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词汇学
▪ 褒义词和贬义词
词汇系统——功能上
▪ 根据词汇单位在语言及词汇系统中的作用
➢ 基本词汇
普遍性 、稳定性 、能产性
➢ 一般词汇
▪ 根据词汇的使用频率
➢ 常用词汇
标准:词次、频率、分布、使用度 现代汉语有8548个常用词
➢ 非常用词汇
▪ 根据词汇使用的范围和群体
➢ 专业词汇和非专业词汇
▪ 根据词汇使用的场合
▪ 词语单调 ▪ 替代词增多
三、新鲜的网络言语
▪ 网络词汇 ▪ 网络词汇的来源 ▪ 网络言语的规范化问题
▪ 从词的形式上看,是指根据词的语音形式或书写形式来划分 词汇的子系统
▪ 从词的语音形式 ➢ (1)从构成词的音节数量上来看,可把词汇系统分为单音节词、
多音节词两大系统 ➢ (2)双声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而且两个音节声母
相同的词 ➢ (3)叠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而且两个音节的云相
“信”(诚实)引申为书信、信息 古英语“boc(榉木)”通过借代(用材料指物品)引申
为现代英语的“book”
三、词
▪ 词的构成方法
➢ 语法构词
(1)复合法:主谓式、偏正式、支配式、并列式、补充式 (2)派生法:
➢ 又叫附加法、加缀法,即在词根上附着词缀成新词 ➢ 初一、阿姨、unfair、dislike、friendship、桌子、木头、“里”
表达“美”与“丑”之对立的用词 丰富多彩的平民语汇
二、文学作品中的“呆傻语”词 汇
▪ 文学形象——呆傻人
➢ 虽生理上存在障碍,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言语 能力没有完全丧失,仍可进行言语活动。
➢ “呆傻语”偏离甚至打破了正常的语言规范 ➢ 《尘埃落定》《爸爸爸》《现实一种》
▪ 命名事物的固定词语形式被描述性话语取 代
➢ 完全音译:雷达、拷贝、沙龙、咖啡、奥林匹克 ➢ 音译兼意译:绷带、俱乐部、香波 ➢ 半音译半意译:卡车、酒吧
▪ 同源词
➢ 由书写形式或语音形式的分化而形成的同源关系
➢ 由语义的分化而形成的词的同源关系
▪ 同根词
第三节 言语词汇
▪ 一、名家、名著词汇
➢ 鲁迅
文言词语的使用 绍兴方言的使用 口语词的使用 凝练的词汇运用
➢ 口语词汇和书面语词汇
▪ 从词的语法功能
➢ 实词和虚词
词汇系统——来源上
▪ 古语词
➢ 历史词:表示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现在已经不存在的事物现象行为 的词,还包括历史上出现过的神话传说中的事物的名称 。
➢ 文言词:古代汉语文言著作中的词。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现象和观 念,现实中还存在。
▪ 新词 ▪ Leabharlann 言词 ▪ 外来词▪ 意义的完整性
➢ 固定词语的意义并不是构成成分意义简单相加, 而是经过约定俗成,有一个整体性的意义
▪ 专有名词和熟语
词语系统
▪ (一)词汇系统
➢ 从形式上看 ➢ 从意义上看 ➢ 从功能上看 ➢ 从来源上看
▪ (二)语汇系统
➢ 成语 ➢ 惯用语 ➢ 谚语 ➢ 俗语 ➢ 歇后语 ➢ 格言
词汇系统——形式上
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 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词根、词缀、词尾
➢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词的主要词汇意义 ➢ 词缀指附着在词根之上的语素,它对词义的构成起附加作用 ➢ 词尾指附加在词根或词缀后面只表达语法意义的语素,一般属于
词的形态变化部分
▪ 词的结构类型
➢ 关于复合词
复合词的词义与语素义的组合并不完全对应 复合词的词类与语素的词类也不对应
(3)变性转化
➢ 语素的结构不变而词类功能发生变化而形成另一类词。 ➢ cook、mask、smile、tramp(流浪汉、流浪)、锁、热、在
(4)变形转化
➢ 把原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为成词语素从而形成新的词 ➢ 逆序成词:就是把原来只有合成词形式没有单纯词形式的词,反向截取其
中的一个语素在形成单纯词。baggar ➢ 缩略构词:不是指简缩词语,而是指那些经过缩略而已经凝固为典型的单
➢ 老舍
大量儿化词的使用 大量后缀的使用 大量熟语的使用 北京方言词语的使用
一、名家、名著词汇
➢ 《围城》
词语的书面化 词语的讽刺化文言词的运用 夹带外文词
➢ 《儒林外史》
浓郁的江淮方言韵味 科举气与八股气 句无可删,字无可削,一个动词就足以创造一个形
象
➢ 《巴黎圣母院》——雨果
第五章词汇学
第一节 词汇的定义和分类
▪ 词汇的定义
➢ 词和词的等价物——固定词语的总和
▪ 词汇的分类
➢ 语言词汇,是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固定词 语的总和 。
➢ 言语词汇,是指个人运用语言的词汇,它是 允许存在偏离语言规范、不同于语言词汇之 处的。
三、词
▪ 词的构成成分——语素
➢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 语素的分类
▪ 单义词和多义词
➢ 单义词指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科学术语(如“风蚀”“光压”),鸟兽、草木、器物的名称 、人名、地名大多 是单义词
➢ 多义词指有多个有联系的义项的词
全部义项是词义的多义词 有的义项是词义,有的义项是语素义的多义词
▪ 上义词和下义词
➢ 上义词适用的对象大于下义词,而下义词表示的对象特征深于或多于上义词
同的词
➢ (4)同音词:两个语音形式完全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就是同音词
同音同形 同音异形
▪ 词的书写形式
➢ 同形词
同音同形 、同形异音
➢ 叠音词和各种拟声词
词汇系统——意义上
▪ 同义词和反义词
➢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作同义词
等义词 近义词
➢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叫作反义词
互补反义词 极性反义词
➢
单音节
➢
单纯词
联绵词
词
➢ ➢
多音节
叠音词 外来词
的
➢
➢
联合式 偏正式
结
➢词
复合式 补充式
构
➢ ➢
合成词
动宾式 主谓式
类
➢
➢
型
➢
➢
附加式 重叠式
前加式 后加式
三、词
▪ 词的构成方法
➢ 语音构词
蛐蛐、蝈蝈 、咩、哞、 bomb(炸弹、轰炸) patter(吧 嗒声)
➢ 语义构词
语义构词是指新词产生是由于旧词的语义孽生、分化, 即由于词义的比喻、借代等方式产生的,或者是由于词 义的联想而产生的 。
纯词的那些词 。 APEC(亚太经合组织)、 “laser”来自“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光受激发
四、固定词语
▪ 结构的定型性
➢ 固定词语是一种特定的结合形式,词与词的组 合关系和前后顺序已经固定了,不能改变其结 构形式
1)不能颠倒原有成分 2)不能替换原有成分 3)不能插入或删减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