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管理理论介绍

古典管理理论介绍


• (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主要反映在他的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韦 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是所谓官僚 制,亦叫“科层制”。这种行政组织体系 包括6个内容:
• (1)为了实现一个组织的目标,要把组织中的全部活动划分为各种 基本的作业,作为公务分配组织中的各个成员。 • (2)各种公务和职位是按照职权的等级原则组织起来的,每一职位 有明文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一个指挥系统或层次体系。 • (3)组织中人员的人用,完全根据职务上的要求,通过正式考试或 教育训练来实行。
• (4)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是一种“职业 的”管理人员。
• (5)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规定的规则和纪律,使之不受任何 人的感情因素的影响,保证在一切情况下都能贯彻执行。 • (6)组织中的各级官员必须完全以理性为指导,他们全没有个人目 标,没有仇视、偏爱、怜悯、同情,然而却有理性,尽管这种理性带 有机械性。
古典管理理论介绍
简介
•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是在20世纪初,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 物泰罗(美国,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 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18岁进费城的一家工厂学习制作模具,4年之后到费城钢 铁厂工作,由于他工作刻苦,表现突出,他从一个普通的 车间杂工开始干起,先后被提拔为车间主任、技师、工长、 维修组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 ) 、法约尔(法国, 1841-1925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最杰出代表, 1885年起任法国最大的矿冶公司总经理达30年 ) 、韦伯( 德国 ,1864-1920,与法约尔、泰罗并称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的三位先驱。 )从三个不同角度,即车间工人、办公室总 经理和组织来解决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问题,为当时的 社会解决企业组织中的劳资关系、管理原理和原则、生产 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 法。
第一部分 理论诞生
• 古典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是与美国当时的 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按照美国经济 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五阶段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 传统阶段、起飞前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消费阶 段。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时代正是美国处于起飞阶段时期。 • 在这一时期,社会出现持续的增长(因为美国在电力方面 领先一步,除直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外,还因为在美国① 内战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②资源丰富;③大量的 欧亚移民提供了技术和劳力;④吸收了大量欧洲剩余资 本 ),由于经济起飞时期,几乎整个经济都在快速地增 长,从而使具有经济现代化观念的人战胜坚持传统社会观 念的人,在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取得胜利。起飞阶段所迸发 出来的强大刺激力量,既可以表现为工业革命的形式,也 可能是技术革新的形式,还可能是管理方式改变的形式。 当年,正是因应起飞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古典管理理论 破土而出。
•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实际上是把管理非人格化,依靠单 纯的责任感和无个性的工作原则,客观合理的处理各项事 务。韦伯认为,这种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优于其他组织 体系。但同时它也认为,由于这种管理体制排斥感情因素, 导致了整个社会感情的匮乏,扼杀了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在韦伯看来,现代社会中有教养的文明人减少了,而 只知忠于职守和懂专业知识的人增加了,这种由官僚制的 刻板条例造就的人,目光短浅、安于现状、缺少英雄主义 和批判精神,没有创造发明。尽管如此,韦伯仍然十分醉 心于按这种行政组织体系进行企业管理,嘲笑那种靠个人 非凡魅力来管理的领导,因为他认为只有以规章制度做动 作,抛弃一切人事关系的感情色彩,公事公办,企业才有 可能生存下去。韦伯的古典管理理论为企业管理奠定了理 论基础,也可视为一种企业文化理论的萌芽。
• 3、十四条管理原则。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分别是:
• (1)分工,分工不局限于技术工作,而且也可适用于管 理职能专业化和权限的划分。 • (2)权力和责任,权力是下达命令的权利和强使人服从 的职权。法约尔把由于担任的职务地位而拥有的正式权力, 与由于他的智慧、经验、品质、能力、过去的功绩而产生 的个人权力区别开来。这两者是相互补充的。此外,权力 和责任也是相互联系的,行使权力就要承担责任,委以责 任就要授予相应的权力。 • (3)纪律,纪律建立在尊重而不是畏惧的基础上,纪律 好坏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 (4)统一指挥,“一个雇员不管采取什么行动,只应接 受一个上级的命令。” • (5)统一指导,同一目标的许多工作只能有一个领导和 一个计划指导。 •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 (7)人员报酬,报酬必须公平合理。
第二部分 理论介绍
• (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其主要内容是:a.使工作方法、劳动工具、工作 环境标准化;b.确定合理的工作量;c.挑选和培训 工人,使其掌握标准工作方法;d.实行差别工资 制;e.实行职能工长制(指由一个工长负责一方 面的职能管理工作,细化生产过程管理。此制度 曾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加以试行。但由于妨碍了 统一指挥的原则,以后未被推广。尽管如此,这 种职能管理思想为以后职能部门的建立和管理的 专业化提供了参考)。
(二)法约尔的管理要素与管理职能理论 法约尔于1916年出版了《工业管理和一般 管理》一书。他以大企业的整体为研究对 象,认为该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也是用 于军政机关和宗教组织等。法约尔提出了 经营六职能、管理五要素和十四条原则的 学说。

• 1、经营六职能。法约尔认为,管理不同于经营, 只是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这六种职能活动 是: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 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它们是企业组织中各级人 员都多少不同的要进行的,只不过是由于职务高 低和企业大小的不同而各有侧重。 • 2、管理五因素。法约尔把计划、组织、指挥、协 调、控制称之为管理五因素。法约尔认为,要管 理,就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即依据一些被接受、 被论证过的管理理论;原则能使人们辨明方向, 能为那些知道通往自己目的地道路的人所利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