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作者:————————————————————————————————日期: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前言电子线路实验是电子、电气类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

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去处理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

本书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出发,选编18个实验,覆盖了教学基本要求中的主要内容,某些部分作了适当加深加宽。

并强调了理论和实际之间存在的差异。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应逐步掌握下列内容:(1)常用电子电路元件的特性、选用和基本参数测量方法(2)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3)常用电子量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4)常用电子电路的选型、设计、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方法对同一实验,指导书设计了若干组不同的性能指标。

学生应根据指导老师的安排,任选一组参数进行电路设计、安装和调试。

实验须知为保证实验质量,必须在实验的各个环节上做到以下要求:一、实验前(1)电路选型:根据电路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结合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查阅有关电子电路资料,确定电路的形式,画出电路原理图,必要时画出实际连线图。

(2)电路设计:根据要求的性能指标,对电路进行理论设计和计算,确定所选用元件的规格、型号和实际数值,列写元件清单,并把他们标注在电路图上。

(3)测试方案设计:根据电路的性能指标和测量原理,确定测试方法和步骤,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列出仪器设备清单。

二、实验过程(1)电路安装按照电路原理图,以有源器件为核心,合理布局,逐级安插元器件并连接走线。

要特别注意电源线、地线、信号输入线和输出线的安排,仔细核对元件数值、极性和管脚位置。

电路安装完成后,应对照电路原理图,认真检查电路板上的元件连接情况,避免漏接、错接。

(2)通电及直流工作状态检查:将电源电压调调整到要求值,并按正确的极性接入电路板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通电后,首先检查电路板上直流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逐级检查有源器件的直流工作点,判断是否在正常范围。

如有相应调节元件,应将直流工作点调到要求值。

(3)动态调试和性能指标测量:根据拟定的测试方案,调整信号源的输出波形,将其接入板。

逐级检查电路的输出,并记录数据和波形计算电路的性能指标。

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分析原因,重新调整电路或改进电路。

实验过程中,发现电路异常,应立即断开电源,以免损坏元器件及仪器设备。

三、实验后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整理原始记录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目录实验一二极管特性及应用 (5)实验二三级管放大电路 (7)实验三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10)实验四信号运算电路 (12)实验五有源滤波器 (15)实验六波形发生器 (18)实验七功率放大电路 (20)实验八直流稳定电流 (22)实验九信号调理电路 (26)实验十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2)实验十一高频功率放大器 (32)实验十二振幅调制器 (35)实验十三调幅波信号的解调 (38)实验十四混频器 (40)实验十五变容二极管调频器 (45)实验十六调频波解调实验 (47)实验十七本振频率合成 (50)实验十八模拟通信系统 (53)附录A 实验箱模块分布 (54)附录B 主要集成电路 (58)实验一二极管特性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几种常用二极管及应用电路2.学会用万用表测试二极管3.测试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二、实验原理1.二极管种类二极管种类很多,按用途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起表示符号如图1.1。

2.二极管极性判断可从外表上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性。

通常涂有黑圈的一端为负极(N端),无黑圈的一端为正极(P端)。

用数字万用表测试二极管时,将万用表拨至档。

用红黑表笔接触二极管两极,测试一次,然后对调两表笔,再测试一次。

若一次读数为1(表示反向电流为零),另一次读数为0.5~08(表示正向导通降压,硅普通二极管),则被测二极管完好,且显示正向导通降压时,红表笔所接的一端为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负极。

若两次测试读数均为1,则二极管断路。

若两次测试读数均很小,则二极管短路。

3.二极管应用利用二极管的特性,可获得各种不同的应用,如图1.2所示。

三、实验内容1.用万用表测试普通二极管、稳压管和发光二极管,判断其正负极。

2.观测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按图1.2(a)连接电路,信号发生器置于50Hz,2V正弦输出,接入Ui。

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信号Ui 和输出信号Uo,记录波形。

3.测试稳压管稳压特性:按图1.2(b)连接电路,电源电压调整为0~12V,接入Ui。

改变电源电压,逐点测量稳压管的电流Iz和电压Uz,取10个点左右,记录于表格中。

4.测试发光二极管正向特性:按图1 .2 (c)连接电路,电源电压调整为5V,接入Ui。

改变电位器Rw,观察发光二极管亮度变化,逐点测量发光管的电流的I F和电压U F,取10个点左右,记录于表格中。

四、实验报告1.列出仪器和元件清单。

2.画出半波整流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

3.画出稳压管稳压电路,并作出稳压特性曲线。

4.画出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并作出发光管正向特性。

实验二三级管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万用表判别三级管的类型管角和参数2.掌握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3.掌握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5.掌握放大电路倍数,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二、实验原理1.三级管类型管脚判别(1)基极b和管形的判别三极管可看成是两个PN结结构,可仿照实验一,用万用表测试三极管的PN 结。

