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胶质瘤的病理

神经胶质瘤的病理

神经胶质瘤的病理
1.星形细胞瘤
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40%左右。

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

其一为实质性,多见于大脑半球,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楚,中青年多见。

另一种为囊性肿瘤,具有分界较清楚的囊壁和结节,多见于10岁左右儿童的小脑半球内。

边界不清的实质性星形细胞瘤不能彻底切除,术后往往复发,需辅以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5年生存率大约30%左右。

分界清楚的囊性星形细胞瘤,如能将瘤壁结节完全切除可望获得根治。

原浆型星形细胞瘤。

瘤细胞体积较大,胞质饱满,核圆形,大小一致。

2.少突胶质细胞瘤
约占胶质瘤的7%,多生长于两大脑半球白质内,生长较慢,肿瘤形状不规则,瘤内常有钙化斑块。

分界较清.可手术切除。

术后往往复发,术后需放射及化学治疗。

3.室管膜瘤
好发于儿童及青年,约占胶质瘤的12%,由脑室壁上的室管膜细胞发生,突出于脑室系统内,多见于侧脑室、第四脑室底部及第三脑室,偶见于脊髓的中央管。

可穿过脑室壁侵入脑实质,可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或侧孔长入小脑延髓池及桥池内。

肿瘤与周围脑组织分界尚清楚,有时有假囊形成。

本瘤亦有种植性转移倾向。

手术切除后仍会
复发,术后需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

室管膜瘤。

细胞致密,瘤细胞多为立方形或柱状,围绕血管呈菊花形团状排列。

4.髓母细胞瘤
为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2~10岁儿童。

大多生长于小脑蚓部并向第四脑室、两侧小脑半球及延髓部侵犯。

肿瘤生长迅速,若阻塞第四脑室及导水管下端可导致脑积水。

患儿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行走困难,头围增大、颅缝裂开。

在小儿中很像脑积水而被误诊。

肿瘤细胞易从瘤体脱落而进入脑脊液中,造成蛛网膜下腔的种植性转移和脊髓下端及马尾部的种植性转移。

术后放疗需包括椎管。

5.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约占胶质瘤的20%,为胶质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

多生长于成人的大脑半球,以额、顶、颞叶为多。

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增长迅速,导致血供不足,肿瘤中心多处坏死出血,给瘤造成多形性的外观。

瘤细胞丰富而不规则,大小亦相差悬殊。

多核巨细胞散在,核分裂相多。

病人的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神经功能障碍。

病程发展快;治疗较困难。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多角形细胞,大小不一,聚集成堆,无特殊排列。

爱心提示:以上仅供您对您感兴趣的肿瘤细胞类型有个印象,认清并真正读懂并没有特殊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