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618新闻与传播史论

2017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618新闻与传播史论

2017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618新闻与传播史论——注意事项、独家资料本文目录一、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信息解读二、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三、2017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独家专业课通关一本通四、辅导名师解析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真题五、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六、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内部资料——七、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独家真题答题方法示范正文部分一、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信息解读清华新闻与传播考研——院校简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在中文系设立的编辑学方向和1998年10月成立的传播系。

多年来,从中文系的编辑学专业到传播系,直到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凭借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学科基础,围绕着国际传播、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主要方向,清华大学逐渐形成了精干的新闻与传播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增强了在学界、业界的影响力,尤其在国际传播、媒体与科技、艺术相结合和影视理论与批评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学院领导及师资力量柳斌杰任清华新闻学院院长。

教授中有方汉奇先生得意弟子、中国新闻传播史学会副会长、前北大新闻传播系主任陈昌凤博士。

尹鸿,李彬。

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名师总结:北大行管所考知识点绝大部分都能从参考书中找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也能依据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间接找到,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是考研专业课复习时看书的基本要求。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考研就是个应付考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做学术的过程,不是看的学术名著越多越好,而是把指定的参考书看懂吃透,该理解的理解,该记住的记住!这样,专业课300分你就可以放心的拿到250分左右了!三、2017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独家专业课通关一本通《2017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一本通》由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权威辅导名师领衔,有历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状元及专业课高分学长学姐参与精心汇编,荟萃提取了每本参考书重要考点、出题老师讲义、课件、历年真题及解析、答题方法、复习规划、状元复习经验和全真模拟题等。

考上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几乎是人手一本,参考书结合一本通复习,可以做到重点明确,框架清晰,这样复习效率才会大大提升。

效率是考上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很重要的一环,一本通会在这方面帮助你的。

目录第一部分常见问题及状元复习经验第二部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重点笔记第三部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历年真题及答案汇编2000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2001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2002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2003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2004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2005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2006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2007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2008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及名师解析2009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及名师解析2010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及名师解析2011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2012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2013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及名师解析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2015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2016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第四部分历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部分模拟试卷一、清华大学2012新闻传播专业考研模拟试题(套卷之二)二、清华大学2013新闻传播专业考研模拟试题(套卷之三)三、清华大学2014新闻传播专业考研模拟试题(套卷之一)四、清华大学2015新闻传播专业考研模拟试题(套卷之四)五、清华大学2016新闻传播专业考研模拟试题(套卷之二)六、清华大学2016新闻传播专业考研模拟试题(套卷之一)第五部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复试指导一、复试需要注意的问题二、2016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相关复试政策三、成功学员模拟面试、复习感言、喜报四、辅导名师解析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真题618新闻与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1.精确新闻学2.棱镜门事件3.拟态环境4.二级传播理论5.尼尔波兹曼6.观点的自由市场7.蒙太奇8.美国便士报运动9.史量才二、简答1.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3.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三、论述1.分析微博等社交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影响2.经典传播理论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还适用吗?举两个例子3.关于大v责任运动,说说你的看法862新闻与传播业务一、简答题1.简述推动媒介形态变化发展的主要动力2.简述量化研究方法和质化研究方法的差异3.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二、业务题1.中央媒体通过微博微信等表现活跃,拥有众多粉丝,这对中国传媒的格局意味着什么?2.从近年热播电视节目中任选其一分析TV9的品牌传播特点三、论述题1.材料(大意是说南方报业集团赔了,还赔了不少)这种状况是怎么出现的?是全行业还是几家媒体的困境?经营上的低估对于新闻生产会带来什么影响?2.选择2013年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上出现的失范事件各一例,从伦理与规制的角度进行评述。

四、采写题1.选择你接触到的两个专题报道,什么的都行,分析一下其角度,基调,风格。

2.策划一个新闻专题,有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写出其要素3.给了一段材料,恒天然的记者发布会,说他们的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38吨基粉,有20吨卖给了6家公司,其中有中国的娃哈哈和世界的可口可乐,都没什么事儿,奶粉也没什么事儿。

