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节 物质的量浓度 精品课件 鲁科版必修1

201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节 物质的量浓度 精品课件 鲁科版必修1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 1,溶质的质量分数 L 为 w, 溶液的密度为 ρ g· -3, cm 溶质的摩尔质量为 M g· mol
-1 -
。 n m/M maqw 1 000ρw 则 c=V= V = MV = M , cM w= 。 1 000ρ

2.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1的硫 酸铜溶液,则需称量CuSO4·5H2O的质量为 多少? • 提示 要注意,由于实验室里没有480 mL 容量瓶,无法配制480 mL溶液,只能用500 mL容量瓶配制500 mL溶液。配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需CuSO4·5H2O的 质量为:0.1 mol·L-1×0.5 L×250 g·mol-1 =12.5 g,操作过程中,需加水配成500 mL 溶液。
• 考纲定位 •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 (2)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 (3)根据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 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 命题趋势 • (1)从溶液配制操作过程或所求结果关系式 中判断误差产生的原因。 • (2)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 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烧杯 托盘天平 • (1)仪器:若用固体配制: 、 玻璃棒 药匙 容量瓶 胶头滴管 、 、 、 、 量筒 烧杯 。 玻璃棒 胶头滴管 容量瓶 • 若用液体配制: 、 、 、 、 。 • (2)容量瓶的使用 温度 溶积 • ①瓶上标注 • 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 和 。 100 250 • ②常见规格 • 50 mL、 mL、 mL、500 mL、1 000
• ③使用注意事项 是否漏液 • a.容量瓶使用一定要检查 。其操作 顺序为:装水盖塞→倒立→正立→玻璃塞 不能 旋转180°→倒立; • b. (填“能”或“不能”,下同)将固 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不能 • c. 不能 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的容 器; 溶解 称量(或量取) • d. 计算加入过冷或过热的液体。 移液 摇匀 洗涤 定容 • (3)配制步骤 • ① ,② ,③ ,④ ,⑤
离子 • ②溶质是在溶剂中存在的物质,可以是 、 、某些离子或其他特定组合。 化合物 • ③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 体积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 1.将1 mol Na2O、160 g CuSO4·5H2O、1 mol NH3分别溶于1 L水中,都能得到1 mol·L-1的溶质的溶液吗? • 提示 1 mol Na2O、160 g CuSO4·5H2O溶于 水溶质均不是1 mol,1 mol NH3溶于1 L水后, 其溶液的体积不一定为1 L,故都得不到1 mol·L-1的溶液。
• 思路点拨 解答该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1)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 • (2)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 和H2。 • (3)溶液质量=m(Na)+m(Al)+m(H2O)- m(H2)。
解析
将 a mol Na、a mol Al 投入 H2O 中,则发生 2Na
+ 2H2O===2NaOH + H2↑ , 2Al + 2NaOH + 6H2O===2Na[Al(OH)4]+3H2↑,由两步反应可知,二者反应
a 3 完全后,生成2+2a
mol H2 和 a mol Na[Al(OH)4],则反应后 g,
溶液的总质量为
a 3 a(27+23)+m-2+2a×2=(46a+m)
• 1.根据物质的量概念的计算 • 这类计算主要包括已知溶质的质量和溶液 的体积,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所需溶质的 质量和溶液体积的计算等。
n m N 计算关系:c=V=MV= 。 NAV
• 特别提醒 • ①以上计算关系必须是在溶液中使用。 • ②正确判断溶液中溶质究竟是何物质,微 粒数目一般是指某种溶质。
解析
M· c M· a w= ×100%,w1 = ×100%,w2 = 1 000ρ 1 000ρ1
M· 2a ×100%。 1 000ρ2 若 ρ1=ρ2,w2=2w1,但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ρ1混合时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 规律方法 溶液密度大于1,则w混>w1+w2 2 等体积混合 w1+w2 溶液密度小于1,则w混< 2 w1+w2 等质量混合,则 w(混)= 2


解析
设需水的体积为 x,根据 caVa=cbVb,则有
-1
100 g 18 mol· × L ρ浓 100 g+x mL×1 g· 1 mL -1 =9 mol· × L ρ稀

