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牙体牙髓病学练习题

牙体牙髓病学练习题

牙体牙髓病学练习题一、A11、对固位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固位钉的钉道应大于钉的直径B、固位钉的数目应根据牙体缺损情况而定C、摩擦固位钉的钉道大于钉的直径D、自攻螺纹钉遇到一定阻力即于颈部折断E、黏固钉的固位力相对不强2、下列哪种材料对牙髓刺激小并可促进牙本质形成A、磷酸锌水门汀B、聚羧酸水门汀C、玻璃离子水门汀D、氢氧化钙糊剂E、银汞合金3、玻璃离子充填时,洞形要求错误的是A、洞有一定的深度B、洞缘去除无基釉C、洞缘可做洞斜面D、可降低固位形要求E、洞底可呈弧形4、制备倒凹是为了A、获得良好的抗力形B、便于垫底C、便于充填D、获得良好的固位形E、便于放置盖髓剂5、大面积龋损修复时,固位钉在修复体与牙本质中长度一般应为A、小于2mmB、大于2mmC、1.5~2mmD、1~1.5mmE、1mm6、增强窝洞抗力的方法不包括A、去除无基釉B、去除薄壁弱尖C、保留承力区的薄壁弱尖D、洞缘线设计为圆钝曲线E、洞形成箱状7、下列不属于复合树脂嵌体的特点的是A、固化不受光照的影响B、可减少微渗漏C、较树脂充填修复抗压能力强,且耐磨D、主要适用于Ⅱ、Ⅲ类洞E、解剖外形恢复较好8、过小牙常见于A、上颌切牙B、下颌切牙C、上颌侧切牙D、下颌侧切牙E、上颌尖牙9、牙体形态异常不包括A、融合牙B、釉质发育不全C、牙中牙D、过小牙E、畸形中央尖10、牙齿发育异常不包括A、结构异常B、牙列异常C、形态异常D、数目异常E、萌出异常11、Hutchinson牙是指A、遗传性乳光牙本质B、结合牙C、先天性梅毒的半月形切牙D、畸形舌侧沟E、牙本质过敏12、有关先天性梅毒牙描述正确的是A、多见于恒牙,乳牙少见B、一般是在胚胎早期遭受受梅毒严重侵犯导致C、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D、患者可表现为半月形的磨牙E、桑葚状磨牙与间质性角膜炎以及神经性耳聋称为哈钦森三征13、先天性梅毒牙常见牙位为A、11、12、16、21、22、26、31、32、36、41、42、46B、11、16、21、26、31、32、36、41、42、46C、11、16、21、26、31、35、36、41、45、46D、11、12、16、21、22、26E、31、32、36、41、42、4614、不属于牙根纵裂外因的是A、过度的根管预备B、外伤C、饮食习惯D、过大根充压力E、根管桩15、下列关于牙根纵裂表述错误的是A、扁形根发生牙根纵裂的几率高于圆形根B、患者可以自行指出患牙所在位置C、其X线可见纵裂线边缘整齐,通过根尖孔D、一般可通过根管治疗保留患牙E、患牙可有牙髓病或根尖周病的表现16、关于牙根纵裂描述正确的是A、患者多为青年人B、多见于前牙C、临床检查易发现D、无髓牙不易纵裂E、裂片可发生移动17、多生牙最常见于A、混合牙列B、恒牙列C、乳牙列D、三者均是E、三者均不是18、先天缺牙的数目,最常见的是A、1颗B、2颗C、3颗D、5颗E、4颗19、先天缺牙最少见于A、下颌第二前磨牙B、上颌侧切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三磨牙E、中切牙20、使用拔髓针在根管内旋转的角度为A、90°B、95°~ 120°C、150°D、180°E、360°21、前牙的工作长度具体指A、牙齿长度B、根管长度C、开髓口到根尖端的长度D、切端到根尖狭窄部的长度E、X线片上牙齿长度22、根管治疗术后失败,多发生在A、半年以内B、1年以内C、2年以内D、3 ~5年E、5年以上23、根管长度测量最不准确的方法是A、统计学的牙平均长度B、根管器械探测C、X线片法D、根管长度电测法E、根管工作长度测量板24、做桩冠修复,最好使用何种根充方法A、银尖+氢氧化钙糊剂B、氢氧化钙糊剂C、酚醛树脂D、牙胶尖+氢氧化钙糊剂E、碘仿糊剂25、根管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疼痛B、侧穿根管壁C、器械落人消化道D、器械落人呼吸道E、器械折断根管内26、下列根管预备的目的中,不正确的是A、扩大根管便于根管消毒B、消除感染源C、扩大根尖孔,以利引流D、将根管制备成有利于冲洗、封药、充填的状态E、预备根管形态,以利充填27、早萌可能出现在以下情形中,除了A、外伤或感染B、甲状腺功能亢进C、垂体功能亢进D、乳牙早脱E、生殖腺功能亢进28、下列关于乳牙萌出过迟错误的是A、超过一周岁仍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B、可由于甲状腺分泌减少导致C、佝偻病患儿可发生D、超过三周岁尚未全部萌出E、多见全口或多数牙迟萌29、早萌可能出现在以下情形中,除了A、外伤或感染B、甲状腺功能亢进C、垂体功能亢进D、乳牙早脱E、生殖腺功能亢进30、下列关于乳牙萌出过迟错误的是A、超过一周岁仍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B、可由于甲状腺分泌减少导致C、佝偻病患儿可发生D、超过三周岁尚未全部萌出E、多见全口或多数牙迟萌31、从病因学角度而言,龋病也属于牙体硬组织A、细菌腐蚀性疾病B、细菌感染性疾病C、显性基因遗传性疾病D、隐性基因遗传性疾病E、物理性损伤32、以下哪项不是龋病的病因A、细菌B、牙菌斑C、遗传D、牙齿所处的环境E、食物33、菌斑成熟的关键成分是A、葡糖醛酸B、蔗糖C、葡聚糖D、果糖E、葡糖基转移酶34、菌斑的形成过程中,形成细菌聚集的基础是A、葡糖醛酸B、蔗糖C、葡聚糖D、果糖E、葡糖基转移酶35、以下哪项不是龋齿的发病过程A、牙菌斑形成B、致龋菌代谢糖类产酸C、多聚糖形成D、硬组织脱矿溶解E、唾液减少分泌36、菌斑形成过程中,最早吸附到获得性膜上的细菌是A、血链球菌B、乳杆菌C、韦永菌D、梭状杆菌E、变形链球菌37、牙髓和牙本质在胚胎发生上联系紧密,对外界刺激的应答有互联效应,称为A、牙本质牙骨质复合体B、牙周膜牙槽骨复合体C、牙釉质牙本质界D、牙髓牙本质复合体E、牙髓牙釉质复合体38、一些学者认为龋病发生、发展被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动态稳定阶段、产酸阶段和耐酸阶段,属于以下哪种学说A、蛋白溶解-螯合学说B、广义龋病生态学假说C、蛋白溶解学说D、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E、化学细菌学说39、龋病的发生要求有口腔致龋菌群以及致龋的食物,有足够的时间共同作用于对龋病敏感的宿主,属于以下哪种学说A、蛋白溶解学说B、蛋白溶解-螯合学说C、广义龋病生态学假说D、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E、化学细菌学说40、认为龋病是由早期附着在牙面上的细菌和酶对釉质中有机基质的蛋白溶解作用开始的,而不是釉质初期的脱矿的是以下哪种学说A、化学细菌学说B、蛋白溶解学说C、广义龋病生态学假说D、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E、蛋白溶解-螯合学说41、以下哪种学说的不足之处为“缺乏病理学、生物化学的实验依据,至今尚未发现釉质龋是由蛋白质溶解开始的证据”A、蛋白溶解学说B、化学细菌学说C、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D、广义龋病生态学假说E、蛋白溶解-螯合学说42、认为龋病的发生是由于寄生在牙面上的细菌与口腔内碳水化合物作用,发酵产酸,使牙齿硬组织内的无机物脱矿溶解,而后蛋白溶解酶的分泌,将有机物分解,最终使牙体组织崩溃,形成缺损的为以下哪种学说A、蛋白溶解学说B、蛋白溶解-螯合学说C、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D、广义龋病生态学假说E、化学细菌学说43、人类口腔中的主要致龋菌是A、唾液链球菌B、变形链球菌C、轻链球菌D、血链球菌E、酵母菌44、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病变进展较快,病变组织颜色较浅,呈浅棕色,质地较软且湿润,很容易用挖匙挖除的龋坏称为A、平滑面龋B、窝沟龋C、邻面龋D、慢