自己留了的18吨拿去工厂了,用以生产婴儿营养品的还没检查出来。

污染源在新西兰北岛中部的一家工厂里,管道不干净。

①假设你是参加发布会的记者,问两个问题②写一段500字左右的消息五、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六大阶段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六部曲”。

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能让考研“更容易”,才能做到“不走弯路,一次成功。

”(一)择校预备阶段(1月初——3月初):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

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

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

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

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

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

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

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

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一般2-3章/天,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三)重点掌握阶段(7月初——11月上旬):关键词:分清重点、地毯式全面记忆、不断循环巩固、检测督促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掌握重点。

要抓住重点,一是要分析真题;二是要专业化辅导;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文、讲义、当前学术热点等。

在此基础上坚持专业课复习的80/20法则,对核心概念、基础概念、重要知识点、要点、常见公式一定要地毯式全面记忆,并反复强化,达到永久记忆。

提醒广大考生要自我检测或者让专业课老师及时检测,不断督促,有压力才能保障效果。

(四)框架专题阶段(11月上旬——11月底):关键词: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建立知识结构树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知识点掌握的零散,不体系化,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路狭隘,影响答题发挥,尤其是做大题的时候。

必须要按照参考书的章节架构或者通过总结专题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对参考书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总结了全国各学校专业课的专题和章节联系,能在这一阶段帮助广大考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五)模拟考试阶段(12月上旬——12月中旬):关键词:全真检测、训练答题方法、试卷批阅、查漏补缺这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全真模拟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查漏补缺。

知识储备的好,不一定答题好,更不一定意味着考场得高分。

要全真模考,在考试时间、题型题量和真题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做3-5次模拟试题,通过全真检测发现知识盲点,纠正答题方法,稳住考前心态,要经历一个盲目自信——弱点暴露——完善提高——再次暴露——再完善再提高的涅槃重生的过程,提高答题能力。

建议一定要让权威的有经验的专业课辅导老师批改试卷,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六)考前冲刺阶段(12月中旬——考试):关键词:保持复习热度、调节最佳身心状态、查漏补缺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调整身心状态,以最佳的心态迎接考试。

经过前面5个阶段的复习,效果已经基本定型,在最后的5-10天内,要保持每天8小时的复习,保持专业课和公共课复习热度。

这一阶段的复习要跳出来,不要纠缠于知识点的细枝末节,要敢抓敢放,抓大放小,整体通览,查漏补缺。

此外,调节最佳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要调整作息适应考试时间,比如考试是上午考英语,那么现在的复习也应该是上午复习英语;要注意饮食健康,充足睡眠;要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输入考研正能量。

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美的知识储备,优秀的答题能力,强健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

赢在终点,笑到最后。

六、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内部资料——各科复习:专业课一:史论考研时除了郭镇之老师的那本中外广播电视史没有看之外,其他的都看了,尽管后来发现部分书目在考试时已经用不太上。

考完后我在反思中也完善了一些书目,史论用到的书目大致有以下这些:新闻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刘建明,理论性很强,慢慢看《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力推,写的很棒,对于入门理解很有帮助《新闻学概论》李良荣,有些内容(比如名词解释)看刘建明版的觉得很绕的时候可以去看李良荣版的传播学理论:《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五颗星,必看,很多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都可以借鉴里面的内容《传播学引论》李彬,很适合入门,语言很生动《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塞弗林&坦卡德,清华之前书单中的一本《传播学精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绿皮的《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董璐,帮助你厘清传播学中的概念《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麦奎尔,看了一遍,没有细致做笔记以及背诵《网络传播概论》彭兰,感觉网络传播是传播学很重要的一个分支了,清新的考题也频繁涉及,占的比重还很大,所以当时就看了,还做了一点笔记。

相关主题