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必修三作文

高一语文必修三作文


CHENLI
18
1、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拔苗助长不可取。
2、成长要经历磨难。
CHENLI
19
以“粉笔”为话题, 从多角度立意
CHENLI
20
色彩— 洁白 ——联想到“要留青白在人间”的高洁风范; 形体— 短小 ——联想到一种渺小而伟大的人生哲理;
质地—易碎 ——联想到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丈夫气概; 脾精神。
4、其它吹竽者:充当好人,任凭南郭先生混 在其中,不予揭露;应帮助南郭先生,发挥团 队精神。
小结: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物”就有几个

维角度;
CHENLI
9
2. 话题探讨
卖马人牵着一匹千里马到集 市上出售,连续三天无人问津, 于是向伯乐求助。伯乐围着马转 了几圈,一言未发,离开时又数 次回头看这匹马。马随即被人买 走,价格是原来的十倍。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项 羽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HENLI
酒香也怕巷子深 艺高人要谨慎 班门也需弄斧 言者未必无罪 开卷未必有益 近墨者未必黑 有志者事未必成
14
4.训练思维
有个鲁国人很会编草鞋,他的妻子善 于织绢,夫妻俩打算搬到越国去住。有人 劝阻他说:“搬到越国去,你的处境会更 加困窘的。”鲁国人问道:“为什么呢?” 那人解释说:“鞋是供人穿用的,可是越 国人赤脚走路;绢是供做帽子用的,可是 越国人披散着头发。凭着你的所长,搬到 你的长处根本无法施展的国家去,却想要 不处于困境,可能办得到吗?”
气球
CHENLI
5
CHENLI
6
何谓立论
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 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阐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CHENLI
7
1.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 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 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CHENLI
1
智慧体操:
什么往上升永远掉不下来?
年龄
CHENLI
2
智慧体操:
什么鸡没有翅膀?
田鸡
CHENLI
3
智慧体操:
什么别人请你吃,但你自己还 是要付钱?
CHENLI
吃官司
4
智慧体操:
什么东西肥得快,瘦得更快?
七步诗
反七步诗
曹植
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 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 灰作土中肥 本为同根生, 缘何甘自毁。
CHENLI
13
逆向思维练习:
•酒香不怕巷子深 •艺高人胆大 •班门弄斧 •言者无罪 •开卷有益 •近墨者黑 •有志者事竟成
小结:相反的角度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
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
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
CHENLI
10
话题探讨
请分别从千里马、伯乐、卖 马人、买马人的角度立意,
CHENLI
11
1.卖马人:善于利用名人效应。 2、伯乐:相马有术
乐于帮助别人 名人应谨言慎行 3、买马人:盲目崇拜名人。 4、千里马:有日行千里的真本领.
要学会宣传与包装
CHENLI
12
3.逆向思维:
指与常人惯用的思维方式不同或 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
……
CHENLI
21
总结
一、多角度分析思考
1、一个事物或材料,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
度去审视;
2、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物”就有几个
审视角度;
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
CHENLI
15
多角度思考
正面:
凡事应先作调查研究,不打无准备之 仗,才能成功; 反面:
正因为那里不穿鞋不戴帽子,所可以 开拓新的广阔市场领域,可以大有作为; 侧面:
做什么事都要扬长避短,方能百战百 胜。
CHENLI
16
5.何谓最佳角度
1、切口要小——
便于准确把握题目,展开议论;
2、思想要新——
所发议论不同凡响,给人以新的 启示;
3、针对性要强——
容易说得中肯,有说服力,增强 现实意义。
CHENLI
17
阅读《放手的爱》,从不同的角度提炼论 点。
一个好心人看到一只蝴蝶在茧里挣扎着要 出来,很想帮忙,就轻轻地把茧上的丝拉 开一个口。蝴蝶出来了,扑着翅膀,却不 能飞。这位好心人没有懂得只有通过生的 挣扎,翅膀才硬得能飞。这只蝴蝶只能短 命地呆在地上,从不知自由的滋味,没有 真正生活过。
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
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CHENLI
8
话题探讨
请对“滥竽充数”的故事进行发散思维,主要有哪 些角度提出观点呢?
一、从人物角度方面分析: 1、南郭先生:不求上进,弄虚作假。 2、齐宣王: “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有 机可乘. 3、齐湣王:不墨守成规,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 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 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 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 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 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 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 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 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