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
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侧重于心理学定义的社会心理学:
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
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社会行为包括①个体的习得行为、②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③人际合作与竞争以及④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勒温B=f(P,E)
公式中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指函数关系。
该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
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不仅与个人提所处的即时情景有关,而且与其过去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两者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是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
两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面:即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社会层面。
①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②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③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④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经验描述(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与实证分析(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一、哲学思辨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围绕着“人性”的哲学讨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虽然无法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制约,但却深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教育和环境能改变人性,人类行为及人性是由社会决定的的。
康德、卢梭等人继承发展这一思想,他们认为人性具有潜在的“善”,使人趋恶的是社会的邪恶,因此改变人性的前题就是改变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