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音乐教案优秀7篇音乐教案《摇篮曲》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2、认识体会摇篮曲的体裁及音乐特点3、认识、了解作曲家舒伯特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摇篮曲》教学难点了解摇篮曲体裁的音乐风格特点时安排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环节名称环节目标(设计意图)操作过程环节反思备注情景导入、看图配音乐,音乐比较哪段音乐更适合图片,为什么?2、了解摇篮曲,出示幻灯片教学过程介绍背景,让学生知道音乐背后的故事。
、检查前置性作业:介绍作曲家舒伯特2、师:但是,上天并没有关照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
它将贫穷送给舒伯特,让它整天吃不饱,穿不暖。
一天,又冷又饿得舒伯特已身无分文。
他不得以走进了一家饭馆,他静静地坐在饭桌前,拿起了桌上的一份报纸看了起来……舒伯特看到了报纸上有一首克劳帝乌斯写的诗,使得他非常感动,热泪盈眶。
(师读第一段歌词,出示第一段歌词)3、师:你们熟悉这首诗吗?(摇篮曲)看到这首诗以后,舒伯特写下了动人的旋律,他为什么感触这么大呢?他想到了谁?4、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人在情绪最脆弱和身体最虚弱的时候,往往会想起自己的妈妈,想到躺在妈妈的怀里听着《摇篮曲》,甜甜的睡去。
因为梦里不再有饥饿、不会有寒冷。
妈妈会给舒伯特一切、一切……师生互动用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让学生理解节奏和速度。
、师:让我们也来读读这首使舒伯特感动得热泪盈眶的诗。
学生朗读歌词2、师:舒伯特在菜谱上为这首诗作了一首曲子。
起初,饭馆老板以为他是个乞丐,想轰走他,后来看到乐谱,便知道他是一位作曲家。
于是老板收下了乐谱,在舒伯特的要求下免费送给了他一盘烧土豆。
舒伯特为了感谢老板的馈赠走到饭馆的钢琴边,弹起了这首《摇篮曲》。
(教师模仿舒伯特走到钢琴边弹唱《摇篮曲》第一段)3、师:简单的八小节旋律,就让这首诗得到了升华,使它成为了一首千古传唱的歌曲。
哼唱一下这动人的旋律。
4、比较演唱,解决难点。
a学生说一说:师:同学们,舒伯特为什么要在这儿(第六小节)加上一个前倚音呢?b比较演唱:师:让我们来唱一下没有前倚音的效果。
(平淡)再唱一唱有前倚音的`效果。
(内心深处的触动)小结:加上这个前倚音,更能表达舒伯特当时的那种内心深处被触动的心情。
现在我们来唱一唱。
导入:回想一下,小时候妈妈是怎样哄你睡觉的?(引导回答用温柔的声音、轻轻地等)师:让我们用妈妈温柔、亲切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
a学生唱一唱。
b学生用动作参与演唱。
6、师:妈妈在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还会做什么动作?(教师提示学生在休止符的地方就做一个妈妈的动作)7、师:让我们一起学着妈妈的样子,一边摇着摇篮,一边用温柔的声音来演唱《摇篮曲》。
8、整理摇篮曲的特点(1)、主题:母爱(2)、速度:中速稍慢(3)、力度:弱(4)、旋律:轻柔、甜美、徐缓9、拓展延伸:欣赏几首摇篮曲,体会摇篮曲体裁的音乐特点。
(1)、东北民歌《摇篮曲》(2)、舒伯特《摇篮曲》(3)、网络歌手香香《摇篮曲》用同一体裁,不同的音乐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很感兴趣。
小结每一首摇篮曲都是由母爱谱写而成,每一句摇篮曲都是母亲对孩子美好的祝愿。
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呼唤。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对摇篮曲的学习,更深刻的理解母爱、感恩母爱、用我们的行动回报母爱!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摇篮》音乐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的温柔、宁静,学习安静、柔和地哼唱歌曲的旋律。
