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课件(共4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课件(共43张PPT)


直击中考
1. (2019·镇江)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酸雨形成的原因 B. 证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 C. 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 超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氧气:
2. (2019·益阳)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
百变例题物质X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Y和Z,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Z全部都是有机物
B.X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Y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为1∶2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思路解析】 本质理解: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②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③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子数目可能 改变。
A.NH3
B.NO
C.NO2
D.N2
❸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混合物成分
例3 现将10 g 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 g A完全反
应后生成 8 g C和4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4∶1
D.5∶1
【思路解析】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解答。
条件),该反应___不__是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反应中有 ___2___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7. “液态阳光”是指由阳光、二氧化碳和水通过人工光合得到的绿色液 态燃料。其有望驱动未来能源世界。如图为模拟生成可再生燃料(C3H8O) 的微观装置模型。
(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C___(填标号)。
百变三:反应中有未知组成的物质
3.我国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
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22
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百变四:微观反应与物质变化相结合 4.如图为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过程Ⅰ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C.过程Ⅱ发生了化学变化 D.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百变五:微观反应与化学式计算相结合
(2)乙同学把10.0 g铁粉样品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 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10.8 g,计算该样品中铁单质的百分含 量。(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Fe+CuSO4===Cu+FeSO4
Δm
56
64
64-56
x
10.8 g-10.0 g
x=5.6 g
B.a=15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D.Z为化合物
随堂练习
3.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
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8∶1
B.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丁一定是化合物
❹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处理密闭容器数据 例4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
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丁
反应前质量/g 10 0.3 4.8 2.8
A.待测值为0.6 反应后质量/g 3.2 待测 8 6.4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甲一定是化合物
考点二 化学方程式
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例5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可用“2Mg+O2 2MgO”来表示。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 ②反应速率 ③反应物、生成物
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④反应的微观过程 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⑥
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能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分析步骤: ①根据反应前后各种类小球数目相同,可知反应已配平; ②根据反应前后无相同的X、Y、Z小球组合,可知反应物无剩余且无不参 与反应的物质; ③根据小球组合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并标出各组合的个数; ④综合③中分析结果,以及反应条件写出化学方程式。
百变一:反应未配平 1.饮用含甲醇的酒,可造成失明,甚至中毒死亡。下图是甲醇燃烧的微 观示意图(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或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思路解析】 先明确坐标曲线中横纵坐标代表的量,其次明确曲线的三 点——起点、拐点、终点,以及平台所代表的意义。结合由题干以及坐标 曲线获得的信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关系解答。
随堂练习
6.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测定长期放置的铁粉中铁单质的百分含量。他们 准确称量两份质量各为10.0 g的铁粉样品,分别进行如图操作:
(1)反应微观模型中,共有___5___种元素。
(2)该反应过程中: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没__有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对H2O起吸附催化作用的物质是__M__o_2_C__(填化学式)。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__O_+__H__2_O=_M1=_2o=_02C=_℃、_=_C=A_=Ou_=2_+__H__2__(须注明反应
5.某有机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
饼状图,图乙是该物质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元素A、B、C分别表示氢、碳、氧
B.该有机物化学式表示为CH4O C.乙中的生成物是两种氧化物
D.乙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OH+3O2
2CO2+4H2O
百变六:微观反应示意图模型化 6.(2019·日照)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Au)原子 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 ℃下发生反应,为氢 能经济的推广以及氢气纯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TiO2+2Cl2+2C===TiCl4+2X,其中X的化学式
是(
)
A.CO2
B.ClO2
C.TiO
D.CO
【思路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求
得X的化学式。
随堂练习
1.铜与稀硝酸反应可产生一种气体X,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
(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是( )
【思路解析】 通过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到的信息有反应条件,反应 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反应 类型,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无法获得的信息有反应速率,反应过程中的能 量变化。
❷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例6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NaOH+CuSO4===Cu(OH)2↓+NaSO4
A.煤
B.石油
C.风能
(2)该装置可将___电__能__和__光__能____(填能源名称)转化为化学能。
(3)电化学催化剂对__C_O__2__(填化学式)起吸附催化作用。 (4)反应微观模型中,除催化剂外,共有___3___种原子没有变化。
催化剂
(5)写出该装置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6__C_O__2+__8__H_2_O_通=__=电_=_、=_光=_=_ == 2_C_3_H_8_O__+__9_O__2_。
考点三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例7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的是( )
【思路解析】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类型,需要结合反应类型的定义从反应物 和生成物的组成进行分析。
随堂练习
5.下列关于反应类型和物质类别的判断不完全正确的是( )
考点四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8 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出MgCl2、KCl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为了测定其中 KCl的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测定:取混合物样品19 g,向其中加入100 g 水,完全溶解后,滴加K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KOH溶液的质量关 系如图所示。
(1)如图甲同学记录天平砝码和游码的数据为54.0 g。将气球中的10.0 g 铁粉样品加入盛有过量的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反应停止后,天平是否平衡 (不考虑空气浮力)___是____(填“是”或“否”);要想获取实验的相关 数据,后面必需的操作是__A__D___(假设气球不破裂且能恢复原状)。 A.打开弹簧夹a放出气体 B.取下砝码 C.向右拨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D.向左拨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随堂练习
2.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H2、CO、CO2和HCl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 将此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白色CuSO4 粉末变蓝色。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是( ) A.HCl和CO B.HCl、H2和CO2 C.CH4和H2 D.CO和CO2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总复习
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❶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验证
例1 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
是(
)
【思路解析】 首先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反应,其次在设计有 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时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