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大学生活的心理适应(ven)
第二章 大学生活的心理适应(ven)
16、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我虽然很紧张, 但总能很快使自己镇定下来。 A 是 B 无法肯定 C 不是 17、我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A 是 B 无法肯定 C 不是
导入: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的测试
18、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我仍能集中精力学习,并且效率 越高。 A 是 B 无法肯定 C 不是
分享
初到大学的时候,你对大学生活适应吗?
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
一、大学生要自觉培养适应能力
积极的人生从积极应对开始
提高对环境的认识
提高自我意识水平
培养健全的人格素质
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
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
二、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
凡是偶数号的题,选“是”得2分,选“无法肯定
”得0分选“不是”得-2分。
导入: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的测试
结果分析: 35-40分:心理适应能力很强,能很快地适应新的 学习、生活环境,与人交往轻松大方。给人的印象 极好,无论进入怎样的环境都能应付左右逢源。
29-34分:心理适应能力良好。 17-28分:心理适应能力一般,当进入一个新的环 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上能适应。
主管说:“这是你的舒服区。这个圆圈里面的东西对 你至关重要:你的房子、你的家庭、你的朋友,还有你的 工作。在这个圆圈里头,人们会觉得自在、安全,远离危 险或争端。” “现在,谁能告诉我,当你跨出这个圈子 后,会发生什么?”
三、小故事:人生的圆圈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一位积极的学员打破沉默:“ 会害怕。” 另一位认为:“会出错。” 这时主管微笑着说:“当你犯错误了,其结果是什么 呢?”一名学员大声答道:“我会从中学到东西。”
从高中到大学,不仅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
务和内容的变化,还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 构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不论你是激动, 还是紧张,每个新来的大学生都将有一段调 整自己原有认知和行为的适应过程,这就是 大学生适应。
心理适应的含义
1、心理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 反应,没有环境的变化就无所谓适应或不适 应。 2、心理适应是一个重建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 。适应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主客体之间的不平 衡状态重新恢复平衡。
2、合理宣泄
就是通过适当的途径将压抑的不良情绪释放出 来。它是心理调节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宣泄要选择 合理的方式和适度。否则,不择方式的选择和不顾 后果的尽情宣泄,则可能会火山浇油,反而把事情 弄的更糟,增添新的烦恼通常可以由以下几种方式 : (1)高声唱歌(2)大声呼喊 (3)哭出声来(4)文体活动
区 别 中学生活 学习任务 升学、学习基础知 识 学习内容 课程少、内容浅、 不定向 学习方式 灌输式教学 学习管理 学习自由度小 大学生活 提高、学习专业知 识和技能 课程多、内容深、 定向 启发、提纲挈领式 教学 学习自由度大
看一段视频 回忆我们的中学时光
大学生适应
adjust & adaptation
3、改变不合理信念
艾利斯ABC理论 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
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
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结果之间,一定会透 过一座桥梁B(Belief),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 评价与解释。
1、正视情绪问题 遇到困难或受挫出现消极的情绪,不要逃避,要 正视消极情绪(要明白它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冷静下 来,对受挫及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仔细进行客观剖析 ,以便有的放矢的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此外,要敢 于表达和暴露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和有 效地驾驭和控制它。否则,盲目地压抑和掩饰有害于 自身情绪系统的健康发展,将不利于良好人格的重塑 。(宿舍同学之间)
1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每逢这种情况,我就有意 回避。 A 是 B 无法肯定 C 不是 2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A 是 B 无法肯定 C 不是
导入: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的测试
评分规则:
凡是奇数号得题,选“是”得-2分,选“无法肯
定”得0分选“不是”得2分。
适应的分类
积极适应是一种健康的适应,它应有两种含义: 一是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或顺应环境中的某些变
革;二是不断地抗争和选择,从一个目标走向另 一个目标,这是发展性适应。 消极适应是一种不健康的适应,它以牺牲个体的 发展为代价。甚至会导致某些不同程度的心理问 题或疾病。
第二节 适应不良及其原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游尚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第二章 大学生活的心理适应
思考
当提到大学生活时,你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词是什 么? 进入大学后,你最满意的是什么?最高兴的是什么? 最关心的是什么?最担心的是什么?最想做的是什么?
与同学交流入学以来的感想,对自己的大学生活 做一个梳理,做一次小结。
良好的适应将改变你的生活!
