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长度守恒》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长度守恒》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长度守恒》含反思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并掌握长度守恒的概念,培养
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游戏与实际操作,让
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 长度守恒的概念
2. 检验长度是否守恒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长度守恒的概念,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的带刻度尺的棍子、纸牌、小球等玩具
2. 具有长度差异的物品,如绕线、硬纸板等
3. 物品长度守恒的图示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 引出主题
(1)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长度不同的物品(如纸牌、棍子、小球等),让幼儿自由选择并用手拿起来。

(2) 引导幼儿借助老师的帮助,比较不同物品的长度差异性。

2. 建立“长度守恒”概念
(1) 教师展示物品长度守恒的图示,引导幼儿理解物品长度守
恒的概念。

(2) 教师请幼儿判断该图示是否符合长度守恒的要求,并解释。

二、教学内容展开
1. 示范实验:长度的守恒
(1) 教师以绕线为例,向幼儿展示物品长度守恒的过程。

(2)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检验物品长度是否守恒?
2. 操作练习
(1) 教师准备具有长度差异的物品,如绕线、硬纸板等,将其
摆在桌子上。

(2) 教师请每个幼儿自由选择物品,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

(3) 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各个物品的长度,并让幼儿判断它们的
长度是否守恒。

3. 制作游戏
(1) 教师准备一张纸,将纸剪成不同长度的小条。

(2) 教师要求幼儿拿两个等长的小条,放在桌子上并比较。

(3) 教师将其中一个小条固定住,让幼儿将另一个小条剪成与其长度相等的两个小条。

(4) 教师引导幼儿将长度相等的小条放在一起,比较它们的长度是否守恒。

三、课堂小结
1. 提醒幼儿复习所学知识。

2. 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回答问题:我们学到了什么?
3. 点名评价上课表现好的幼儿,并发放鼓励奖励。

反思:
本节课通过示范实验、操作练习和游戏制作等方法,让幼儿深入了解了长度守恒的概念及其应用。

同时,课堂氛围轻松活泼,课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当然,本节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教师在讲授实验步骤时讲解不够明确,导致幼儿在操作练习中难以理解。

另外,游戏制作环节的时间安排略短,需要更多的时间给幼儿自己思考和操作。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教师在后续的课程中将更加注重实验步骤的讲解,并适当调整游戏制作的时间,让幼儿更充分地体验与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