脉短路及直接通道大量开放,微循环:“只进不出”,大量血液滞留在微循环,进人休克抑制期。

(3)DIC期:休克进一步发展,微循环中的粘稠血液在酸性环境中呈高凝状态,微血栓形成、DIC,进入休克不可逆期,最终发生MOD S ㈢、休克的临床表现及分期
㈣、休克的监测
㈤、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
㈥、几个常考的数据
人体的微循环血量占总循环量的20%
休克代偿期估计失血量<20%
尿量>30m1/h表明休克已纠正。

休克在血容量基本补足后,尿量<20ml/h提示有急性肾功能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是休克存在的依据
㈦、各型休克的治疗原则
㈧、外科常见的休克:出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㈨、助记歌诀
休克病理分三期,心源性者最紧急。

患者平卧头略低,扩容吸氧是第一。

除聚防栓低分子,胶晶液体宜交替。

血管舒缩活性剂,用之得当显神奇。

纠酸化瘀药效显,且能解除心脏抑。

激素保护细胞膜,抗毒升压可应激。

各型休克辨仔细,重在病因要除去。

九、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