先将任一表棒与管子某一管脚固定相接,另一表棒则分别与其余两脚相碰,若测得的读数均为0.5~0.8(或均为1),且调换表棒重复上述过程后,测得的结果与调换前相反,读数均为1(或均为0.5~0.8),则可判定与表棒固定相接的管脚为基极b。

若不符合上述结果,则可另换管脚,重复上述操作过程,直至出现上述结果(一管脚对另一管脚的测量读数均为0.5~0.8或均为1),判别出基极为止。

若测得的读数均为0.5~0.8,且红表棒与基极b相连,黑表棒与其它两级相连,则此管为NPN型三极管。

反之,若测得的读数均为0.5~0.8且黑表棒与基极b 相连,则此管为PNP型三极管。

(2)发射极e和集电极c的判别以及β的测量在三极管的类型和基级确定后,即可分清三极管的另两个管脚。

将万用表拨至h FE档,假设另两个管脚中某一个管脚为集电极c,将三极管按已知极性插入管座,测试一次。

然后再假设两个管脚中另一管脚为集电路c,再测试一次。

二次测试中读数较大的一次假设正确,其读数即为此三极管的β值。

2.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如图2.1所示静态工作点:EBEB2B1B2EQR U Vcc R R R I -⋅+≈; BQ CQ EQ I βI I ⋅=≈ 交流性能:beL C r )//R (R βAu ⋅-=; Ri=R B1//R B2//r be ; Ro=Rc其中()()()mA I mV 26β1300r EQ be ++= 输入电阻Ri 的测量方法如下: 测得Us 和Ui ,即可计算出1R UiUs UiRi ⋅-=输出电阻Ro 的测量方法如下:当R L 断开时,测得输出电压为V oc ,当R L 接入时,测得输出电压为V OL ,即可计算出:L OL OC R 1V V Ro ⋅⎪⎪⎭⎫ ⎝⎛-= 四、 实验内容1.三极管类型和管脚判别用万用表测试三极管,判别其类型、管脚,测量β其值。

2.单管共射电路设计根据三极管的β值,按图2.1任选I CQ =4mA ,5mA 或6mA ,设计一个Au=50 的单管共射电路,确定R B1,R C 的数值。

3.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根据设计结束,按图2.1连接。

调节Rw1使I CQ 等于设计值。

4.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u合上K ,将信号发生器置于1KHz 正弦信号输出接入Us ,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使Ui 为5mV 。

测量R L 接入时的输出电压,计算出电压放大倍数Au 。

断开K ,重新测量输出电压,并计算此时的电压放大倍数Au ’。

5.测量输入和输出电阻按实验原理中所述的方法分别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6.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逐步增加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波形将要出现失真。

保持此时输入不变,增大或减小Rw1,改变静态工作点,观察并记录失真波形。

四.实验报告1.画出设计的单管共射电路,列出元器件清单和所用仪器清单。

2.说明静态工作点改变时,电压放大倍数为什么会变化。

3.将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的理论值和实验值作比较。

4.说明Rw1增加或减小时,分别会出现什么失真,并画出失真波形。

实验三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会场效应管特性曲线和参数的测量方法2.了解电压跟随器的作用3.掌握场效应器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二.实验原理1.场效应管特征曲线和参数的测量场效应管的特征曲线可用逐点测量法测试,如图3.1所示。

当U DS保持不变时,逐点作出U GS与I D的关系曲线,即场效应管的转移特征曲线,如图3.2所示。

当U GS保持不变时,逐点作出U DS与I D的关系曲线,对于不同的U GS即可测出多条漏极特性曲线。

从转移特性曲线上可获得U GS(off),I DSS和g m等参数。

2.场效应管源极跟随器图3.3为场效应管源极跟随器的电路原理图。

电压跟随器具有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的特点,电压放大倍数近似为1,在电子电路中广泛用作阻抗变换。

静态工作点: U DS =-I D R S()2GS GS DSS D off U U 1I I ⎪⎪⎭⎫⎝⎛-=交流性能:()()L m L m Rs//R g 1Rs//R g Au +-=Ri=R G //Rs g 1Ro m=三、实验内容1. 场效应管转移特性曲线测试按图3.1接线,调节R W ,逐点测量U GS 和I D ,取10个点左右,记录在表格中。

2. 源极跟随器静态工作点U GSQ 和I DQ 。

按图3.2接线,测量静态工作点U GSQ 和I DQ 。

3. 电压放大倍数Au 的测量开关K 合上,输入端接入1KHz,100mV 正弦信号,测量输出电压Uo .然后打开K ,再次测量输出电压Uoc 。

4. 输入电阻Ri 和输出电阻Ro 的测量根据实验二中方法,测量源程序极跟随器的输入和输出电阻。

四、实验报告1.列出元器件清单和所用仪器清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