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输液管理与PICC管理

静脉输液管理与PICC管理


麻醉药品、第一精神药品管理
设专柜存放,专人管理,护士交接班 时清点药品并签字。
麻醉及精神药品专用处方交专人负责 医生开医嘱后领取专用处方,并填写
记录后,交给护士。
依法给药和文件管理
依法给药强调护士应遵照医师或具有处方 权的相关医疗从业人员的医嘱进行输液治 疗。
护士应了解并只接受医疗机构认可的缩写 。
病房内一般静脉注射剂应指定专门护士管 理,负责领药、退药和保管工作。护士定 期核查药品并记录,防止积压、变质,如 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或标签模糊时, 立即停止使用并送回药房处理。
抢救药品必须放置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 放置,标签清楚,保证随时急用。
需要冷藏的药品如白蛋白、胰岛素等要放 在冰箱内,以免影响药效。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ADR):治疗上不期 望出现和无法预计的反应,但却是药 品正常作用的结果。例如呋塞米应用 后体内钾流失就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 一种。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指监测上市后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其目的是发 现具有警戒意义的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是药品再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 组织(WHO)专家组的报告,我国每年有5000 万人住院,其中的250万人(5%)因ADR住院, 而住院患者ADR发生率占10%~20%;每年死于 ADR的人数达19万人,增加医药费用40亿元。因 此,及时观察与正确判断患者的ADR,确保患者 用药安全和疗效,对于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和生 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和恰当的医嘱:指适合于患者病情的医嘱
,医嘱恰当与否不仅取决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评估 的结果,还取决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即身体对药 品的反应与药品对身体的反应
有效的医嘱:要求由医师或具有处方权的相关
医疗从业人员书写医嘱并且签名。在某些特殊情 况下允许执行口头医嘱,但是医师或具有处方权 的相关医疗从业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签字,因为 在签名之前,口头医嘱不具法律效应。
输注液体及药物因素 如多巴胺、葡萄糖酸钙、20%甘露醇、脂 肪乳、碳酸氢钠、维生素C、静脉高营养 等药物 都对血管具有强烈刺激性,在静脉输注 时即使药物没有引起肉眼所见的渗出及 漏出,都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苍白、长 水疱或硬结、钙化等。
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
护士因素 护理操作不当——各种机械原因均可损伤 静脉壁而出现炎症反应
静脉输液规范
临河区妇幼新生儿科 武俊霞
静脉输液管理的主要任务
建立统一的输液标准, 做好相关人群、相关 环节的质量管理,有 效地做好职业防护。
静脉输液管理的目的
有效完成所有治疗护理 工作,减少静脉输液相 关并发症,使患者满意; 减少护士劳动强度,减 少医疗锐器意外伤害, 保障护士权益。
国内静脉输液现状
护士在ADR监测中责任
使用前向患者进行说明与告知 监测用药的全过程 及时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信息
二.静脉输液质量管理
规范输液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流程 各种药物过敏试验的操作指引 药物配伍禁忌 化疗药物使用提示表
规范输液操作流程
输液用具的安全管理: 输液器、输液壶、锁骨下静脉穿刺管、
医护人员和患者缺乏静脉输液风险意识及相关知 识
护理人员在执行输液医嘱时仅以完成当天输液任 务为目的
常规采用头皮针行外周静脉穿刺 对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因素缺乏预见性和综合考虑
,从而造成长期输液患者血管通路缺乏 新技术、新输液器具发展迅速,而我们的教育培
训相对滞后 职业防护意识薄弱,职业伤害增加
静脉输液管理的内容
静脉注射剂日常管理 静脉输液质量管理 婴幼儿输液管理 静脉输液中的职业防护 PICC管理
一.静脉注射剂日常管理
一般静脉注射剂管理 麻醉药品、第一精神药品管 依法给药和文件管理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一般静脉注射剂管理
静脉注射剂管理制度应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 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执行。
PICC管、静脉留置针、普通头皮针、肝素帽 、三通接头等。 检查:有效期、型号、包装完整性等。
规范输液操作流程
药物环节: 使用前检查药物质量,有无浑浊、变质
及沉淀,外包装有无裂缝,瓶口是否松动 等。
现配现用,不宜放置过久。 有条件使用洁净台,大大降低药业被污染 的发生率。
规范输液操作流程
操作环节:
机体因素
如危重患者处于休克状态、DIC等常导致 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如肢端的水肿、 硬肿
头皮的产瘤或帽状腱膜下血肿常导致头皮 局部的血液循环不良。
早产儿,特别是极低体重儿和超低体重 儿,局部皮肤十分娇嫩,真皮结缔组织发 育不成熟,皮肤通透性较强,静脉输液时 皮肤更容易起水疱
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输液前洗手!!! 把好加药关,时造成污染的重要环节,如锯安瓿时的玻璃碎屑,
抽吸药液时反复的吸拉,配置后放置时间过长,反复打开密闭输液系 统添加药物,都是造成输液污染导致热源反应的危险因素。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于保证静脉输液安全至关重要! 确保输液盘清洁,一人一带一巾,洁污分明,每日消毒。(提倡 使用一次性物品) 提高穿刺成功率,反复的回拉也可造成污染或静脉炎。 正确覆盖针眼应: 发热反应 循环负荷过重 静脉炎 空气栓塞
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
机体因素 输注液体及药物因素 护士因素
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
机体因素由于疾病本身的影响而导致全 身或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血管通透性增 加,机体抵抗力低下,皮肤粘膜的防疫 能力下降,静脉输注药物时易引起输液 性静脉炎,局部渗漏致皮下组织损伤。
◆如反复在同一血管部位穿刺、穿刺部位不 恰当的固定。剃发时局部皮肤细微的损伤 或沐浴时不谨将留置针敷贴弄湿未及时更 换。
护士在实施静脉输液前应通过认真查对来 确认患者。
护士应获得患者对治疗的知情同意,并确 认患者具有接受或拒绝治疗的权利。
病历记录中应有明确的药物过敏史记录。
护士应确认医嘱完整、准确、恰当和有效 完整的医嘱:包括药物名称、浓度、剂量、给
药途径、给药频率或时间、医嘱书写的日期、时 间以及签名,如果上述内容缺失或不明确就可能 出现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