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ft海经》简介
1.1《ft海经》内容简介
1.2《ft海经》的特点
2《ft海经》与中国文化
2.1《ft海经》与中国文学
2.2《ft海经》与中国民间文化
2.3《ft海经》与地理学
3小结
1《ft海经》简介
1.1《ft海经》内容简介
ft海经是一部先秦巨著,有人说这是一本古人幻想出的神话志怪图书,也有人说这是一本记述风土人情的地理科普书,无论从哪个方面说,我们都不能否认这是一部纵横上古千万年、神州千万年的文化奇书。
远古的神话传说,奇特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仙妖异兽,任然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ft海经》一共 18 卷,大体上分为《ft经》、《海经》、《荒经》。
记载了我国古代f t川、各地民俗、物产资源以及大量神异鬼怪的传说。
《ft经》以四方ft 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
《海经》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
《荒经》则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1.2《ft海经》的特点
1、语言简练易懂。
《ft海经》作为一本先秦时期的著作,语言简明扼要,和同
为先秦典籍的《易经》相比,可谓是非常易懂的了。
2、内容丰富。
上至神话学、宗教学、历史学,下至地理学、民俗学、医学。
3、充满奇幻色彩。
《ft海经》可谓无奇不包,无奇不有。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撞天等神话都源自于《ft海经》。
西王母、鲛人、烛龙、比翼鸟…也都来源于《ft海经》
4、反映远古时期的人民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反抗。
在远古时代,自然之力是不可抵抗的,渺小的人类只有通过想象与大自然抗争,于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这样的神话就出来了。
2《ft海经》与中国文化
《ft海经》对中国文化具有多层次的影响:首先是《ft海经》的神话内容与其他典籍一同构成了中国的神话系统,文学内容成为文化内容:其次是历代学者把《ft海经》作为文化之源,使《ft海经》影响后世几千年;然后是以道教为主的宗教文化与《ft海经》密切相关;最后是《ft海经》对民间文化的影响。
2.1《ft海经》与中国文学
文学的发展常常受制于时代的客观条件,与时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氛围、舆论评价是不可分割的。
整个文学发展过程中,《ft海经》对我国诗歌的影响最大,不仅体现在语言形式上,也体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象上。
从《诗经》与《ft海经》的联系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只要将《ft海经》的格式稍微变一下,就与《诗经》无异了,例如其中描写的凤凰:
丹穴之ft,
有鸟焉,
其状如鸡,
五彩而文,
名曰:“凤皇”。
首文曰德,
翼文曰义,
背文曰礼,
膺文曰仁,
腹文曰信。
是鸟也,
饮食自然,
自歌自舞,
见则天下安宁。
从以上对凤凰的描写中不难看出,《ft海经》在语言的句式结构上与《诗经》相差无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经》与《ft海经》同为远古歌谣,才有如此
相似的旋律;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诗经》受到了《ft海经》节奏节拍的影响。
尽管《ft海经》记述着各种各样的奇闻异兽,但它本质上反映的是远古人
民的精神思想。
所以在后世的作品中,常常将《ft海经》引用进自己的创作中。
从上古时代的歌谣《诗经》、《楚辞》,从陶渊明到李白,乃至毛泽东,他们的诗篇中
都充满了与《ft海经》有关的神话,并赋予这些神话新的精神。
例如郭沫若的《女神》讴歌赞颂了民族的新生,借颛顼和共工及盲从的野人来喻指那些制造黑夜的人,借女
神来喻指光明的力量,正义的力量,新生的力量。
2.2《ft海经》与中国民间文化
我认为《ft海经》对中国民间最大的影响是图腾信仰。
无论从课本里,还
是歌声中,“龙的传人”一直是我们骄傲的信仰。
龙的图腾,使中华民族具有很强
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团结、创造精神。
但其实《ft海经》的图腾异常丰富,龙
图腾只是很小一部的分。
这些图腾文化融入后世的生活中,从而产生了许多具
有特殊含义的崇尚或禁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其次,《ft海经》与民间巫术有很大的联系。
巫术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影响
了许多民间文化艺术的产生。
诸如龙舟、焰火、秧歌等。
浙江的蚩尤舞就是取
材于《ft海经》中刑天与帝争神的民间艺术。
当然,巫在后世的社会生活中还
是一种行为、职业,他们主要的作用是“驱鬼”,这就具有蒙昧的色彩,也是对
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映。
当然,《ft海经》神话与中国民间文化的联系,除了上述的图腾文化、民间巫术,还表现在神话遗址上。
源自《ft海经》的神话传说不仅被民间口头传承,还依赖于“遗址”,即民间庙宇。
而古神话遗址主要集中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区域,尤其是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丰富。
2.3《ft海经》与地理学
《ft海经》虽然不是纯粹的地理书,但其地理学内涵是第一性的,它从各个方向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首先,《ft海经》有自然地理记述。
这包括记载了许许多多的ft,如“堂庭之ft”,“杻阳之ft”,“青丘之ft”“箕尾之ft”等,而每座ft的命名是根据ft的地貌而定的,这些ft也体现了ft系的走势;以及极其丰富的水文记载,河流大都记明了源头和注入之处,河流的发源地可以在某一ft麓,而它的注入处却远离此ft,记述者对于水文的记载时也注意到河流干流的全貌,河流的经由虽不见记载,但是若干干流如黄河、渭水可以从许多支流流入其干道的情况了解到它们的大致流经区域。
《ft海经》记载了伏流河和季节河。
“潜行于下”的河即
伏流河。
其次,《ft海经》还有人文地理记述。
《海经》部分大量记述了当时的一些区域的社会人文风俗、经济发展、科技成果等。
有许多关于先民对于疆域的开发,如《海外北经》提到“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ft。
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
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
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
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
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
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
3 小结
从小就喜欢神话传说、妖魔鬼怪,尽管小时候的聊斋着实把我吓到了,给我的童年留下了阴影。
喜欢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字,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等等文字,都是我的最爱。
比起西方的文化,我更喜欢中国传统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而《ft海经》正表现出我国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其光怪陆离的人物、地理也正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