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数学教案《长度守恒》

大班数学教案《长度守恒》

大班数学教案《长度守恒》
一、教案概述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长度守恒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适用对象:大班学生
•教学时间:1课时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长度守恒的概念介绍;
2.长度守恒的实践探究;
3.长度守恒的运用。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概念介绍(20分钟)
1.引入话题: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如“小
明拿了一根棒棒糖,他将它分成两段,你们觉得这两段的长短会有什么变化吗?”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引导讨论: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认识到无论棒棒糖是怎么分的,它的总长度都是不变的,即长度守恒。

3.教师归纳总结:总结并概括出长度守恒的概念,可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如“无论是怎样分割,物体的总长度不变”。

步骤二:实践探究(30分钟)
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段长度不等的绳子。

2.活动要求:要求学生在每个小组内使用剪刀将绳子切割成几段,并记录下每段的长度。

3.实践操作: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践,记录下每段绳子的长度。

4.活动总结:每个小组的学生分享并比较各自切割后绳子的长度,观察和解释结果是否符合长度守恒的原理。

5.教师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解释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长度守恒的概念。

步骤三:运用实践(10分钟)
1.引导学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发现和
应用长度守恒的规律。

2.示范演示: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实例,如杆子被剪成两段、绳子
被拉长或缩短等,让学生观察实例中长度是否守恒,并尝试解释原因。

3.学生操作: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答,以巩
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
1.教师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讨论,评价学生对长度
守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评估学
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自评互评:通过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并改进
自己的不足之处。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理解长度守恒的概念,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实践探究环节,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完全符合长度守恒的结果,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纠正。

同时,在教学评价中,可以加入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或思考题,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