ρ浓 ρ浓 200 g 100 = ,因为 >1,所以 x<100 g,但不等于 ρ 100 g+x g ρ稀 ρ稀 mL。
• 答案 A
• 1.配制操作 • 仪器:一定容积的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胶头滴管、天平(或量筒)、药匙等。 • 步骤:①计算;②称量或量取;③溶解或 稀释;④移液;⑤洗涤;⑥定容;⑦摇匀。
• 特别提醒 • ①在移液步骤可能要有恢复室温的步骤。 • ②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的溶液,不能用于溶解、反应、存放、稀 释等。 • ③配制时要选择合适容积的容量瓶(注意靠 大不靠小)。 • ④玻璃棒的用途在本实验中有两个:搅拌 和引流。 • ⑤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和“三线一水平 线”。
(2009· 广州模拟)将物质的量均为 a mol 的钠和铝一 同投入 m g 水中(水足量),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ρ g· -3, cm 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000aρ A. mol/L 50a+m 1 000aρ C. mol/L 46a+m aρ B. mol/L 46a+m 1 000aρ D. mol/L 45a+m
• 1.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多少 • (1)概念:用 来表示溶液的浓度。 • (2)符号:cB • (3)单位:mol·L-1
(4)注意事项: ①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 也不等于溶剂体积与 m溶液 溶质体积的和, 必须通过 V(溶液)= 计算, 且单位通 ρ溶液 常用升(L)。

解析
m M 1 000m 由定义可知:c= V = ,又知公式 c= M· V 1 000
1 000d· w% 10d· w d· w V· = M 。两式联立可得 m= ;由 c= M 100 1 000d· w% 10d· w cM cM 10cM = M 也可以得:d= ,w= = d %,故 M 10w 10d C、D 不正确。
n a 1 000 aρ 故由 c=V= = mol· -1。 L 46a+m 46a+m ρ· 000 1
答案
C
1.密度 d g· 3 的溶液 V mL,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 M cm 的溶质 m 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 -1,溶质质量分数为 L w%,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1 000m A.c= V· M cM C.d= 100w dV· w B.m= 100 c· M D.w= % 1 000d
• 密度与浓度的关系: • 对于密度大于1的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 度越大,溶液的密度越大; • 对于密度小于1的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 度越大,溶液的密度越小。
2.将 100 g 浓度为 18 mol· 1、密度为 ρ g· 3 的浓硫酸 L cm 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使之稀释成 9 mol· -1 的硫酸,则需水 L 的体积为 A.小于 100 mL C.大于 100 mL B.等于 100 mL 100 D.等于 ρ mL
(3)混合后溶液体积改变: c1V1+c2V2=c 混 V
m混 V混= 。 混 ρ混
• • 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1和b 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 A.2w1=w2 B.2w2=w1 • C.w2>2w1 D.w1<w2<2w1
2.误差分析 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应从配制原理 cB n B mB =V= 入手,溶质的质量 mB 和溶液的体积 V,若在操作 MB V 中造成 mB 偏大或 V 偏小,则 c 偏大;反之亦成立。 以配制 NaOH 溶液为例,分析如下:
因变量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以配制0.1 mol·L-1的NaOH溶液为例)
• 答案 CD
• 1.溶液的稀释 • (1)V1·ρ1·w1=V2·ρ2·w2(溶质的质量守恒)。 • (2)c1V1=c2V2(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
• 2.溶液的混合 • 相同溶质不同浓度溶液混合,其溶质的物 质的量、溶质的质量在混合前后不变。 • (1)m1×A%+m2×B%=(m1+m2)×C%(m1、 m2为混合前溶液的质量,A%、B%为混合前 溶质的质量分数,C%为混合后溶质的质量 分数)。 • (2)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c1V1+c2V2=c混 (V1+V2)。
减小
减小 减小 - 减小 -

- - 减小 - 增大
偏低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低 偏低

(2008·聊城模拟)(1)用18 mol·L-1的硫酸 配制100 mL 1.0 mol·L-1硫酸,若实验仪器 有: • A.100 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 棒 D.50 mL容量瓶 E.10 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 mL烧杯 H.100 mL 容量瓶
3.气体溶于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在标准状况下, 一定体积气体溶于水后所得溶液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V气/22.4 1 000ρV气 n c=V= = V气 MV气+22 400V水 ×M+1 000×V水 22.4 1 000ρ
• 式中ρ为溶液密度,M为气体的摩尔质量,V 气为气体体积,V水为水的体积。
天平的砝码生锈 称量前小烧杯内有水 称量时间过长 用滤纸称NaO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