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液常规解析PPT课件

尿液常规解析PPT课件


(一)尿量增多(>2.5L)见于: 1、生理性多尿; 2、病理性多尿:
2.1 溶质性利尿:多见于使用利尿药物、糖尿病 、造影剂等;
2.2 水利尿:多见于:肾性尿崩、中枢性尿崩及 妊娠期尿崩症。
方差分析
.
22
尿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二)尿量减少(<0.4升/24h或持续<17ml/h , 无尿:<100ml/24h)
方差分析
.
31
第三节 尿液干化学检查
方差分析
.
32
(一)酸碱度(PH)
原理 1 PH反应区含有两种指示剂 2 甲基红(4.6-6.2) 溴麝香草酚蓝(4.5- 9.0) 3 提供较广的颜色范围,从橙色到绿色和 兰色。对应范围的PH值为5-9
方差分析
.
33
(一)酸碱度(PH)
正常参考范围: PH 5.0-8.0 正常饮食的新鲜尿液通常是酸性 PH值在6.0以上,平均PH值为6.5
1、肾前性:各种原因引起肾血流量不足,肾小球 滤过减低所致。
2、肾性少尿:肾实质性损害所致。 3、肾后性少尿: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阻所致。
方差分析
.
23
二、气 味
正常尿液的气味是由尿液中的脂类和挥发酸共 同产生;具有特殊微弱的芳香气味。
方差分析
.
24
三、尿色及透明度
正常健康人尿色:淡黄色 正常健康人尿透明度:透明
尿液常规检验
Urinalysis (Urine and Analysis)
方差分析
.
1
尿液pH、尿糖、尿 蛋白、尿酮体、尿 胆红素、尿胆原、 尿隐血、尿白细胞 酯酶、尿亚硝酸盐、
维生素C等
化学成分 定性筛选
尿干化学
整体化报告
物理检查 理学结果
尿沉渣 镜检
方差分析
.
2
第一节 尿液的生成与标本采集
1
肾 单
近曲小管 曲部

直部
肾小管
细段
降支细部 升支细部
远曲小管 曲部 直部
.
6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方差分析
.
7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等
方差分析
小分子的蛋白质、氨基酸、 酶、葡萄糖等
.
8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方差分析
.
9
肾小管的分泌作用
方差分析
.
10
1 尿液的形成
2 尿液检验的目的 3 尿液标本的采集
方差分析
.
19
第二节 尿液的一般性状检测
(尿量、气味、颜色及透明度、比重)
方差分析
.
20
一、尿 量
一般健康成人尿量为1~2L/24h; 24小时尿量>2.5L,为多尿。 24小时尿量<0.4L,为少尿; 24小时尿量<0.1L,称为无尿。 24小时了了>4.0L,为尿崩。
方差分析
.
21
尿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差分析
.
25
在病理情况下,尿液表现的颜色可以有红色、棕 色、乳白色等。
方差分析
.
26
尿色
1.白色或浑浊尿液 尿中含有较多磷酸盐或碳酸盐时; 新鲜尿液成浑浊样、白色云雾样,此 类尿多脓尿和菌尿,见于泌尿系感染 、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
方差分析
.
27
尿色
2、红色或暗红色尿:当含血量≻0.1%时,肉眼 即可见的淡红色称为肉眼血尿; 当含血量<0.1%时,离心沉淀后进行镜检时 能看到超过正常数量的RBC一般大于3/HP即可 确定为镜下血尿。
方差分析
.
28
尿色
3.浓茶样或酱油色尿: 多为血红蛋白尿,常见于蚕豆病、阵发性睡眠性 血红蛋白尿、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等。
方差分析
.
29
尿色
4.深黄色尿: 呈豆油色,胆红素尿,多见于肝细胞性黄胆和阻塞
性黄胆。 也见于服用维生素B2等患者的酸性尿液中。
方差分析
.
30
尿色
5.乳白色尿:常见于丝虫病和肾周围淋巴管阻 塞而使乳糜液进入尿液。
) SG 常介于1.010 ± 0.003之间 形成等涨尿/等渗尿
.
35
(一)酸碱度(PH)
注意事项 1 使用新鲜尿液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2 尿液放置过久结果偏碱,原因有二 ① 尿液失去CO2而变碱 ② 尿中某些细菌将尿素转化为而变碱
方差分析
.
36
(二)比重(SG)
概念:尿液的密度与同一条件下(4℃)作为 基准的参考物质水的密度的比值,即指尿液与 纯水的重量之比,是尿中溶解物质浓度的指标 。可相对指示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尿液的形成
2 尿液检验的目的 3 尿液标本的采集
方差分析
.
3
一、尿 液 的 形 成 肾
输尿管 膀胱
方差分析
.
4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液的形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的分泌作用。
方差分析
.
5
方差分析
肾脏的结构功能单位-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方差分析
.
11
方差分析
.
12
二、尿液检验的目的
1、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2、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 3、安全用药的监测; 4、职业病的辅助诊断; 5、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检查; 6、吗啡的检测; 7、对人体健康状况的评估。
(WBC检出率为5.86℅,RBC检出率为9.73℅,管型检出率为 0.38℅)
方差分析
.
34
(一)酸碱度(PH)
临床意义 1.酸性尿:PH<6.0 生理性:摄入大量高蛋白食物。肉食为主。 病理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
发热、白血病等。服用氯化氨等药物。 2 碱性尿:PH>7.0 生理性:摄入大量蔬菜、牛奶及其乳制品。 病理性:碱中毒、膀胱炎、肾小管性酸中毒。
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
.
13
三、尿标本的采集
方差分析
.
14
尿液标本的采集
1、容器清洁干燥、防漏,带密封口;
方差分析
.
15
尿液标本的采集
2、避免其他体液混入尿液; 3、采集清洁中段尿; 4、标记明确。
方差分析
.
16
(二)尿液标本的种类
1、晨尿; 2、随机尿; 3、计时尿:
8h、12h及24h尿。
方差分析
.
17
方差分析
.
18
(三)尿液标本的处理
尿常规标本应及时留取和处理。送检后,应在 30min内检测完毕;
尿残渣标本送检后需在2h内检验完毕,如不能 及时检验,宜置于4℃冰箱内,时间长会有结 晶析出,影响有形成分观察;
尿液项目若不能检测,标本可置于4℃冰箱不 过中保存48h,也可深低温冻存(尿有形成分 检测除外)
正常参考范围 1 正常成人普通饮食通常保持在1.015----
1.025 2 晨尿>1.020 随意尿>1.025 提示肾功能浓缩功能正常
方差分析
.
37
(二)比重(SG)
临床意义 低比重:见于肾脏的浓缩功能低下 1:尿崩症(抗利尿素功能缺损) SG 常介于1.001 - 1.003之间 2:慢性肾功衰竭(肾小管损伤丧失浓缩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