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大学生活的心理适应试题 (2)

2-大学生活的心理适应试题 (2)

第二章1、大学生遇到挫折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C )
A攻击他人或自我伤害
B表现焦虑,对人对事冷漠
C加倍努力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D回复到不成熟的行为模式,如痛哭
2、以下说法关于应激反应,不正确的是( D )
A 对有机体而言,任何被判断为应激源的事件都会立即作出反应
B 抵抗反应出现在应激源持续时间较长或个体对技术不恰当的情况下
C 应激反应过度可引起反应性精神障碍
D 多数情况下,应激只引起第一、第二阶段的反应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不可逆
3、以下哪个不是应激反应的阶段?( B )
A 警觉反应期
B 适应反应期
C 衰竭反应期
D 抵抗反应期
4、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在本质上是大学生面临环境变化,( A )发展的结果。

A 自我同一性
B 人际关系
C 意志力
D 情感
5、以下关于情绪定向的应对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关注情绪反应
B 不以压力事件本身为注意对象
C 个体试图控制和减弱应激带来的负性情感
D 情绪性反应一定是个体在应激状态或挫折情境中不自觉的反应
6、以下关于问题定向的应对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以压力事件本身为注意对象
B 是理智的反应
C 采取消极的态度和行为来应付
D 是以Lazarus为代表的认知——交互模式应对类型中的一种
7、适应源于( B )的概念
A 心理学
B 生物学
C 生理学
D 人类学
8、适应状态是从( A )两种作用之间取得平衡的结果
A 同化和顺应
B 主动和被动
C 正向和反向
D 运动和静止
9、对于处于思考定位期的大学生,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 新生初期的各种心理困惑逐渐得到了解决
B 开始思考自己的发展前途
C 重新调整自己在集体中位置的认识
D 疯狂与老同学联系
10、以下对反应性精神障碍的诱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B )
A 急剧或严重的精神打击、生活事件和持续感到困难的生活处境
B 与病人的人格特点不相关
C 通常在受刺激后1小时之内发病
D 有强烈的恐惧体验、盲目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或表精神运动性抑制
(二)多选题 10题
1、大学生活的特点有包括( ABCD)
A 生活环境的改变
B 管理方式的改变
C 教学方式的改变
D 比较群体的不同
2、大学生活的适应过程包括( ABD)
A 兴奋期
B 消沉期
C 平和期
D 思考定位期
3、大学生适应问题的类型包括(ABCDE )
A 独立生活困扰
B 资源利用困扰
C 人际关系困扰
D 学习能力困扰
E 职业目标困扰
F 恋爱问题困扰
4、大学生适应障碍的原因包括( ABCDE )
A 对大学和学习的不满
B 目标的缺失
C 自我认知失调
D“优秀生”的多元化
E 社会角色的理想化
5、“四个学会”的发展观是( ABCD )
A 学会做人
B 学会做事
C 学会与人共处
D 学会学习
6、下述属于挫折的情绪性反应方式有:( ABCD )
A 攻击
B 冷漠
C 退化
D 固着
7、积极的应对策略不包括( AB )
A 否定事实以至于完全歪曲事实
B 逃避威胁性社会处境
C 认真分析困难挫折
D 采取积极有效的态度和行为来应付
8、适应性障碍的症状诊断标准是(ABCD)
A 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作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
B 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和病人的人格基础对导致精神障碍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C 以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
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
D 可见有情感性精神障碍(但不包括妄想和幻觉)、神经症、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或品行障碍的各种症状
9、常见的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包括(ABCD)
A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B 成就动机与自我现实性问题
C 人际交往问题
D 性心理与恋爱心理问题
10、适应心理咨询可帮助大学生( ABC )
A 提高自我认识能力
B 挖掘自身潜能
D 为学生提供积极有效的信息资源 D 为学生提供经济上的帮助
(三)名词解释5-10题
适应不良:即适应失常,泛指个体不能与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的困难状况。

包括一般性适应综合征和适应性障碍两类。

适应性障碍: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往往较长,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

同化:是指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的过程。

顺应:是指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主动适应:是指个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与环境不相适应的行为,并尽最大可能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发展的需要,这是一种比较高级、比较主动的适应方式。

被动适应:是指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态度来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这是一种基本的、比较被动的适应过程。

一般适应症候群(GAS):当机体处于危险紧张的状况或新环境时,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会自动调节做出适当反应,以保持和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无论外界刺激性质如何,机体的反应都是非特异性的。

这就叫做一般适应症候群。

心理适应能力:指个体根据生活环境的要求,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和适应行为,以保持与现实生活和谐相处的一种能力。

适应策略:指当环境改变使个体生活遭遇困难或限制时,个体为应对环境要求和维护个体利益所采取的一切途径和方法。

适应行为:指有利于个体生存并合乎环境要求的行为。

(四)简答题3-5题
1、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适应的类型有哪些?(多选)
答:适应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根据适应的对象可以将其分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根据适应的内容可以分为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

根据适应的程度分为浅层适应和深层适应。

根据适应过程是否有意识参与可以分为有意识适应和无意识适应。

根据适应过程中态度的不同可分为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

2、请简述适应现象的性质与特点。

答:适应是源于生物学的一个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

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

从三个方面表述适应现象的性质与特点,即:
(1)心理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没有环境的变化就无所谓适应或不适应。

(2)心理适应是一个重建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

适应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主客体之间的不平衡状态重新恢复平衡。

(3)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

同化是指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的过程;顺应则是指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3、请简述奇克林的七向量理论。

答:根据奇克林的大学生“七向量发展理论”,大学生适应发展的主要任务是:(1)发展能力
(2)管理情绪
(3)通过自主迈向相互帮助
(4)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
(5)确立自己的角色地位
(6)发展目的
(7)发展整合
(五)论述题1-2题
请使用《大学生活中的小应激事件量表》评价自己的大学生活。

针对引起你不愉快的生活应激事件,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你当时的应对方式。

如果事件发生在今天,你的调适方法是怎样呢?请具体阐述。

答:
(1)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文饰、反向、补偿、升华,哪些(2分)。

(2)面对挫折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心理调适:正确对待对待,提高对挫折的调节力;树立自信心,适时调整个人的抱负水平;分析挫折原因,不断完善自我(3分)。

(3)能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分析(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