性龋E、急性龋45、我国唐代《新修本草》中记录银膏补牙,是为了治疗A、根尖周炎B、牙周病C、颌骨囊肿D、龋病E、牙体磨耗46、不断形成的牙本质将髓腔和根管过早地部分或完全的堵塞、闭锁是以下哪种牙齿最常见的表现A、牙内陷B、畸形中央尖C、遗传性乳光牙本质D、融合牙E、特纳牙47、在临床中发现的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中,乳牙受累较恒牙更严重的是哪一型A、DGI-ⅠB、DGI-ⅡC、DGI-ⅢD、DGI-ⅣE、DGI-Ⅴ48、最常见的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是A、特纳牙B、桑葚牙C、牛牙样牙D、融合牙E、遗传性乳光牙本质49、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多属于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性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E、又被称为特纳牙50、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临床表现如下,除外A、仅发生在乳牙列B、光照下呈现乳光C、牙釉质易剥脱,牙本质暴露D、牙冠易咀嚼磨损E、X线片可见髓室和根管闭锁51、下列有关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防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前牙最好用甲冠修复B、后牙可选择铸造金属冠C、患者应接受广泛的牙齿护理D、必要时做活动义齿或(牙合)垫修复E、以上说法均正确52、诊断牙内吸收最有价值的手段是A、视诊B、叩诊C、X线片D、电活力测验E、温度试验53、关于牙内吸收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多无自觉症状B、内吸收发生在根管内时牙冠颜色无变化C、牙髓温度测验反应可正常D、内吸收发生在髓室时,牙冠颜色无变化E、X线片显示髓腔内有局限性不规则的膨大透影区域54、牙内吸收的原因尚不明了,但常可见于A、受过外伤的牙B、再植牙C、活髓切断术后的牙D、盖髓术后的牙E、以上都是55、以下哪一项是诊断牙髓钙化的主要手段A、光纤透照B、电活力测验C、视诊D、温度测验E、X线片检査56、下列关于牙髓钙化正确的是A、临床无明显自觉症状B、部分病例可出现类似慢性牙髓炎的症状C、疼痛发生与体位变化有关D、牙髓温度测验可表现异常,迟钝或敏感E、以上均正确57、牙髓钙化与三叉神经痛鉴别要点是A、疼痛的部位B、有无扳机点C、疼痛的性质D、发病的原因E、病程的长短58、以X线检查结果作为重要诊断依据的牙髓病是A、可复性牙髓炎B、急性牙髓炎C、慢性牙髓炎D、牙髓钙化E、牙髓坏死二、A21、男,18岁,上颌中切牙切缘釉质缺损呈弧形,4颗第一前磨牙牙形态异常,呈桑葚状。

有间质性角膜炎及中耳炎病史。

该患者拟诊断为A、氟牙症B、先天性梅毒牙C、釉质发育不良D、遗传性乳光牙本质E、四环素牙2、患儿,男,半月大,下颌见一乳切牙萌出,松动,应诊断为A、诞生牙B、新生牙C、“马牙子”D、正常萌出E、牙板囊肿3、患儿,男,半月大,下颌见一乳切牙萌出,松动,应诊断为A、诞生牙B、新生牙C、“马牙子”D、正常萌出E、牙板囊肿三、B1、A.平滑面龋B.隐匿性龋C.猖獗龋D.慢性龋E.线性釉质龋<1> 、为一种非典型的龋病损害,主要发生与上颌前牙唇面的新生带处,称为A B C D E<2> 、釉质脱矿常从其表面下层开始,有时可能在看似完整的釉质下方形成龋洞,临床常常漏诊,称为A B C D E2、A.血链球菌B.轻链球菌C.变形链球菌D.乳杆菌E.放线菌<1> 、最早定居到获得性膜上的细菌是A B C D E<2> 、口腔天然菌群中占比例最大的链球菌属是A B C D E<3> 、能够促进变形链球菌定植于根面的细菌是A B C D 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