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病人的护理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本病终年可见,但以夏秋季为多。
临床表现
初期病程第1周。缓慢起病,主要为发热,体温呈阶梯形上升。
极期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特有的特征性表现:高热,皮疹,相对缓脉,肝脾肿大,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
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逐日下降,症状逐渐减轻。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警惕。恢Leabharlann 期病程第5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重点观察体温,生命体征,消化道症状,腹部症状及体征。
休息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体温正常后1周才能逐渐增加活动量。
饮食发热期间应給予营养丰富,清淡流食,少量多餐。退热期间给以高热量,少渣,少纤维素,不易产生肠胀气的半流食。恢复期可进软饭,然后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
伤寒病人的护理
时间:2015-07-
地点:感染内科办公室
主讲人:唐红梅
参加人员:
主要内容:
概述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持续菌血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小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伤寒杆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尿排出,通过污染的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蟑螂等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污染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可引起爆发流行。
发热的护理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还应注意口腔及皮肤清洁。
腹胀的护理腹胀时停食牛奶及糖类食物,并注意钾盐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