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滑移和孪生-范性形变

滑移和孪生-范性形变

材料科学基础/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第3章 晶体的范性形变
Chapter 3 Plastic deformation of crystals
昆明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学系 孟彬
单晶体 晶体 多晶体 多晶体的范性形变 单晶体的范性形变
2017/3/30
30
3.3 孪生
3.孪生的结构特点
2017/3/30
31
3.3 孪生
2017/3/30
32
3.3 孪生
4.伴有孪生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
铜单晶体在4.2K的拉伸曲线
2017/3/30 33
5.
6.
2017/3/30
34
7. 孪生与滑移的比较
(1) 相同点
从宏观上:两者都是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均匀剪切 变形; 从微观上:两者都是晶体范性变形的基本形式,是晶体一 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平移; 两者都不改变晶体结构; 从变形机制上,两者都是晶体中位错运动的结果;
c
上式即为Schmid定律,它可以表述为:当作用在滑移面上沿着 滑移方向的分切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晶体开始滑移。
其中:
c 称为临界分切应力,它是个材料常数。
12
2017/3/30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三. Schmid定律
c
Schmid的实验结果
假设有一正断面为A0的单晶试棒进行 拉伸试验,假定拉力F 和滑移面法线 n 的夹角为φ ,F 和滑移方向b 的 夹角为λ,则有作用在滑移面上沿滑 移方向的分切应力为:

F cos F cos cos cos cos A0 A0 cos
2017/3/30
25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六. 单晶体的硬化曲线
3.表示单晶体硬化的量
a).硬化量:τh,其值为流变应 力τ与临界分切应力τc的差值, 即τh=τ-τc。
b).硬化率:dτ/dγ;
4.硬化曲线的3阶段
第一阶段是易滑移阶段,dτ/dγ 非常小; 第二阶段是线性硬化阶段, dτ/dγ为一恒定的最大值; 第三阶段是抛物线硬化阶段, dτ/dγ随着γ增加而减小。
2017/3/30
27
3.3 孪生
1.定义: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 面(孪生面)和晶向(孪生方向)发生切变的变形过程称孪生。
2017/3/30
面心立方晶体的孪生过程示意图
28
3.3 孪生
面心立方晶体的孪生过程示意图 发生切变的晶体部分称为孪晶; 均匀切变区与未切变区的分界面(即两者的镜面对称面)称为孪晶界; 发生均匀切变的那组晶面称为孪晶面(即(111)面); 孪生面的移动方向称为孪生方向。
2017/3/30
20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五. 滑移的位错机制
2017/3/30
21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五. 滑移的位错机制
2017/3/30
22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2017/3/30
23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五. 滑移过程的次生现象
孪生面:切变前后形状和尺寸均未发生变化的切变区和未切变区之间的界面。 切变区域内,与孪生面平行的各层晶面的相对位移是一定的。
2017/3/30 29
3.3 孪生
2.
bcc: {112} <1,1,-1>
fcc: {111} <1,1,-2>
hcp: {1,0,-1,2} <-1,0,1,1>
2017/3/30
2017/3/30
35
7. 孪生与滑移的比较
(2) 不同点
滑移不改变位向,而孪生则改变位向; 滑移时原子的位移是沿滑移方向的原子间距的整数倍,孪生 时原子的位移小于原子间距; 滑移时切应变为任意值,孪生时切应变位一固定值,且一般 很小; 从微观上看,孪生比滑移变形更均匀; 滑移过程比较平缓,孪生则往往突然发生; 两者发生的条件往往不同;
延伸率:ε=(l-l0)/l0
σe
k
σs
断面收缩率:ψ=(A0-Af)/A0
0
ε
3. 断裂
低碳钢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2017/3/30
3
3.1 范性形变概述
一. 基本概念
1. 弹性变形
E
G
2. 塑性变形
延伸率
断面收缩率
3. 断裂
退火纯铜的拉伸曲线
4
2017/3/30
3.1 范性形变概述
2017/3/30
15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四. 滑移过程中晶体的转动
晶体在拉伸过程中的转动示意图 (a)拉伸前示意图; (b)自由滑移过程的变形; (c)受夹头限制时的变形;
2017/3/30
16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四. 滑移过程晶体的转动机制
几何软化现象: 在单晶体拉伸试验初期,由于晶体位向的不断变化,拉应力F会 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减小,称为几何软化现象; F cos F cos cos cos cos A0 A0 cos 2017/3/30 17
光镜下:滑移带 电境下:滑移线
滑移带和滑移线示意图
2017/3/30 8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二. 滑移系
1.一个滑移面和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构成一个滑移系。
2.滑移总是沿着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密排面)和其上 密度最大的晶向(密排方向)进行,因此 滑移面为该晶体的 密排面,滑移方向为该面上的密排方向。
2017/3/30 37
1
讲授提纲
3.1 概述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3.3 孪生 3.4 多晶体的范性变形 3.5 范性形变对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3.6 材料的断裂
2017/3/30
2
3.1 范性形变概述
一. 基本概念
1. 弹性变形
E
b
a c σb σ d
G
2. 塑性变形
滑移有确定的临界分切应力,孪生尚无定论;
滑移是全位错运动的结果,孪生则是分位错运动的结果;
2017/3/30 36
7. 孪生与滑移的区别
(6)形变孪晶常见于密排六方和体心立方晶体,面心立 方晶体中很难发生孪生,常发生滑移变形。 (7)孪生形成的孪晶改变晶体位向,使新滑移系开动, 间接对塑性变形做贡献;而滑移是直接产生塑性变形。
一. 滑移
1. 定义: 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 (滑移面)上的一定方向(滑移方向)相对于另一部 分发生滑动。
2. 滑移系:上述滑移面和位于滑移面上的滑移方向便组 成滑移系,用{hkl}<uvw>表示;
2017/3/30 7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一. 滑移
3. 滑移的表象:滑移线和滑移带
2017/3/30
FCC晶体的硬化曲线
26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六. 单晶体的硬化曲线
5.硬化的机理
a).硬化曲线各阶段的范围和斜率随金属而异。即使是同一材 料,硬化曲线也和晶体的位向有关,此外,硬化曲线也和温度、 合金元素等因素有关(温度升高,硬化曲线斜率减小、合金元 素的加入往往可以增加硬化率)。 b).在不同阶段,样品表面形貌也不同。在第一阶段,样品表 面只有一些均匀分布的细小滑移线。在第二阶段则在均匀细滑 移线的背景上出现不均匀分布的粗滑移带。在第三阶段出现交 叉滑移带,它是交滑移的结果,因为交滑移使应力松弛,因而 硬化率下降。
晶面弯曲
由于局部区域的微观缺陷、杂质等的阻碍作用,滑移面发生弯曲。
形变带
由于局部区域存在杂质和各种缺陷,这些区域的转动就受到阻碍,其转角 小于远离杂质和缺陷的区域。转角不同的区域就有位向差,因而在显微镜 下存在反差(衬度)。
弯折带
沿六方系金属(锌或镉)单晶在C轴压缩时会发生扭折现象。此时滑移和转动 仅发生在—个狭窄的带状区域,这个带状区域就叫扭折带,如图所示。扭 折带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形变带—转动都集中在带内,带外各部分既 不滑移,也不转动。
2017/3/30 13
三. Schmid定律
特殊方向上的实际切应力
2017/3/30
14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三. Schmid定律
c
根据取向因子的大小,滑移方向可分为:软位向和硬 位向; 在加载过程中首先发生滑移的必然为取向因子大的滑 移系,如果有两个或多个滑移系具有相同的取向因子, 则它们都时开动,称为多滑移,否则叫单滑移;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五. 滑移的位错机制
①理想单晶 体滑移变形 示意图
②实际单晶 体滑移变形 示意图
未变形
2017/3/30
弹性变形
弹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
18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五. 滑移的位错机制
2017/3/30
19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五. 滑移的位错机制
4.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晶体中的滑移系愈多,滑移过程 可能采取的空间取向便愈多,滑移容易进行,它的塑性 便愈好。 5. 滑移系首先取决于晶体结构,也和温度、合金元素等 因素有关。
2017/3/30
10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三. Schmid定律
1. 决定晶体能否开始滑移的关键在于作用于滑移面上的切 应力是否达到临界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