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 当体温超过39℃可采用物理降温 + 如病人有皮疹则禁用擦浴法 + 不宜滥用退热药,以防脱虚
+ 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本病常见并发症及其 诱因,及如何观察并发症的出现
+ 排便时忌过分用力,必要时用开塞露或生 理盐水低压灌肠,忌用泻药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面 Nhomakorabea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演讲人:肖青梅
+ 初期:病程第一周,缓慢起病,发热是最早出
现的症状。
+ 极期:病程第二到三周,常用伤寒典型表现。
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多在本期出现。如: 高热、食欲不振、表情淡漠、缓脉、肝脾肿大、 皮疹等。
+ 缓解期:病程第三到四周,体温逐渐下降,
食欲好转、腹胀减轻、肿大的脾开始回缩。
+ 恢复期:病程第五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
+ 增加营养供给 + 发热期间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流质饮食,少
量多餐,避免过饱 + 必要时禁食,静脉补充营养 + 退热期给予高热量、无渣或少渣、少纤维素、
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观察进食后反应。 + 忌暴饮暴食或生冷、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
逐渐增加进食量。 + 腹胀者,禁食牛奶、糖类及高脂肪食物,注意
补充钾盐。
消失,约一个月左右完全恢复。
+ 肠出血:为较常见的并发症。
+ 肠穿孔:为最严重的并发症。
+ 其他: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炎、肺炎
等
+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
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 细菌培养:血培养为本病的确诊依据。
+ 肥达反应:又称伤寒血凝集试验。检测伤寒
杆菌的血清抗体可辅助诊断。
+ 遵医嘱使用有效抗生素,应注意用药后疗 效及副作用。
+ 应多与病人及其家属交流,了解他们的思 想动态,详细介绍疾病知识。
+ 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保持心情稳定, 配合治疗,促使早日康复。
+ 宣传疾病预防知识
+ 指导隔离、消毒知识
+ 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本病的有关知识和自 我护理方法、家庭护理
+ 管理传染源:病人及早隔离,其排泄物
及衣物等应彻底消毒。
+ 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降低发病率的关
键措施,搞好“三管一灭”(粪便、水源、 饮食卫生管理和消灭苍蝇)。
+ 保护易感人群
+ 1、体温过高 + 2、营养失调 +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 4、便秘 + 5、潜在并发症
+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面色及神志变化, 有无复发或再燃现象。
+ 抗生素治疗:喹诺酮类是目前治疗伤寒的
首选药物,对伤寒杆菌有强大的抗生素作用。 常用诺氟沙星。
+ 对症治疗:腹胀可用松节油腹部热敷及肛
管排气,禁用新斯的明,以免肠出血。
+ 并发症治疗 (1)肠出血:绝对卧床休息;
大出血者禁食,应用止血药及输新鲜血,注意 水电解质。(2)肠穿孔:及早确诊,尽快手 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