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内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与细胞质缢裂是不同步的B.各种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C.细胞膜上的糖被只与细胞间识别有关D.生物膜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会发生细胞凋亡B.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细胞随之逐渐衰老C.细胞内单一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恶性增殖且易发生分散和转移D.细胞分化是基因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B. 在“模拟性状分离比”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总数一定要相等C. 杂交实验与测交实验的结果是孟德尔“提出问题”的实验基础D. 调查红绿色盲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增加被调查人数,以减小误差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肾上腺素既是激素,又可以在某些突触中传递信息B.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激发相同反射C. 大脑皮层言语区中,V区受损导致患者不能看懂文字D.“憋尿”能体现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机制5.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研究中,蚯蚓一般采用目测估计法统计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比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冻原物种更丰富D.重庆中央公园里银杏树高低错落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6.某罕见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导致,以全身性发育迟缓、智力障碍为特征。
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个家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据图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B. 2号的卵原细胞、4号的初级卵母细胞一定存在该致病基因C. 3、4号夫妻再生育一个不患该病男孩的概率可能是1/4D. 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基因结构判断某人是否为该病携带者7.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木材和织物用水玻璃浸泡后,不易着火B. 牛奶中加入果汁产生沉淀,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C. 为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常常在包装袋内放入硅胶或生石灰D. “歼-20”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8g C5H10的烃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4N AB. 46g乙醇和120g乙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数为N AC. 含2mol H2SO4的98%浓硫酸与1mol Zn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 0.5mol/L的CH3COONH4中性溶液中NH4+的数目为0.5N A9.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作用。
利用有机物甲可人工合成白头翁(结构简式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的分子式为C10H8O4B. 甲与丙烯酸互为同系物C. 甲可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还原反应D. 乙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10.下列实验对应描述及结论正确的是A. 上下移动图①左侧量气管,两侧液面保持等高,证明气密性良好B. 图②可以防止倒吸,能用作某些反应的安全瓶C. 图③可以用来制取并收集少量氨气D. 量取10.00mL液体时,起始时平视读数,终点时如图④所示读数,量取液体体积偏小11.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Z同主族,X、Y、Z同周期,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Y的单质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的半径:Z>X>WB.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ZC.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D. Y与W形成的化合物可与CaO反应12.2021年11月《Science》杂志报道了王浩天教授团队发明的制取H2O2的绿色方法,原理如图所示(已知:H 2O 2H + + HO 2-,K a =2.4×10-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极的电势低于b 极B. Y 膜为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C. 每转移0.4 mol e -,就有0.1 mol H 2O 2生成 D. b 极的电极反应为O 2 + 2e -+ H 2OHO 2- + OH -13.已知pOH= -lg c (OH -)。
25℃时,向20.00mL 0.10mol/L 弱碱MOH 溶液中滴加0.10 mol/L 盐酸,溶液pH 、pOH 随滴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Q 点消耗盐酸的体积大于20.00mLB. V (HCl)=40.00mL 时,溶液中存在:c (H +) - c (OH -) = c (M +) + 2c (MOH) C. a+b 的值可能大于14 D. 水的电离程度:M>Q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C .力是短程力,其表现一定为吸引力D .质子、中子、粒子的质量分别为1m 、2m 、3m ,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321c m m m -+15.在水平桌面上,一个圆形金属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磁感应强度B 1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0~1 s 内磁场方向垂直线框平面向下,圆形金属框与两根水平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连接,导轨上放置一根导体棒,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体棒处于另一匀强磁场B 2中,如图乙所示,导体棒始终保持静止,则其所受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下图中的(设向右的方向为摩擦力的正方向)A .B .vv C . D .16.如图所示,物块A 的左侧为粗糙竖直墙面,物块B 的下面有一竖直压缩弹簧,A 、B 均保持静止,则 A .物块A 与墙面间一定有弹力 B .物块A 与墙面间一定有摩擦力 C .物块A 受到5个力的作用D .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物块A 、B 的重力之和17.将一个质量为1kg 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过程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g 取10m/s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重力和阻力大小之比为6:1B .小球上升与下落所用时间之比为2:3C .小球落回到抛出点的速度大小为68m/sD .小球下落过程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处于超重状态18.如图所示,实线为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虚线为以正点电荷为圆心的圆,M 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 、N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M E 、N E ,电势分别为M ϕ、N 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M N E E >, M N ϕϕ>B .若将一正点电荷从虚线上M 点移动到N 点,该点电荷的电势能增加C .若将一负点电荷从虚线上M 点移动到N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D .若点电荷仅受该电场的电场力作用,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19.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C ,与质量为m 的物体A连接,A 放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绳的另一端和套在固定竖直杆上的物体B 连接,连接物体B 的绳最初水平。
从当前位置开始,使物体B 以速度v 沿杆匀速向下运动,设绳的拉力为T ,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做加速运动B .物体A 做匀速运动C .T 小于mg sin θD .T 大于mg sin θ2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电压表为理想电表,R 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的照射强度增大而减小),1L 、2L 、3L 是三个额定电压均为10V 的灯泡,其中2L 、3L 规格相同。
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设灯泡不会烧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路中电流1s 内改变50次方向B .灯泡L 1、L 2的电功率之比为1:5C .若将灯泡1L 换为一个理想二极管,则电压表示数为11Vt/sv/m •s -12442D .若将灯泡1L 换为一个理想电流表,把照射R 的光减弱,2L 、3L 仍然可能正常发光21.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θ,导轨电阻不计,与阻值为R 的定值电阻相连,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 。
有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导体棒在ab 位置以初速度v 沿斜面向上运动,最远到达a ′b ′处,导体棒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x 。
导体棒的电阻也为R ,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
在导体棒向上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棒受到的最大安培力为22B l vRB .导体棒损失的机械能为12mv 2-mgx sin θ C .导体棒运动的时间为2222(sin cos )mRv B l xmgR θμθ-+D .整个电路产生的焦耳热为12mv 2-mgx (sin θ+μcos θ)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某实验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A 点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
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与传感器的距离s 随时间t 变化规律,取g=10m/s 2,sin370.6=,如图所示。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可得木块在0.4s 时的速度大小为v =_________m/s (2)根据上述图线,计算可得木块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m/s 2; (2)现测得斜面倾角为37,则μ= ________。
23.(10分)我校小明同学想测量某段铜导线的电阻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采用绕线法用毫米刻度尺测得10匝铜导线总直径为__________ cm ; (2)现取长度为L =100m 的一捆铜导线,欲测其电阻,在实验前,事先了解到铜的电阻率很小,在用伏安法测量其电阻时,设计图乙电路,则电压表的另一端应接 填“a ”或“b ”,测量得电压表示数为 4.50V ,而电流表选择0~3.0A 量程,其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其读数为 A ,可得铜的电阻率为 m 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