生活空间
生活内容
学校和家庭
单一、贫乏
校园集体生活
丰富多彩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区别 ——人际关系的变化
区别 交往对象 交往方式 交往要求 中学生活 大学生活 家庭成员、老师、 同学、同乡、老 同学 师… 单一(主要是学 多样(学习、生 习交往) 活、思想…) 不强烈 强烈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区别 ——学习方式的变化
大学生适应不良的表现
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现象非常普遍。
不少人在大学生活伊始就出现了适应性障碍 , 出现了抑郁、焦虑、失望、迷茫、自卑、 孤独等消极情绪体验以及旷课、迟到、早退 、逃学、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愿参加集体活上因素导致有些同学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
7、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 A 是 B 无法肯定 C 不是 8、我考试的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的时候差。 A 是 B 无法肯定 C 不是 9、全班的同学都看着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A 是 B 无法肯定 C 不是
导入: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的测试
10、对他(她)有看法我仍能同他(她)交往。 A 是 B 无法肯定 C 不是 11、我做事总有些不自在。 A 是 B 无法肯定 C 不是 12、我很少固执己见,常常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A 是 B 无法肯定 C 不是
大学生活的三个阶段
入学适应阶段 分化与相对稳定发展阶段 准备就业阶段
大学生活的适应过程
第一阶段 兴奋期
第二阶段 消沉期
第三阶段 思考定位期
一、大学生活的特点
管理方式不同
学习方式改变 生活方式差异 人际交往差异 心理比较弱势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区别 ——生活环境的变化
区 别 生活方式 中学生活 大学生活 直接的“保姆式” 间接的指导性管 管理 理
合理的信念产生合理的行为方式,不合理
的信念产生不合理的情绪行为反应。
(1)对自己的不合理要求。“我必须出色的完成任
务”。给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绝对化要求)
理性的人认为一件事没做好,并不说明一无是
处,而只是说明这件事办糟了。(以偏概全)
(2)对他人的不合理要求。“人们必须善意的对待 我,并以我希望的方式来对待我”(反黄金规则 ) --理性的人尊重他人,不要求别人做事以自己 的意志为转移。 (3)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不合理要求。 --理性的人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去改善 周围的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如果不能改变则 要努力去正视并接受这个现实。
4、我最喜欢学习新知识或新学科,能给我一种新鲜 感并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A 是 B 无法肯定 C 不是
5、每到一个新地方,我总是睡不好,就是在家里我 只要换一张床,有时也会失眠。 A 是 B 无法肯定 C 不是 6、不管生活条件有多大的变化,我也能很快习惯 A 是 B 无法肯定 C 不是
导入: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的测试
导入: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的测试
如果你在这个实验中得分较高,说明你的心理适
应能力较强。但是,如果你的得分较低,也不必有
心忡忡,过于担心。事实上,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是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但增强的。只
要你充满自信,刻苦学习,虚心求教,加强锻炼你
的适应能力一定会增强的。
第一节 大学生活的特点与心理适应
心理适应的含义
3、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是同化与顺应的平
衡。同化是指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认知结构 或行为模式的过程;顺应则是指调整原有的 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
适 应 的 分 类
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社会环境的适
应 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 浅层适应和深层适应 有意识适应和无意识适应 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
6、交往调适法 通过与自己熟悉的人沟通达到交流感情、减轻烦恼和困扰 的一种心理调适方法。可以是直接的倾述,也可以是间接的 书信等。
7、暗示调适法 通过有意识地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从而对情绪和行为 产生影响。自我暗示。
三、小故事:人生的圆圈
一家公司在对业务员进行培训时,主管有一次在培训 课上用图诠释了一个人生寓意。他首先在黑板报上画了一 幅图:在一个圆圈中间站着一个人。接着,他在圆圈的里 面加上了一座房子、一辆汽车、一些朋友。
本章框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大学生活的特点与心理适应
适应不良及其原因 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
积极应对大学生活的心理不适
导入: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的测试
本测验用来帮助大学新生进行心理适应能力的
自我判别。此测验由20个题项组成,每个题项有A
、B、C、三个可供选择的答案。请选择与自己情
况相同的答案。(P10)
绩下降、考试不及格等不良后果, 个别严重的 将会诱发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对以后的 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大学生适应不良的表现
大学新生在新的起跑线上就已经拉开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