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脑胶质瘤病(GC)

大脑胶质瘤病(GC)

大脑胶质瘤病(GC)
虽然神经内科医生对于肿瘤性疾病关注度低,但是本病由于具有不典型性往往在早期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临床医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疾病。

也因这个疾病在鉴别诊断中出现频率之多,虽非神经内科疾病,常常会与许多疾病存在广泛关联。

本文从文献上获悉本病的临床特点,影像特点以及预后,有助于与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疾病鉴别。

概述
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GC)一种弥漫性的胶质瘤,生长方式为广泛浸润中枢神经系统的一大片区域。

累及至少 3 个脑叶,通常双侧大脑半球和/或深部脑灰质受累,经常蔓延至脑干、小脑、甚至脊髓,但胼胝体和前联合受累最为常见,缺乏单一肿块,呈弥散性。

绝大部分GC 呈现星形细胞瘤表型,少数为少枝胶质细胞瘤和混合性少枝星形细胞瘤,GC 通常是侵袭性的肿瘤,病理学证实:绝大部分 GC 的生物学行为相当于WH0 分级的Ⅰ-Ⅱ级(1型无占位,II型存在占位)。

根据 WHO 1993 年脑肿瘤分类标准,胶质瘤病仅依靠组织病理学表现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肿瘤在颅内的生长情况和侵犯范围。

1临床特征
在一个样本为54的患者中,男性略多于女性(1.4:1),平均年龄为46岁(9-87)常见的表现为感觉运动下降,仅存在2个明显的占位效应,3/5病人出现强化。

2影像学特点
病变周围脑组织肿胀,脑沟变浅、变平,脑室变窄,但由于瘤细胞主要沿神经束、神经细胞和血管周围生长,其病变部位的脑实质内无囊变、钙化和肿块形成,神经结构相对保持正常,即所谓“结构性生长”,因此占位效应不明显,中线结构无移位,周围正常脑组织结构仍可辨认。

这是12例病人的影像研究:
"+"代表可出现,“-”代表未出现
3代表影像
病变弥漫受累,右侧病变延伸至左侧,轻度的占位效应,灰白质界限消失。

MRS:Cho/Cr比值增高, NAA/Cr比值降低,Cho/NAA 比值升高, Cr轻度增高。

4预后
预后与年龄、病理分级、KPS评分,也与早期治疗有关。

采用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进行疗效评分,小于70(9.5月)大于70(20.5月)预后明显不同。

平均总生存期为18.5(2-207)月,无进展生存期:2级为21.5月,3级为6.5月,4级为4个月,总生存期(2级平均为34月,3级平均为13.5, 4级平均为8.5月);放疗:无进展生存期(16.5VS4.5月P<0.01),总生存期(27.5vs6.5月P <0.01),化疗:无进展生存期(12.5vs5.5 月 P=0.67),总生存期(21vs11.5月 p=0.96),46岁以上的病人总体生存期下降。

但更大样本研究显示(296 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位生存时间仅 14.5 个月。

文献:
1.Gliomatosis cerebri: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and outcomes. J Neurooncol. 2013 Apr; 112(2): 267–275.
2.Gliomatosis cerebri, imaging findings of 12 cases.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2010) 37, 148—158
3.大脑胶质瘤病研究现状.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11 (6 ):478-4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