2、借助哄娃娃的轻柔动作和温柔的声音等,感受理解摇篮曲的性质。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1、布娃娃(可让幼儿自带)每人一个,大娃娃和大摇篮各一个,把桌子布置成小床。
2、《舒伯特的摇篮曲》录音磁带、录音机,录好的哭声3、碰铃一副。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教师播放哭声录音,引出娃娃,讲述有关情节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欣赏欲望。
)教师:你们听什么声音?(哭声)谁在哭,哦!原来是这个小娃娃,这个小娃娃在什么里呢?(摇篮)她躺在摇篮里一定是困了想睡觉,没有妈妈哄她,那我来做她的妈妈,给她唱首《摇篮曲》吧!你们和她一起安静得听,别吵醒了小娃娃。
二、幼儿欣赏教师演唱《摇篮曲》。
1、教师清唱歌曲,边唱边轻摇摇篮中的娃娃,让幼儿初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教师: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好听、想睡觉、柔柔的、静静的)老师再来给你们唱一遍《摇篮曲》,你们再听一听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2、教师跟随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让幼儿欣赏,并伴随自然的动作。
教师:听着这首歌曲你们想干什么呀?(教师可以用动作和语言启发、引导幼儿知道摇篮曲的特点:《摇篮曲》是为哄宝宝睡觉唱的歌曲,它听起来温柔、优美、安静,很容易让宝宝进入梦乡。
)三、用哄娃娃、敲碰铃、哼唱等方式帮助幼儿欣赏。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哄娃娃睡觉的动作。
师:如果让你来哄娃娃睡觉,你想用什么动作呢?(引导幼儿尝试做各种哄娃娃的动作。
)老师发现幼儿园有很多娃娃没有爸爸、妈妈,谁来当他们的爸爸、妈妈呢?2、幼儿选择自己的娃娃抱好,边欣赏歌曲录音边用轻柔的动作哄娃娃。
师:你们也来做爸爸、妈妈,哄自己的小娃娃睡觉吧!注意哄娃娃的动作应该怎么样?3、请配班教师用适当的力度敲碰铃,其余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边哼唱,边做哄娃娃的动作。
师:请爸爸、妈妈一边哄娃娃,一边轻轻的给娃娃哼唱歌曲,让小娃娃快快入睡好吗?四、幼儿欣赏歌曲录音,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1、教师指导幼儿把娃娃放到四周的(桌子)上睡觉。
教师:你们真是好样的,把小娃娃都哄着了,快把他们放到小床上去睡吧!2、教师扮演妈妈请幼儿做孩子,一起听《摇篮曲》的音乐自由表演。
并引导幼儿用轻柔的动作舞蹈,保持宁静的气氛。
教师:看到你们做爸爸、妈妈做得真好,老师也想当妈妈,那谁来当我的宝宝呢?好!就请你们把小椅子当摇篮,听妈妈唱《摇篮曲》入睡吧!(欣赏过程中教师一边跟录音唱歌,一边轻抚每个幼儿,让幼儿通过听、身体接触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优美、温柔和宁静。
)提示:1、如果教师感觉每人带一个娃娃有困难,可以让幼儿两两接伴,一人扮演妈妈(爸爸),一人扮演孩子,用小椅子当摇篮,通过亲自哄拍小朋友感受歌曲的性质。
2、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午睡时给幼儿播放摇篮曲,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也增强了午睡环境的温馨。
活动反思:摇篮曲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音乐体裁,很多的作曲家都写过许多优秀的摇篮曲,平时生活中也能接触到较多的摇篮曲。
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对于幼儿说来不算陌生。
在本活动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幼儿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幼儿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音乐教案《摇篮曲》篇三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2.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3.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
教学方法: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播放舒伯特《摇篮曲》。
师:这首曲子长不长?师:这样一首不长,甚至能够说是比较短小精练的乐曲,居然能卖到4万法郎,大家想不想明白它的名字和来历?2.播放视频《舒伯特摇篮曲的来历》。
3.师:是啊,正是因为这首曲子好听而又简单,才被千家万户所知晓。
当我们还是小宝宝的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就经常摇着摇篮,哄我们入睡,此刻,我们就跟随音乐一齐,轻轻抱起你们的双手,哄你们手中的小宝宝入睡吧。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
1.初听,跟随歌曲一齐做律动,感受歌曲的宁静,温柔。
2.师:视频中出现的小宝宝们,他们是几胞胎啊?(三胞胎)。
师:刚才摇的时候,大家摇得真棒!那么,谁明白哄小宝宝入睡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轻轻地,慢慢地,温柔地)。
师:而且,我们的嘴里,还要轻轻地念些什么,来帮忙小宝宝入睡,刚才的歌曲中是怎样来哄小宝宝入睡的呢?(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3.师:此刻,就让我们一齐,跟着老师的伴奏,一齐轻轻地,慢慢地,温柔地,来哄这三个小宝宝入睡吧。
4.师电子琴伴奏旋律,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注意部分词语念法上节奏的纠正。
5.大家念得真好!我们的宝宝已经睡着了,它睡着的。
时候,也会想着它的爸爸妈妈刚刚为它哼唱的旋律呢,让我们一齐进入到宝宝的梦境中,看看它究竟梦到了什么?(多媒体出示旋律)。
6.请大家用“la”来轻轻地,温柔地演唱唱这条旋律,同时注意坐姿。
然后加入歌词。
7.摇篮里,还有个宝宝的弟弟,他的名字叫做贝贝,让我们来看看,贝贝,又梦到了些什么呢?8.多媒体出示贝贝的旋律,也用la来哼唱,然后加入歌词。
师:刚才我们一共看到了几胞胎?(三胞胎),所以,宝宝和贝贝,还有个妹妹,她的名字叫美美,让我们也来看看,美美的梦,又是什么样的呢?9.出示美美的旋律,跟电子琴,用“la”来学唱这条旋律。
然后加入歌词。
10.师:因为美美是女孩子,所以美美有时还要撒娇,听老师唱,找找看,美美,在什么地方会撒娇呢?11.演唱不带倚音和带倚音的旋律(加歌词),让学生找不同点。
12.大家找得真准!(出示倚音歌谱),此刻,就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一下加了撒娇以后的唱法吧。
(学生学唱,难点重复练习)一叁.师:这三个小宝宝真的很可爱,每人记住了一条旋律,如果把他们的旋律连起来,就是一首完整的摇篮曲了。
(出示歌谱)。
请大家找找看,哪个宝宝记住的旋律,出现了两次啊?(宝宝)14.分组跟琴演唱,一组一句。
(第一段)壹伍.第二、三段全体一齐跟钢琴演唱。
16.跟伴奏演唱。
三、歌曲处理,情感体验。
1.大家明白这首曲子是几拍子的吗?(4/4拍)。
2.大家明白4/4拍的强弱规律吗?按这样的强弱规律来演唱,就应怎样演唱?请一两个同学示范一下。
全体练习一段。
(出示三角铁、沙锤),你认为什么时候伴奏比较适宜?(多媒体出示)两种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请学生试奏。
下面,我们就请这几位同学轻轻地演奏乐器,我们温柔地唱着歌曲。
跟伴奏再次演唱。
四、情感抒发,深化拓展。
1.大家的歌声很让我感动,妈妈对我们无私的爱,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铭记!请大家说说看,妈妈对我们的爱,表此刻哪里?2.看视频,感受妈妈的爱。
妈妈对我们的爱,是一股清凉的风,是一把遮雨的伞,是一串关怀的泪,是一个甜甜的吻。
妈妈的爱,就在这一个个最平凡的细节之中。
最后,让我们一齐感受着妈妈对我们的爱,也对这些小宝宝们,轻轻地唱出摇篮曲,让他们也在我们的歌声中,甜甜地进入梦乡吧!教学反思:我在介绍歌曲背后的故事时,学生的兴趣很高,为后面的歌曲学习做好了很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